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国富论(上)
武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7章 国富论(上),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武渣,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秋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道。
“陛下应该也知道臣的为人吧?臣可是向来不说空言的。别看四书五经这些东西,看起来精炼,可实际上说的东西只是仁义道德而已。
臣自觉就算写不出四书五经,写一本《管子》还是能做到的。”
朱棣迟疑了一下,缓缓开口道。
“《管子》吗?也足够了,那此事就交给你去做吧。”
何秋看到朱棣脸上的神色还是有些不相信,哼哼两声说道。
“臣还打算再写一本书,这本书要包罗万象,涵盖所有能涉及到的知识体系,成为一本百科全书!”
朱棣有些疑惑的问道。
“百科全书?什么意思?”
“就是说这本书里写到的方面齐全。”
何秋有些骄傲的说道,他这话不是吹的,他手上就有抽到的百科全书,只是和时代差距太大,需要进行删改。
朱棣嘟囔了一句。
“既然如此,何必叫什么百科全书?叫《永乐大典》岂不是更好?”
说完,没等何秋反驳他,朱棣骤然兴奋了起来。
“对,你这本书就叫《永乐大典》好了!父皇的时候有《洪武字典》,我的永乐朝也不能落下!”
何秋张了张嘴巴,有些说不出话来。
这父子俩,真的是一个毛病!
太不要脸了!
之前的时候,自己在那整理字典,就被朱棣献上去给朱元璋,硬生生把本来弄好的字典,变成《洪武字典》,何秋都快憋屈死了。
好家伙,这次的百科全书,也要被朱棣抢走,何秋很是不满,有些愤愤的说道。
“陛下,臣想要做的这本书是为了构架新的知识体系,而非用于歌功颂德的!”
虽然何秋很不高兴,但朱棣很开心啊,笑眯眯的说道。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不管你怎么说,这本书肯定就是在我永乐朝写出来的,这样的一本鸿篇巨制,不缀上朕的年号有些说不过去吧?”
何秋虽然很是生气,可也拿朱棣没什么办法,谁让他是皇帝呢,堪称天底下最为流氓的人之一了。
区区臣子,想要和皇帝争,实在太难了,何况是朱棣这样霸道的皇帝。
朱棣瞧出来何秋的神色不太好看,也怕何秋就这么撂挑子了,当即许诺道。
“这本《永乐大典》和之前的字典不一样,朕会把你的名字写在最前面,让世人都知道这是你编纂的。”
何秋的神色这才好看了些,但还是坚持道。
“空口无凭,请陛下立下字据吧!”
朱棣有些讪讪的摸了摸鼻子,这种不信任的姿态,也是没谁了。
但他也不好再得罪何秋了,老老实实的拿出来自己的私印,给何秋写下字据,约好了此事。
何秋拿到字据之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收起条子,就直接离宫了。
朱棣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情也挺不错的,当了皇帝才知道皇帝到底有多孤独。
之前能和自己有说有笑的那些人,现在都畏畏缩缩的,也只有何秋还是像之前那样对他,这让朱棣能从他这寻找到少许的乐趣。
先不说朱棣怎么在那臭不要脸的耍无赖,何秋回到自己府中,就先拿出自己之前已经写好的一份稿子。
这篇稿子,之前他就已经写好了,可是改来改去怎么都不算满意。
其实何秋写的就是一本经济学的东西,说他是宏观经济学也行,是政治经济学也行,反正都是一个意思。
要说经济学的思想,中国先秦时期也出现过,而且不止一家。
《管子》一书中的治国篇、侈靡篇以及轻重等篇都着重提到了经济生产,可以视为中国最早涉及经济学概念的书籍了。
而后的荀子也专门写了一篇《国富》,探讨如何富国强民,提出以农为本,肯定商贾的作用,但同样提出了要限制商贾的思想。
这样的思想和商鞅、韩非子的思想几乎不谋而合,深刻的影响了后世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的统治。
而正是因为此,何秋才觉得自己这本书如果写成,绝对不亚于《管子》。
可是何秋使足了力气,也很难讲后世的一些经济学术语,转化成简炼的文言。
比如经济学中常提的自然人、法人、理性人等等概念,若是换成文言,可能要把人绕晕,至少何秋是没那个水平,把这些东西换成文言还能给人掰扯清楚的。
咬了咬自己的笔杆,何秋最后还是自暴自弃了,索性就把这本《国富论》纯用白话文解释妥了。
何秋的这本《国富论》,既有亚当斯密的一些思想,但更多的还是用的马恩的一些想法。
毕竟前世的时候,何秋受马恩熏陶了那么久,而且在大明,他手上只有一本《资本论》,可没有《国富论》。
说到底,这本《国富论》也是想蹭蹭荀子的光,谁让荀子有篇文章叫《国富》呢?
再次认真校对了自己的这篇文稿,何秋直接将稿件交给大明内务府的印刷机构,由他们遣专人印刷。
如今大明的印刷行业,也是得到了充足的发展,这一点说起来和何秋折腾出来的《红楼梦》这些书,还有些关系。
本来何秋虽然弄出来了蜡印机,可蜡印机印刷出来的东西,质量不好,用来传递公文还行,印刷书籍,就有些简陋了。
但又因为书籍出版业和行业的火爆,有大批商贾和富家子弟往印刷术里砸钱,直接弄出来了价格昂贵的铜版印刷术。
一套完备的铜版活字,价格将近几十万贯,这就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起的了。
目前为止,也只有朝廷的内务府、还有大明的两家大书商手里有这样完备的铜活字。
何秋作为朱棣的女婿,他想要印书,自然而然的,就找上了内务府。
这里面的人也不敢怠慢何秋,谁让何秋是皇亲国戚呢?
收到了何秋的文稿,这群人连夜安排人挑拣活字,在这里印上了,紧赶慢赶,在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将三百本新出炉的《国富论》送到了何秋的府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