第80章 特制器械的作用
123冲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章 特制器械的作用,让你临终关怀,你给治愈了?,123冲呀,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此之外,由于难以避免的出血,内膜下有可能会蓄积血液,形成小血泊,导致明知真腔在哪,也回不去的后果。”
“为此,曹院长还发明了另一种器械,是一种特殊的球囊导管,专门用于确保回到真腔。”
梁宏的笑容猛地凝固,似乎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画面中,曹晨翔接过蝙蝠样的球囊导管,将之循着通道置入内膜下,一路前行,来到选定的重回真腔点。
然后由助手向球囊内注气,前端象蝙蝠翅膀一样的球囊缓缓鼓起。
由于球囊是在血管最边缘,把血管看做一根吸管的话,球囊就象位于吸管壁内,当球囊扩张,“翅膀”张开,就象一双手臂一样,顺着弧度环抱住了吸管(血管)。
充入4个大气压后,球囊翼展达到3,厚度1,但在屏幕上仍然不甚清晰。
“冒烟。”
由于正向通道被球囊导管堵住,此刻的造影,只能逆向,通过血管的另一头注入造影剂。
差不多就象公路上面出了车祸,车子由南往北堵塞了几公里,几乎是水泄不通。
这时要想救援最前面,也就是最南面的伤员,从北面显然过不去,那就只能换个方向,从南面过去。
看着这逆向造影的一幕,作为一助的张主任洋洋自得。要不是在手术台上,他就得捋着神医胡哼上一曲了。
“逆向”,正是两大系列术式中,其中一个术式的关键原理。此时的逆向造影,只不过是借鉴了这个原理,衍生出的一点小应用。
虽然这个术式的绝大部分都是曹院长完善的,但最早提出逆向的,正是因水逆而突发奇想的张主任。
想起曹院长初闻“逆向”二字时,那震惊、狂喜的表情,那被他拍得震天响的桌子,还有他极尽溢美之词的夸赞,张主任就不由心花怒放——
“不愧是张主任!常龙,楚凤,雷声,你们都学着点。”
“逆向技术,将打开pc的新大门,彻底终结ct难治的历史!”
“全世界近亿患者将因此受益,这是一项意义极其重大的神技!”
哈哈,听听,听听,这是何等的高度?
与逆向技术比起来,什么中间商,什么裸支架复合覆膜支架,什么这个那个,全都弱爆了!
与张主任比起来,什么卧龙凤雏,什么老李,全都弱爆了。
我老张,一生不弱于人!
桀桀桀!
造影剂到位后,球囊此刻的模样清晰地展现在大屏幕上。
鼓足气的它不再象蝙蝠,而是象快递包装里长条形的充气袋,中间鼓起,两边延展而扁平。
跟真的充气袋比起来,只不过在中间多了两个口。
看到这里,众人迷迷糊糊,似懂非懂,常龙解释道:“球囊前端有两个口,只要其中一个能朝向真腔,就可以通过这个口置入导丝,然后刺破内膜,回到真腔。”
原来如此!
果然是巧妙的设计!
医生们无不暗暗叫好,梁宏却越发觉得不妙了。
这么说来,我们已经买到手的器械虽然不错,但却非得配合这个器械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这特么的是成套器械啊!
李双鹏这狗贼,联合曹贼演了我!
……
呃,其实倒也没太大问题,不管最后谁买走这个“蝙蝠”器械,都不影响我们的销售,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关系。
但毫无疑问,如果全套器械都掌握在我们公司手里,形成独此一家的效果,那才能收获最大的效益,让公司形象、实力都得到一次较大提升。
看来要跟曹院长好好谈判一番,付出让他满意的价格才行了。
好在我们公司实力雄厚,出得起钱。
梁宏一瞬间就转过很多念头,想的全是生意上的事,医生们却想着医学上的事,很多人都想到了同一个问题:
这只能辅助导丝回到真腔,但对于方向的选择毫无帮助啊。
导丝借助这球囊回到真腔固然容易,但如果选错方向,刺破血管外壁也容易啊。
常龙接着说道:“现在的影像是双轨征,说明球囊开口朝向血管外壁,需要调整。”
像是在为他的讲解做注释,曹晨翔调整着方向,屏幕上的充气袋缓缓旋转,随着造影剂流失殆尽,它也渐渐消失在视线中。
此时,除了依稀搏动的心脏、灰黑色的背景和血管外,众人啥也看不到,一个个只能思考双轨征的原理。
造影剂是逆向而来,从反方向进入内膜下,显现出球囊的两翼,形成双轨征……
好象是懂了……
又好象是啥都没懂……
果然,想用上这技术的话,要学的东西还多得很。
曹晨翔感觉调整到位,再次下令:“冒烟。”
二次造影后,球囊在屏幕上的显影不再象充气袋,而是成了一支钢笔——两边没了,只剩中间一条线。
“各位,这就是单轨征,球囊与血管成切线,这时置入导丝就必然进入真腔。”
讲到这里,除了尚在实习的菜鸟,医生们个个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原理,这器械真不错。”
“对,如果没有这球囊形成的单轨征,就只能盲刺,一半的几率穿破血管外壁。”
“不光这样,没有任何依托的话,就算方向对了,回到真腔也很难,没法借力啊。”
“对对,球囊就是一个绝佳的依托。”
“器械是为术式而生的,这术式绝了!到底是什么样的脑袋,才能想得出避实击虚的法子。”
医生们兴奋的评论中,曹晨翔将导丝前端塑形,构成一个45°左右的角度,送到球囊开口,往前试探了一下血管内膜的强度。
估计出强度后,将导丝稍稍后撤,然后向前猛刺,坚硬的特制合金头顺利冲破内膜,回到真腔。
“冒烟。”
这是最关键的地方,曹晨翔不惜第三次冒烟,确定导丝回到了真腔。
这时已经不用解说了,看着那由奇妙通道而贯通的血管,许多医生忍不住击节叫好。
还有不少人打字评论:“这器械卖出去了吗?什么时候能上市?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用它们了。”
“确定了,我要去仁爱进修,学习这个‘内膜下寻径重回真腔技术’!”
“何止这个技术,仁爱医院拥有的技术多得很,我要去学习全套的pc技术!”
“哈哈,真是没想到啊,困扰全世界的ct难题,竟然被我们国家解决了。有幸亲眼见证,简直跟做梦一样。”
密密麻麻的评论全是肯定,看得梁宏又是喜悦,又是担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