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盐场已成
武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章 盐场已成,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武渣,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秋狠狠的在书院里训斥了这一不良风气,认为书院的众人实在太飘了,罚他们一起抄书,修身养性。
至于何秋自己,则在那考虑给这位顺天府尹陈墨的这份zhe
gfu救灾策略该怎么写。
考虑了半晌,何秋决定还是把记忆中能记起来的一些政策给做法抄上吧,至于能不能用,如何被改的可以适应大明的现状,那就是陈墨的活了。
笔走龙蛇之下,没过两天,何秋就把陈墨想要的这份方案写好了,除了陈墨想要的大框架外,还填充了不少的具体做法,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不过涉及到调配人手这一块的地方,何秋全都是空着的,只是泛泛而谈了一下,衙门的衙役和军队可以用来救灾。
具体顺天府能不能调动附近的卫所,调动后又该如何配合,都是何秋的盲区,也懒得去问,这点小内容就留给陈墨去完善吧,总不能自己把所有东西都写完了吧?
要是他把所有东西都给写完了,岂不是让陈墨一点发挥的空间都没有?实在太不给人面子了。
让何能把这份写好的方案,送到陈墨府上,何秋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了。
另一边,在当初何秋给出了晒盐之法后,朱棣就和姚广孝商量了一遍,最后把马和派到何秋所说的长芦,建设晒盐场了。
毕竟马和是朱棣的心腹,而且本人颇具才干,可以把握住盐场的建设,又不至于给朱棣交一份糊弄人的报告。
马和现在到了沧县这边,也没来得及见见当地的地方官员,就直接又往长芦奔了,当地之前就有煮盐的行为,也有一些灶户。
但现在朱棣敲定的晒盐场范围内,还是白茫茫一片盐碱地,四周空旷,海风里带着一股浓重的腥咸味道,秋季里附近的海面风高浪急。
这件差事并不是那么容易干的,马和在这边建造盐场,只能依靠燕王府的力量,又不能和朝廷抢灶户,只能是在夹缝中过活。
不过马和对这些并不在意,他对何秋很有信心,认为这事既然是何秋给的点子,大方向上肯定就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马和带着燕王府的家将,和被聘请来的匠人,每天换好方便好走的鞋子,戴着斗笠看着被招聘过来的民夫干活,一遍又一遍的巡视,就盯着这些人有没有按照何秋给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别看当时何秋说的极为简单,可实际上,晒盐的工序极为繁琐,想要制备出上好的精盐,没有经过几十道工序,是不可能的。
朱棣挑人也是用了心的,马和虽然不懂该如何晒盐,也不懂该如何制造盐场所需的工具,但马和够认真仔细,也能放权给工匠,不急于求成,一遍一遍的打磨工具。
每一件目前还没有的,盐场要用到的工具,马和都会盯着工匠们制作,还会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不停提出调整意见。
饶是朱棣提供了大量的资源。
但是这冬天,晒盐工作不是很好进行。
温度降了下来,没办法大规模制备精盐。
至于何秋当初提的冷冻制盐之法,马和专门请了懂行的人询问,结果连他们也搞不清具体该如何操作,那就只能暂且放后,先把晒盐的事弄完,再去研究。
马和忙活了好几个月,可惜天时不给力,已经入了冬,马和本来以为自己是没法亲眼看到这盐场出盐了。
但手下的专家告诉他,按照这法子里写的东西,就算是冬天也是可以制盐的,只是效率相较于夏日有所下降。
马和很是开心,天没亮就守在盐池旁边,看着里头蓄进去的海水。
他也是亲自尝过盐池里的海水的,比外面的海水要更咸,本来就是惊了了几道工序,才到了盐池的。
马和可以很肯定的说,就按这个苦咸的海水,盐是肯定能出的,出盐率也很高,但能不能晒出来,还真不好说。
马和就在盐池旁守着,从早上看到了中午,又等到下午,苦苦等待了快一天的功夫。
但他的等待没有白费,随着大风起来,温度的提高,盐池里的水分迅速被蒸发,白色的盐逐渐从盐池里漏出来。
盐场的工人们开始在各个盐池间转盐,他们也很激动,这些工人本来都是原本的灶户,其实心里是不相信盐能晒出来的。
可眼下这亲眼看到的“神迹”,不得不让他们相信。
有些脑子灵活的,立刻就想到了,既然盐能晒出来,他们灶户以后的日子就不会像以往那么辛苦了,想到这就热泪盈眶,要不是盐场有规定,不少人可能就要当场伏地痛哭了。
这下子,他们干起盐场的活就更加细心了,这盐场的每一步工序都做得认真极了,让晒出来的盐能够更细更好。
马和此时的心情已经不单单是激动了。
这盐还真的能晒出来!
这还是冬天,按照何秋给的东西上说的,冬天晒盐的效率是很低的,但就算如此,这一天大概也能出几十石盐。
这还是现在的盐场不算特别大,若是把盐场的规模扩大一倍,说不定夏天的时候,隔个两三天就能扫出来将近千石的精盐!
虽然按照数量来说,这些盐池的产量不算特别高,更不用说去供应全国了。但这晒出来的盐,不仅品质极好,都是白花花的精盐,还不用燃料!
只要建好了盐场,这种晒盐之法的成本就低得可怜,连燃料都不费了,唯独耗费点人力罢了,而对于大明来说,这点人力算钱吗?
所以,眼前的这个盐场在马和眼里,那就是一大座金山!
马和连吃饭都是在盐池边上吃的,直到傍晚亲自看到第一批白花花的盐出来,他才激动的写信,让一同来的以为燕王府家将八百里加急送回燕王府。
这么大的好事,就应该让王爷早一步知道,也好让王爷决断,此事要不要上报朝廷,毕竟这么大的动静,就算是相瞒,也很难瞒得过。
消息很快就传到朱棣府上,朱棣激动地把胡子都揪掉了好几根,赶紧派人把何秋从书院拉出来。
等何秋到了,还没等何秋把椅子坐热乎,就把马和给出的好消息和他做的一份总结性质的晒盐工艺实验报告拿出来给何秋了。
马和受何秋的影响很深,而且朱棣在和何秋接触后,也更喜欢数据详实的报告,所以他这份报告条理分明,数据详实,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重点,就是没什么文采。
何秋粗略的扫了一眼,他虽然知道晒盐法可行,但朱棣他们不知道,现在有了准确的消息传过来,这晒盐的事算是成了。
但何秋对产量有些不满,忍不住嘀咕道:“这怎么才这么点产量?一次也就几千斤?那要是换成夏天,一个夏天岂不是也只有几万斤?”
你可是长芦盐场啊,后世年产量过百万吨的那种,全国体量最大的盐场呀。
放大明就这水平?不会吧。
朱棣骂道:“晒一晒就能出盐的事,你还想让它的产量能有多高?难不成要一个月出几十万斤你才满意?心也太大了。”
朱棣看到马和的这份报告,已经开心的不得了了,这产量放大明已经不算少了。
何况,这次还只是在长芦建了单单一个盐场,还不是特别大的那种,就能有如此多的精盐。
要是把长芦的盐场扩大几倍,十几倍呢?或者再多找几个地方,再建一些晒盐场,那前景实在太美妙了。
要知道这些海盐都是建好盐场后,只耗费人工的费用,算下来,就等于是白捡的钱一样,谁能不喜欢?
何秋则是又开始跟朱棣唠叨,这大明还有一处地方可以搞大规模的晒盐场——海南,现在还是叫琼州的地方。
海南岛的这个盐场,论起来自然条件,那可比长芦的还强!热带亚热带气候,常年都有充足的日晒和高温,岛周围全都是海水,更不缺原材料。
更何况,那边的开发度很低,单单只用来流放犯人啥的,属实可惜了,完全可以把福建一带的民众大量移民过去一批,用来建设盐场,也能缓解福建人多地少的情况。
想到后世的史书上写过的,福建人多地狭,民间多有溺婴的习俗,何秋就觉得有义务给这些人找一条路子。
朱棣就像看白痴一样看着他,心中很是无语,我又不是皇帝,想开发哪就开发哪,不过对于何秋所说的海南盐场也极为眼热,这可都是白捡的银子。
想到马和在密信里说的,要不要上报朝廷之事,朱棣心中又有了决断。直接告诉朝廷吧,反正自己的父皇肯定已经收到消息了,那自己再把琼州盐场的消息附上,以示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再赚一波名声,何乐而不为?
琼州还未开发,建设盐场有难度,那就是朝廷的事了,和朱棣现在一个小小的藩王没有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