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引导
武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0章 引导,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武渣,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惜这些文臣们忽略了一件事,如果朱棣真的要站到武臣们这一边,朱棣作为皇帝是有掀桌子的权力的。
朱棣可不是某些没有兵权的皇帝,他这次虽然没有经历靖难,但当初也是在北平打了那么多年仗的,军中的故旧一点也不少。
就算之前关系不深的,眼看朱棣按照朱元璋的意思登基了,也会把关系变得好起来。
只要有军权在手,又有天子这个身份,文臣们怎么跳都跳不出朱棣的掌心的。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何秋早早的离开了皇宫回到自己家中,屁股还没坐稳,就听到家仆传信,张玉求见。
何秋沉吟一声,就让人将他领了上来。
何秋素来对张玉是有些好感的,张玉这个人也称得上沉稳有度,而且不贪财好色,和洪武朝的徐达有些相似。
张玉见了何秋之后,也没多客套,直接挑明了问道。
“何驸马,不知陛下现在是何心意?可否给在下透个底,也好跟弟兄们说一说,让他们莫要这般着急。”
何秋想了想,这事也没什么不好说的,就对张玉说道。
“行,你跟我来一趟客厅,咱们坐下来好好说道说道。”
两人进了客厅不多时,话还没说几句,何能就再次跑进来禀报,徐辉祖、朱能等一大批人都来了。
何秋哑然一笑,对着张玉说道。
“看来聪明人不止张将军一个啊,这样也好,他们都来齐了,也就不用你再一一转述了。”
随后亲自到大门处,领着这一干将领进了府邸。
一路走,何秋还在那调侃道。
“你们这群憨货,自己惹出来的麻烦,这个时候怎么跑过来求我了?”
朱能在一边陪着笑说道。
“何驸马,我们这也是没办法了,陛下虽说让我等清理些脏事,可下面的弟兄们坐不住了,要说这种事相比驸马爷也能理解。
军中情谊实在没那么好推脱,万一真的闹出来大动静,都是一起厮杀的兄弟们,实在过意不去啊。”
一边的徐辉祖臭着脸色,神色颇为抑郁,虽然这事和他关系不大,可毕竟他是五军都督府的一个都督,总是脱不开的,更何况徐家堪称勋贵第一家。
以往的时候,勋贵中还有常家能和他们一较高下,可因为故懿文太子早逝,登基的朱棣又是徐达的女婿,蓝玉却又隐退,一时间淮西的老关系们,也都是找到他头上了。
“何秋,你可别再逗笑了,不瞒你说,昨天回府后,我那就没消停过,一直有人来找着探问情况,我不上你这找你都没地方去了。”
何秋颇为理解的笑了笑,收了脸上调笑的神色,待到乌压压一群人在客厅坐定后,何秋才开口说道。
“此事定然是需要处理的,恐怕会有一批人被清出吏员的群体,彻底变成平头百姓,甚至被下狱。”
何秋的话一说,下面的军将们一片哗然,有人忍不住说道。
“这怎使得?下面的弟兄们也都是为国效力的,总不能就这么被赶出去不管了吧?更何况大家握着刀剑握了十多年了,骤然要他们变成老百姓,这不是要逼死他们?”
何秋闻言有些不爽的讽刺道。
“怎么,握着刀剑十几年的人,变成朝廷吏员就没问题了?就不是逼死他们了?”
“说到底,不就是贪图那点富贵吗?你们也别怪我的话难听,连陛下都在一门心思开拓海疆,希望探索西洋,成就一番伟业。
难道陛下之前就对西洋很了解吗?不了解不还是要学的?就独你们这群丘八不容易?当初陛下就没上战场拼刀子了?”
何秋的这番疾风骤雨般的训斥,将那名将军说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就是一边的朱能等人脸色也不甚好看。
何秋在这个时候收缓了语气,淡淡的说道。
“再者说了,陛下想要探索西洋,开拓海疆,难道就不需要人了吗?若是要到外藩打仗,你们难道还能说自己不清楚当地的情况,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就此不去了?”
这一下,不少将领愣怔住了,有些搞不清楚何秋的意思,怎么又扯到去外藩打仗了?
倒是一边的丘福看出来了,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你们这群蠢材,驸马的意思是若是被开革出军中,开革出吏员,还能跟着咱大明的水师,到南洋寻个好前程!
总不能你们比原来江南的军户们还不如吧?”
这一下,那些将领们就更怂了,海外?
那里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单单是云贵之地,就已经让不少人畏之如虎了,更不用说更为靠南的湿热之地南洋了。
傻子才去呢!
何秋点了点头说道。
“丘将军这话说的不错,南洋当然有一些硬骨头,可能要咱大明的正规军去处理,可是打下来之后呢?
总不能让最精锐的边军待在那里镇守吧?少不得要那些以往在大明服过役的人,去当地镇守。
海外又不同于国内,到了那不管他们怎么作威作福,朝廷都不会多管,就是激起了民变,只要他们有本事自己摆平,想来陛下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他们记着给朝廷缴纳赋税就行了。”
何秋这话不是骗他们的,别看南洋离大明挺近的,可何秋也没想过把那些地方当本土经营。
说到底,现在这个时候不比几百年前的大唐了。
若是在当时那个时候,中原还能占据南洋,经营成本土。
可如今,南洋各国大半都是绿教,有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信仰,想要变成本土,需要花的精力太大了,投入也是非常大的。
暂时来说,迁移一批能保护自己的前军人,大概是最好的选择了。
只要大明持之以恒的往南洋迁人,慢慢教化,想来是可以将南洋一点点巩固下来的,不过这个时间,恐怕要百年之久。
别说何秋不想搞种族屠杀,他是非常倾向于留地不留人的。
可这事不符合大明的一贯价值观,真拿到朝堂上说,恐怕要被百官喷死,就是眼前的这批军将们能认同的恐怕都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