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予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九十九回 新的法度,明末:辽东雄狮,秋予岸,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后三天,杨承应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崇祯的葬礼。
由于时局紧张,不可能像太平时期那么隆重。
两天准备,一天举行葬礼。
事情结束的次日,也就是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
杨承应在皇极殿外设宴,并下帖宴请新旧大臣。
一是犒赏他们这些日子的辛苦,二是安抚那些旧臣,让他们逐渐适应自己新职位。
和以前一样,龙椅空着,杨承应坐在龙椅一侧。
宴席刚开,洪承畴的奏疏就送到了。
杨承应打开一看,顿时乐了。
洪承畴用了三千字的篇幅,详细说明了大同兵变的经过,以及各方的表现。
文章末尾,他写了一段他听说来的故事。
洪承畴可不是乱写的,而是有备而来。
「范先生,你看洪承畴在军情奏疏里说了什么。」
杨承应把这份三千字奏疏交给曹化淳,由曹化淳转给范文程。
同为顶级文臣,范文程应该最懂这里面的弯弯绕。
范文程看完,笑了:「依臣浅见,洪大人在奏疏里主要是说了三件事!」
他把奏疏递给邻桌的张存仁后,继续道:「第一件,大同兵心向殿下的占大多数,并非姜瓖一人之功。第二件事,他决意休整数日挥师南下,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求援!」
张存仁是个半路出家的读书人,有些字他看不懂,直接递给下首的多尔衮。
多尔衮也没辙,只好让内监递给宁完我。
宁完我看了一眼,便道:「有道理!」
祖大寿按耐不住好奇,起身在一旁看了会儿,摇头:「深奥!」
之所以觉得深奥,是因为洪承畴只说调查结果,不作分析。
表面上看,他没有立场。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倾向性,不断暗示天下可以立定。
「李自成退守榆次,而榆次乡绅趁榆次县令萧恒出城迎接,居然关闭大门。」
宁完我说道:「结合各地发生的事,可以看出李自成对于地方的掌控十分薄弱,已经是强弩之末。」
说着,他起身让内监把地图拿在手里展开,指着地图道:
「榆次位于太原东南方,两地相距不过六十里,李自成竟会如此狼狈,足见其统治的薄弱。
如果不趁此大好良机,进兵太原。让李自成缓过来,又将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话虽如此,但李自成的失败是深层次的,而不是简单意义的军事失败。」
杨承应说道:「我们应该看到,当地乡绅操控地方的能力是多么恐怖,居然敢闭城不让李自成进。」
很多人总结李自成失败教训,总是归咎于、堕落等因素,仿佛这是农民军的通病。
实事求是分析,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没有建立一套新的秩序。
军事虽然取得胜利,但地方建设上约等于无。
「均田均产」只发生在少数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旧有秩序被破坏、而新秩序没有建立的情况。
这就非常麻烦。
举个例子,失去土地的百姓在地主被肉身消灭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占有土地。
大伙一定想,农民肯定感激李自成,他帮他们赶走了地主。
但是,稍微有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地方上为了争夺土地和水资源多么狠。
打得头破血流,甚至横死当场都有。
又没有人来制止这一切。
得到土地的人,会感激李自成吗?
不
会呀!
他们只会觉得土地是自己拼了命抢来的,凭什么感激李自成。
相反,没抢到土地的百姓,反而很恨李自成。
因为是李自成害得他们连给地主打工的机会都没有,被迫要饿死乡野。
更糟糕的是李自成的铐饷政策,毫无节制。
因为战争失败,还存在扩大的趋势,否则军费开支无着落。
这等于是把上下都得罪光了。
「范先生,派往陕西、山西的各级官员名单,可有安排?」杨承应问。
范文程道:「都已安排妥当。只是,土地测量员可能不够。」
「以一旧带四新的方式,把他们安排下去。」杨承应道,「先从京畿地区开始,向四周扩展。」
「是。」
「另外,传令驻守真定府的岳讬和张弘谟,暂时划归洪承畴指挥挥师入山西,进攻太原,夺取潼关,直逼陕西!」
「遵命!」
应声的人是祖大寿,枢密院专管军队调度。
杨承应端起酒杯,说道:「从明天开始,京畿和山东检地,所有土地完成确权,划分等工作,为地方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以摄政的名义,颁布三部。
一是废奴法,各家不得蓄养奴隶,有也要重新签订雇佣关系。如有违犯,责令三个月内更正,否则家产充公,家族全都挖矿。
二是开垦法,奖励开垦荒地,开垦面积予以承认,但是不承认以家族名义开垦的族田。
三是更名田法,大军未到之处,百姓所得土地,主要是无主荒地等大军到后详细甄别后予以承认,并颁发地契。
工业原始积累是血腥的,残酷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既然要付出代价,那么就让旧有秩序的获益者付出。
中秋宴会,是旧臣们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新政权,顿时充满恐慌。
重新划分土地,废除蓄奴,这不是第二个李自成!
不,比李自成还要恐怖。
他拥有一支绝对忠诚的军队,和一大批有治理经验的官员。
薛国观心想,哎!只求江南的朝廷快些来吧,解救我们于水火。
从江南传来消息,待在应天的大明旧臣们,正在商议由谁继承天子之位,振兴大明。
明朝迁都京师后,就在南京留下六部,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这么多年都没用上,一直被认为是「养老院」。
等真的需要它的时候,就发现不好使了。
南京城内名义上权力最大的,乃是今年夏天刚升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生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崇祯二年进士及第,出任西安府推官。
他和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都搭档过,主要是负责后勤工作。
除了缺乏实际领兵经验,史可法还是一个没主意的人,此后的事坏就坏在这上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