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拱卫京城
光阴的赞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7章 拱卫京城,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光阴的赞歌,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16年3月中旬,京城
正式早朝之前,兵部官员上报了几则最新消息:其1、李自成部队退回到了德州,大顺军骑兵曾经到达京郊,并与建虏有过小规模交战,小有损失,最终放弃京郊。
其2、洪承畴率领8万大军再加上密云总兵唐通1万多军队,目前已经在宣府附近聚集完毕。
其3、建虏自大同入关后,骑兵趁胜追击,沿着大同到宣府方向的官道前行,但在离宣府镇50里的地方,绕道前往京郊,并未攻击守关的大明官军。
其4、孙传庭率领的大军到达了山西潞安府长治,距离京城还有1200多里,榆林骑兵也1路跟随孙传庭大军。
接下来进入了议事阶段,但众官员皆心事重重、面带土色。
崇祯皇帝1如既往地问道:“众爱卿,可有御敌之策?”
兵部左侍郎拱手道:“回皇上,臣以为此次建虏入关的兵力很多。根据探子回报的消息,骑兵至少有2万5千多骑,步兵至少有7万余人。
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让官军与建虏对敌,无论输赢,都会让山东的流寇占得便宜。故臣建议以守为主,不要轻易对战。”
都察院御史马上站出来反驳道:“此建言谬矣!如今建虏已经在京郊,如此多的兵力围住了京城。如果他们强行攻城,那该如何?皇上和京城的安危又于何处?”
另1名御史站出来道:“启奏皇上,臣要弹劾3边总督孙传庭,从出潼关开始,都快1个半月了,怎么还在山西潞安府?”
兵部右侍郎拱手道:“御史大人,孙大人要过黄河,7万多的兵力要过黄河需要较长时间。另外,他的粮草不多,需要沿路筹集。这些原因都在他给朝廷的奏疏上。”
周铉暗道:还好,有人为孙传庭说几句话。
与周铉接触过后,孙传庭明显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个世界,“好人”如果全部英勇牺牲,剩余的就全部是“摸鱼”的1群人。到时候得到的仍旧是最坏的结果。与其这样,还不如“好人”保存实力,不要那么英勇;让“摸鱼”的人多死1点。
众官员的回答让崇祯皇帝很不满意,因为没有1个是御敌之策。
1侯爵站出来,周铉1看,竟然是成国公那个小团伙的,他拱手道:“启奏皇上,臣以为大半年前,就开始修建蓟辽防线,朝廷花了很多银两去防御建虏入关。
可如今花了200余万银两,仍旧形成如此难堪的局面,宣大总督吴孳昌难咎其责。建虏最可能入关的地方,也就蓟镇、宣府、大同。可从崇祯11年开始,建虏3次入关,到如今,我们仍旧不能吸取教训。
臣建议,今后选用能够真正担当此重任的官员。”
有1官员站出来,弹劾榆林镇骑兵,说他们是骑兵,驰援京城,却速度奇慢无比。
崇祯皇帝忍耐不住了,对于他说,最重要的是有官兵在京城附近,而目前两大主力洪承畴和孙传庭都离京城较远,1旦出现京城有危险,救都来不及。
他看向了内阁,内阁成员蒋德璟连忙拱手道:“启奏皇上,臣以为孙传庭率领的骑兵可加快行军速度,在丰台附近驻扎,防守京城南面;而洪承畴大人在昌平附近驻扎,防守京城北面。如此可形成与建虏对恃局面,并伺机而动。”
周廷儒也拱手道:“启奏皇上,臣以为洪承畴、孙传庭再加上榆林镇骑兵,我大明合计有约3万骑兵,可集中优势兵力,击退建虏1主力,从而实现其退兵。”
崇祯皇帝1听,脸上兴奋不已。显然,他再次陷入这种“毕其功于1役”的想法。
殊不知,这种打法,完全是赌徒式玩法。赢了很好,输了就糟糕透顶。况且,大明官军的赢面还很小。1旦失败,大明官军都是崩盘式的惨败。
洪承畴那边有4000骑兵是周铉用4000匹马抵充了20万银两变出来的;即使孙传庭新增的3000骑兵,也是因为周铉赠送给他的。这些骑兵训练的时间都很短。
兵部尚书张国维当面反驳周廷儒的提议。因为他认为1旦失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接近3万骑兵,由谁来带队指挥是个大事情。
崇祯皇帝难以决定。他看向了周铉,希望周铉能够提出1点想法,但周铉丝毫不为所动。
善于察言观色的内阁成员陈演再次担任起了联络员,他拱手道:“启奏皇上,周国舅对付建虏有经验,而且还指挥过榆林镇骑兵,是否请他发表1下看法?”
崇祯皇帝皱着眉头道:“准!”
周铉只好拱手道:“启奏皇上,臣认为,我大明看似有3万骑兵,但这3万骑兵分属约10位总兵,而且还有7000骑兵训练才3个月,所以这种情况下,与训练有素的建虏骑兵对战,凶多吉少。
况且,只要有大量的官军牵制,建虏就不敢轻易大4攻击京城,也不敢轻易派兵4处掠夺,这样,其粮草供应迟早会出问题。”
听到周铉1番话,崇祯皇帝理性了不少,他决定等1段时间再说。
最后,早朝决定洪承畴和孙传庭加快行军速度,早日进入京郊附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