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3章 湘军投降,1850再造中华,左茂行,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湘军身陷绝境,曾国藩也无力回天了。可曾国藩心里很清楚,大家都能投降,唯独他自己不能投降。不管是了应付舆论,还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他都不能投降。
中军帐内的湘军大僚开始议论起来,投降的论调已经占了上风。特别是,带兵的大将大多主张投降,只有张裕钊等少数文人嘴硬不肯投降。
曾国藩沉吟良久,问黄冕道:
“服周兄,杨烜在信中说,若我军肯投降,可以改编为一个主力步兵师、一个守备师,由湘军将士充任各级官佐。同时,湘军中下级官兵都能得到保全,走留两宜,概不限制。此话可否当真?”
黄冕心中狂喜,这一次,他劝降湘军的使命可要告成了。他镇定地答道,杨烜一向言出必行,决不食言。
中军帐内的湘军大员们亦深舒一口气。最高兴的应该就是曾国荃了。在他看来,黄冕尚能担任水利部长,以哥哥曾国藩的名望,将来必能官居黄冕之上。
谁知道,曾国藩却说道:“我也有两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杨烜能否答应。
“第一,复兴会的俘虏政策,一般只优待下级官兵。对于湘军来说,营官以上军官,都要强制扣留。我们这次主动投降,请帝国尊重营官以上军官的个人意愿,愿意解甲归乡者,请帝国一概放归。
“第二,曾某世受皇恩,从一介农家子弟,跻身朝廷一品大员。蒙皇上信任,曾某得以创办湘军,略有成就。我是一个旧派读书人,不敢妄事二君。
“湘军可以投降,但我必须殉节。我死后,请帝国格外开恩,准沅甫护送我的尸首还乡。沅甫,你回到老家后,请你告诫族人,不要带兵打仗,不要外出做官,在荷叶塘老家读书、课子、耕田即可!”
曾国藩的话就如晴天霹雳,惊得曾国荃说不出话来。他不仅诚心投降革命军,而且功名心重,还要继续统带军队建功立业呢!
曾国荃愣了半天,才说道:“大哥,咱们投降就投降了,何必要殉节呢?满清本就是异族,一向猜忌湘军。咱们对于满清已经仁至义尽了,何苦要为爱新觉罗氏殉节?”
黄冕心想,革命军对于投降的敌军军官,一般采用囚禁政策,防止他们回去继续组织军队。如今湘军大势已去,革命军即将占领两湖,就算湘军军官返回两湖,也不见得能折腾出什么风浪。
况且,革命军战斗力强悍,不出十年必能推翻满清。很多湘军军官还巴不得主动归降革命军呢。
黄冕计议已定,赶忙说道:“涤帅干万不可殉节,涤帅有经天纬地之才,正当在帝国大展拳脚,岂能为满清殉节?至于宽宥军官问题,我当尽量向皇上说情。皇上一向宽宏大量,又对涤帅很看重,定会答应涤帅的要求。”
帐内诸将反应过来,纷纷劝起曾国藩,表示愿意追随曾国藩死战不降。
曾国藩苦笑一下,说道:“怎么战?革命军有铁甲舰,有开花炮,有燃烧弹,湘军有什么?咱们连最基本的粮草、弹药都快断绝了,拿什么和革命军打仗?
“我死了,总归能向朝廷有个交待。你们是留是走,朝廷也不能过多怪罪你们。再者,一旦革命军吃下我们这支孤军,一定会乘胜追击,迅速深入两湖。
“朝廷即便想怪罪大家,也鞭长莫及。日后局势会发展成什么样,中国会演变成什么样,我也无需操心了。”
确定了投降的总基调,众人的心思也安定下来。曾国藩还要与黄冕密谈投降细节,不便这么多人在场,便假装轻松地说道:
“服周兄,我们也算是老朋友,许久不见,有许多话想说。厚庵、惠甫,你们陪我跟老先生说说话,其他人先散去吧。”
杨载福和赵烈文都是曾国藩的亲信,曾国藩把他们留下来,显然是要避开刘长佑等旁人,与黄冕密谈投降条件。
刘长佑心有不甘,却也只能离开中军帐。曾国藩屏去一切闲杂人等,帐内只剩曾国藩、杨载福、赵烈文、黄冕、曾国荃五人。
亲兵奉上清茶,随即走出帐外。曾国藩特意交待他们,要赶走一切闲人,防止有人偷听他们的谈话。他转向曾国荃,叹了口气,问道:
“沅弟,咱们曾家不求发达,但求安安稳稳的,阖家幸福安康即可!我且问你,你想回荷叶塘老家解甲归田?还是想继续再带兵打仗?”
曾国藩已经决定殉节,心里最放不下的,却是自己的九弟曾国荃。在诸位弟弟中,曾国荃资质最高,官职最高,功名心也最重。
曾几何时,湘军在对抗太平军中占据上风,是满清诸多武装中最具实力的力量。咸丰不得不承认曾国藩在湘军中的领袖地位,授予他节制东南军务的实权。
曾国荃异想天开,竟然怂恿曾国藩称帝,被曾国藩严辞拒绝。他科场不顺,读书也不怎么样,心里可没什么忠君、节义的观念。
果然不出曾国藩所料,曾国荃思索片刻后,还是毅然决然地说道:“大哥,帝国为民谋利,杨烜也是一代明主。我愿意继续带兵打仗,为振兴中华贡献一份力量。”
“振兴中华”是中华帝国的口号,深得人心。帝国极度重视宣传,大力统战各方人才。
清廷亦深感宣传的重要性,但爱新觉罗氏为异族,不足以代表中华正统,所提的“忠君报国”、“保卫圣教”等口号,相当空洞、无力。
曾国荃熟练运用革命军的宣传口号,可知他降意已决。曾国藩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说道:
“好,沅弟,你自有主见。我这一辈子,做官做到一品,带兵带到三十万人马,也算死而无憾了。我也没什么好求的,临死之前帮自己兄弟一把吧。”
帐内诸人都心生酸楚。曾国荃是个血性男儿,此刻也一腔悲痛,化作两行热泪。他跪倒在地,对曾国藩说道:“大哥,何必要为满清殉节?何必要为满清殉节!”
曾国藩却苦笑一下,扶起了弟弟,然后镇定地说道:
“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也不必再藏着掖着了。杨烜在信中说,湘军投降后,可以改编为一个步兵师、一个守备师,师长可由湘军担任。
“服周兄,我能否擅作主张,自己定一下师长人选?”
黄冕精神一振,说道:“我来之前,特意问过此事,皇上对此有过交待。皇上的意思是,师长可由湘军担任,亦可由涤生所选定。
“不过,有三个人很得皇上的赏识,不必再占用这两个师长名额,皇上另有重用。第一是左季高,已经出任暂编师师长。第二是彭雪琴,第三是杨厚庵。”
彭雪琴即为彭玉麟,杨厚庵即为杨载福,并列为湘军水师统帅。两人律己甚严,文武双全,是不可多得的水师人才。
杨烜打算让他们继续从事水师老本行,一个到海军陆战队任职,另一个到海军内江舰队任职。
曾国藩冷笑一下,叹道:“杨烜不愧为名主,识人最明。左季高、彭雪琴、杨厚庵是湘军中最有才干、修养最高的帅才,都被杨烜留作私用了。”
黄冕则笑道:“涤生此言差矣。皇上对涤生亦很赞赏,认为涤生绝对称得上是满清大臣中的翘楚。这个步兵师师长之职,由涤生担任,最是合适不过。”
曾国藩即使不死,也耻于担任革命军的大将。他毫无迟疑地反驳道:“我死矣,还做什么师长。这个步兵师长之职,就让沅弟做吧。至于湖南守备师之职,不妨让霞仙来做。”
霞仙即为刘蓉,是曾国藩最重要的幕僚之一。不久前,他因弟弟战死,辞别回乡料理丧事。
论才干,刘蓉足以担任湖南守备师师长。但他一直在曾国藩身边佐幕,缺少带兵经历,并不适合出任守备师师长。
曾国藩此举,主要还是出于私心。刘蓉是他最重要的幕僚之一,曾国藩离不开他,一直不让他独当一面。因此,刘蓉也就没建立什么功劳,官职地位也升不上去。
同样的,曾国藩让曾国荃担任步兵师长,把他的地位硬生生拔高到与左宗棠相同的地位,用意再明显不过。
不过,这些都是小节。只要曾国藩肯投降,杨烜就能接受曾国藩的条件,越级重用曾国荃、刘蓉。革命军就能以最小的成本,收编整个湘军,占领整个两湖,进而统一长江以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