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毕竟这是我的大秦!
三月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十三章 毕竟这是我的大秦!,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三月啦,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inf “八柄是周朝的制度,秦朝并没有这种说法……”腾愣了一下开口提醒。
内史是周朝出现的官职,权柄很大,几乎仅次于三公。
秦朝因为中央集权的原因,官员的权柄普遍得到削弱,内史的八柄自然也就没有了。
“可以有……”赵泗笑了一下。
有没有这么大权力,不还是一句话的事情?权力归于天子之手,现在始皇帝忙着哄重孙子几乎彻底放权,无非就是给始皇帝打个报告罢了。
况且赵泗又不是傻子,周朝内史的八柄涉及整个天下,但是赵泗给出的只是局限于关内的八柄,片区已经划好了,说白了就是让腾依靠自己的资历和名望配上八柄为新吏遮风挡雨,同时也算是对李相的鞭策。
“可以有么?”腾张了张嘴,他可是太清楚是皇帝了,这可是八柄,哪怕仅仅局限于关内……
始皇帝会愿意放权?况且他又不算始皇帝的亲信,初次见面的太孙殿下未免太笃定了一些。
“放心……”赵泗摆了摆手。
腾远离政治中心多年,大的形势他就算有所关注但也不能知道事情全貌,有些事情没办法说,这一点只能等到腾重新回到朝堂以后慢慢体会。
像是赵泗的其他门客,从来都不会问出这种问题。
张苍若在,恐怕只会琢磨着还能不能从始皇帝那里再要点东西,而不会担心要不过来。
小稚奴有了,大秦的未来也就有了。
自己是小稚奴他爹,起码占一半功劳不是?
一路疾行……赵泗倒是逮着腾问了不少问题,是请教亦是考校。
虽然腾的能力已经证明过,赵泗的考校和试探多少显得有些多余,但是该有的流程必不可少。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毕竟腾已经远离朝堂多年,赵泗给腾准备的职务又颇为重要,无大能而坐大位,带来的后果是十分恶性的。
从咸阳城外,一路奔至赵泗于咸阳城地府邸。
腾现在身上没有官职,因此在咸阳自然也没有居住的官邸,一来是为了将腾安顿下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顺带见一见喜这个人才。
“民喜,见过殿下!”喜脸上带着讶异和喜悦看向赵泗以及赵泗身后地腾。
张了张嘴,嗫嚅了几次复又开口。
“见过先生……”
腾笑了一下走上前来,看着喜已经斑白的头发脸上露出几分感慨。
实际上腾和喜并没有太多私交,毕竟二者之间地位相差悬殊。
他和喜之间尚且停留在一个上官对于一个表现亮眼的下属的欣赏。
倘若腾没有失势,不断提拔之下,二者的交情自然也就会慢慢随之深厚起来。
可惜的是腾还未来得及提拔喜这个亮眼的人才的时候,腾就已经失势致仕,而大环境之下,喜也丢掉了官职。
“喜……你老了!我记得初见你时,你头上尚没有这么多白发。”腾笑了起来。
不过眼下时过境迁,目睹之处,皆是故人,同病相怜之下,因此也对喜多了几分亲近。
“韶华蹉跎……至今一事无成,徒生白发,惭愧……”喜苦笑了一下。
他是得到了腾的信才赶到咸阳接受招贤令的考核的,但是腾并不止给喜一个人写了信,一些他觉得尚可的人才他都专门写过信,大部分都通过了考核重新上岗成为吏员,鲜少数能力更加出众的被安排成了小官,但唯有喜一个人,通过考核以后没作任何安排,而是被留在府邸之上,等待着赵泗的到来。
新吏的拥趸曾经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毕竟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新吏本就是一批适应能力比较强,思考能力比较强的人面对社会变革之下产生的活跃思想。
就如同少壮派和老成派之争一样,新吏大多年轻,旧吏大多年老守旧且僵化。
然而时过境迁,因为李斯的重点打击,新吏的思想被视为禁令,李斯亲自负责主导秦吏内部的思想之下,时光飞逝之下,旧吏却普遍的存在秦吏当中,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曾经的新吏反倒是老了。
本质上,秦朝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是逆时代潮流的……
当然,大一统绝对是顺应时代潮流。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何至于此?
旧人相见,本是幸事,莫提这些,孤于府内设宴,入内详谈……”
赵泗摆了摆手打断了二人的伤春悲秋,号令府内隶臣准备酒宴,并且亲自带着二人前往正屋等候。
待过片刻,酒水瓜果以及简单的点心酪浆奉上。
赵泗腾以及喜已经针对于当今天下展开了讨论。
赵泗感慨自己颁布招贤令却并没有得到太多可以独当一面的大才,喜紧跟着发出了反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民看来,一郡必有宰相之才,但在此之前,却必须有一定的经验,倘若什么事情都不清楚,就算有这样的才能,倘若一上来就身居高位,福祸都未必可知。
况且虽不能为官,却可以为吏。
秦有律令,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以吏为官,方知下民之事,如此才能更加周祥,大秦不缺官,缺的是吏。”喜认真的开口说道。
“哦?”赵泗眼前一亮。
这一点喜倒是和赵泗想到一块了,赵泗也认为大秦缺的不是官。
毕竟眼下大秦,占据的是七国之地。
曾经的七国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朝堂班子,七国朝廷官员的总数加起来肯定比现在大秦的官员总数多的多,说来说去,在官这个方面,大秦其实是精简过了的。
没道理战国时期各国都不缺官员,到了大秦反倒是缺官员可用,
主要还是吏……
秦国的吏治涉及方方面面,所谓秦律之繁杂那靠的不是一纸政令,不是始皇帝发一道圣旨天下人就会遵守的。
落在实处,还是需要靠基层吏员去和天下黔首打交道。
秦国管的宽,自然需要的吏员也就更多。
从官来看,秦国的官员是比战国时期的官员总数更少了。
从吏来看,秦国大一统时期的吏员规模比战国时期天下的吏员总数加起来都更多。
一个帝国的命运绝不是一个官员所可以左右的,吏治的崩塌才是宣告帝国终结的开始。
“详细说说!”赵泗看向喜开口说道。
喜闻声开口“民以为,治天下,需先治吏。
当今天下,秦有两弊,一弊,吏少,二弊吏杂!”说罢,喜停顿了一下。
赵泗充当了一个合格的捧哏开口问道“那这两弊如何解决?”
“解决的方式很多,吏少,吏杂,在于事繁,诸事愈多,需要的吏就越多,需要的吏的水平也就越高。
一部秦律,共有十八种,涉及的条令更是数之不尽,涉及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乃至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常来说,一个吏员,也只能勉强记住十八种秦律,倘若再引申到某一天律令的具体解析和参考,那恐怕就有些为难了,吏员尚且如此,更何况黔首?
因此想要让黔首按照秦律来生活,只能依靠吏员来督促他们提醒他们。
这样一来,所需要的吏员自然也就更多更广。
想要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将秦律精简一半出来,现在大秦的问题就会缓解很多。”喜开口说道。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不提出问题……
嗯,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所谓无为之道和这个道理差不多,伱不管那么多,自然也就没那么大的政治压力……
这玩意其实现代也存在,譬如大名鼎鼎的休克疗法……
“秦律确实要精简删减,有很多条文是无关紧要且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赵泗点了点头。
秦律每朝每代几乎都在删删改改涂涂抹抹,但到底改不了再商君法这个圈子里面做道场,因此也留下了很多不合时宜的东西,有的没必要,有的甚至还是副作用,所谓变法,必改秦律,这一点赵泗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嗯……李斯也已经做好了。
“除此之外呢?”赵泗继续开口问道。
“办学……”喜开口说了一半,欲言又止。
赵泗敏锐的捕捉到了喜的欲言又止,继续追问。
“还有呢?”
喜沉吟了半天,最后似乎是坚定了某种信心然后认真的开口说道“法吏分家!”
“法吏分家?”赵泗先是一惊,尔后扼腕复又重复了一遍,眼中露出光亮。
“法吏分家!好一个法吏分家!”赵泗拍了拍手。
吏是秦国的吏,法家却未必是国家的法家。
而事实上,不论是任何一个学派,都试图将这种概念混淆。
法家在不断混淆这个概念,所以秦国吏必出于法家。
而后世的儒家也在混淆这个概念。
最后导致的结果自然不必多说……
罢黜百家……独尊一家……然后内卷,劣币驱逐良币……
“殿下不以臣大不道之言?”喜愣了一下开口。
“实际上这也算是我要做的事情吧……只是这一点会比较难……”赵泗沉吟了一下。
所谓为国取士,在赵泗看来不论诸子百家,只要能够通过大秦的规定和考核胜任职位就不应该区别对待。
当然现在的大秦明面上也是这样,百官之中,治百家者也比比皆是,并非皆是法家出身。
然而在吏这个基层单位当中,实际上法吏已经不分家了。
法家的思想贯彻到了秦律的方方面面,想要理解和执行这些律令必须不可避免的学习法家的思想。
一个吏员,哪怕一本法家的书都没有看过,但是他只要是以吏为师,通过正规渠道的考核成为吏员的,那你拿法家的书去考校他,得到的结果也是大差不差。
尾大不掉也……虽然现在还没有罢黜百家,但实际上法家已经成为了大秦的国学。
倘若没有二世而亡,那么可以预见的大秦势必是要被法家的思想彻头彻尾的绑定到死的。
儒家也是如此……实际上儒家绑定汉朝以后,其学运已经远超国运。
汉朝才几百年?儒家兴盛直至近代……
不是说法家不好,儒家不是……实际上作为治国之学,哪一家都有可取之处,就算不能用来治国,也不乏有真知灼见。
然而以前治国的参考路线是一百,罢黜百家以后参考路线就那么一个版本,螺狮壳里做道场,思想自然也被定格在一个圈子里面……
“如果没记错的话你是从地方进学的?”赵泗开口问道。
“怎得生出这般想法?”赵泗开口问道。
“上行下效之风太甚,凡事皆有金科玉律,却不能思变思通,已不知效的是陛下还是法家了……”喜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但这样一来,恐怕治国的根本思想还要重新界定。”赵泗叹了一口气。
“倒也并非不可,有了定论才好,不采用哪一家学派的言论,而是让百家自觉往这个方面来靠,谁修的好就用谁。”喜开口说道。
说白了就是定一个大秦的核心思想和理念。
然后诸子百家自己照着这个核心思想和理念发挥去吧。
你们爱用什么阐述方式就用什么阐述方式,爱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以后选官取吏也按照这个核心思想和理念。
整急眼了赵泗大不了抛出来一个十六字真言。
给个提纲,百家自己去写内容。
不过仔细一想,从这个方面来看,政治立场颇为灵活的李相……
他已经泄过题了……
在这方面李斯占据绝对优势。
不过倒也无妨,最起码给百家了一个生存空间。
最高的执权者也已经表态需要什么类型的学问,百家最起码能够得到一个明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不至于闷着头乱窜……
“这样一想,还是罢黜百家更简单一些……”
赵泗叹了一口气,对于掌权者来说这很显然是把简单的事情给复杂化了。
可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对诸子百家争鸣的璀璨,总有那么一些坚持。
“麻烦就麻烦一些吧……”
毕竟,这是我的大秦。
(闷头一觉睡到下午六点……睡了十八个小时,有点突然……)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