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6 贵显何氏两将军,三国之最风流,赵子曰,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荀贞既出身名族,又战功赫赫,而且和袁绍、何顒等党人名士来往密切,最重要的是,赵忠、张让这等阉宦看他很不顺眼,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这一观点,洛阳的士大夫们当然对他称赞有加。
“特别是明公捕李鹄下狱之后,事情在洛阳传开,凡是清正的士大夫、士子,以至太学里边的太学生,对明公都是盛赞不已,称赞明公不畏强御,有公家族中诸父之遗风。”
荀贞一听即知,这必定是荀爽、王允、孔融等为他发起的舆论战获得了胜利,因此使得洛阳的舆论一面倒的偏向他,若非如此,李鹄一个小小的六百石郡丞,他的被捕下狱绝对是不会引起京都士大夫或太学生的注意的。
王允、孔融都是出身大士族,素来清洁秉道,在士林中的名声很高,尤其孔融,一因为他年少时的一些事迹,再因为他生性好提携后进,所以在年轻士子中的名望很高,特别是在太学里的名声更大,荀爽自不必多说,他可以说是现在荀氏一族的代表人物了,其名声比之王允无有不及,甚至有过之,有他们这些人为荀贞制造舆论,那么荀贞在洛阳士大夫、太学里的名声自然而然地一下就上去了,用个词形容就是名声鹊起,这还只是荀贞捕拿了一个郡丞李鹄而已,可以想见,若是荀贞诛了赵氏,那么他的名声会响亮到何等程度,必是天下震知。
说起太学生,两汉的太学生一向关注政治,他们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最多时,洛阳有三万太学生,这些太学生有的是公卿子弟,有的是士族子弟,至不济,也是郡县知名的“寒士”,这么多有“背景”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他们的力量固然不足以撼动朝廷,可却也足以形成一股强大的、不可小觑的力量,尤其是在舆论方面,——这从之前的两次党锢就可看出,两次党锢皆有太学生的积极参与,当时已然出仕的颍川郡人李膺、贾彪都是太学生的领袖。
打个比方,太学生的参与国事、政治就好比是后世的学生运动,如五四运动等等。
当然了,经过两次党锢,党人的领袖损失殆尽,太学生也受到牵连,如今的太学生较之以往在力量上有所不及,但依然是不容小觑的。在太学生中有了名气,两个直接的好处,一个是人口向传,在舆论中有了好名声,再一个就是待到天下大乱时,太学生里的年轻俊杰在择主之时很可能就会去投奔荀贞。
成大事者,需要本身的能力,更需要人才,尤其是需要有一个人才储备库,只有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进来的政治团体才是一个健康的、能够长远发展的政治集团。
所以在听到太学生对他颇有赞颂之词后,荀贞极是欢喜,说道:“我的名字竟然已经传到太学里了么?”
尚正、栾固等人在坐,荀贞是他们的长吏,荀贞能够得到京师士大夫的称颂,他们也是与有荣焉,非常高兴,——他们的前途和荀贞有很大的关系,只有荀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们才能跟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仕途上的发展才会会好一点,更容易一点。
但是,栾固对荀贞不为自己的名字被京都士大夫称赞而感到欢喜,却为太学生知道了他的名字而感到欢喜这件事觉得很奇怪,遂问道:“明公之名为京都的士大夫称赞颂扬,京都是天下名士、士大夫聚集之地,能够在京都扬名,此佳事也,却为何明公对此不是非常的欢喜,而却因为名字被太学生知道而喜形於色呢?”
荀贞心道:“我总不能告诉你天下将乱、汉室将颓?”因而笑而不语,他顿了下,复又问审配:“京都士大夫都是如何说我的?可有批评之词?”
审配是刚直的人,有什么说什么,毫不隐瞒,他答道:“京都士大夫里有些人对明公的行事颇有微词。”
“噢?对我什么的‘行事’有微词?”
“有人说观明公行事非儒家正道,而似如酷吏。”
荀贞对这个批评不当回事儿,当今之世,不为刚健敢断的法家酷吏,难道去当一个如此前颍川太守阴修或如现在冀州刺史王允这样空有声名、而无突出政绩的清谈庸吏?况且再则说了,刚健敢断,换个词儿说就是敢作敢为,这也是优点。
荀攸即看到了这一点,他插口笑道:“先贤云‘敢为天下先’,又说‘事当所为,虽千万人吾往矣’,刚健敢为有什么不好的?此庸人之见也,不值一提。”
荀贞问审配说道:“还有什么微词、批评么?”
“有人以为明公杀伐过盛。”
“噢?此话却是从何讲起?”
荀贞虽然是以军功起家,但评心而论,他的杀伐真的不算“盛”,比起皇甫嵩、朱俊等平黄巾军时动不动便杀俘坑降,摆筑京观,他的杀伐是很少的,可以说是仁厚的。
审配说道:“说的却是明公先前在赵国时逼迫地方大族缴纳粮食以助军用之事。”
荀贞以为批评他杀伐过盛的人说的是他杀的黄巾军太多,却不料居然说的是这件事,他笑了一笑,对这个评价亦是不置一词。他很能理解为何会有人这样批评他,无它缘故,阶级利益使然,同为郡县里的地主大族,看着荀贞在赵国逼迫赵地的冠族右姓,难免会有人兔死狐悲。
荀贞对此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不能直言出来,不能直接说这些士大夫是为了私利,也不能说他不在乎这些人批评,因为毕竟他也是属於这个阶级的,他如果说出不在乎这类批评的话,那么就会给人一个印象:他好像是背叛了这个阶级,那么以后就可能会失去这个阶级的支持,至少是失去一部分这个阶级的支持,所以他虽不认同这些人的这种批评,却亦不说。
后人在描述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时,有一个经典的论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人在评价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时,有时又常会说“具有时代局限性”。荀贞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对这两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当下的经济条件就是如此,大环境就是这样,地主、士族垄断着经济、文化,从而也垄断着政治、军事,靠个人的力量是改变不了这个现状的,故此他虽然“看不惯”,却也只能“沉默地顺应”,至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不会激起太大反弹的改变。
邯郸荣却不以为然了,他不屑地一笑,说道:“此亦庸人之见,早前君侯在赵郡时,赵地多贼,民不聊生,而府库空虚,军用不足,军用不足就不能用兵,不能用兵就难以平贼,不能平贼就保不了赵地的安定,那些赵地的大族,坐拥万石之粮,却只顾自家,不顾国人,这种人,莫说君侯没有大开杀戒,便是尽数杀了又能如何?也是为赵人办了件好事!”
荀贞在赵郡逼迫大族捐粮这件事,主要是由邯郸荣来办的,他当然要站在荀贞这边。
听了邯郸荣的话,荀贞笑了笑,转开话题,又问审配:“可还有别的微词、批评?”
审配答道:“至於别的,都是吹毛求疵,不值一提的了。”
士大夫也不是全都像孔融、阴修这样喜欢提携后进的,也有嫉妒心比较强的,有不愿意看到别人的名声强过自己的,所以吹毛求疵的批评也是有不少的,但这些批评,连审配都不当回事儿,提都不提,那么荀贞更是不当回事儿了,也就不再多问。
审配归来,荀贞又摆酒宴,为他接风。
在酒宴上,荀贞介绍了魏光给他认识。
审配也听说过魏光的名字,知道他是本郡的一个大侠,他两人一个士族子弟的出身,一个市井游侠的出身,虽然脾性不太合,但相见时的礼节却还是不错。邯郸荣与审配亦是初见,他两人出身相似、脾气相仿,俱是士族子弟、性格也都刚健,倒是相谈甚欢。
却说给审配接过风、洗过尘后,次日传来消息,统兵击荥阳贼的何苗凯旋,平定了贼乱,朝廷旋即诏拜他为车骑将军。
这就是外戚的特殊待遇了,早前皇甫嵩平定了数州黄巾,力挽狂澜,可以说是凭借他一人之力平定下了百万黄巾,挽救了汉室大厦之将倒,然而却连个车骑将军都没捞到,还是与朱俊共分了这个将军号,只被拜为了左车骑将军,并且没多久这个将军号还又被免掉了,这显然是朝廷不肯把重权授予皇甫嵩,而何苗只是平定了一股连荀贞在后世时都没有听说过的荥阳贼,却就得到了车骑将军的重任,功劳远比皇甫嵩小,官职远比皇甫嵩大,这就是外戚了。
何进是大将军,何苗是车骑将军,何氏一门两将军,随着乱世之将至,何氏渐更显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