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声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3章:辽东局势,天地任我行之二,窗外雨声响,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上回讲到朱由校进宫后潜伏到“吏部”下方,听到了“吏部尚书”与卢仲佃、师妹们的谈话以及辽东局势。
“呃……三位‘小仙女’,你们的名字太有意思了。”吏部尚书房壮丽听了这三姐妹将自己剩下的十个妹妹的名字一起介绍后,顿时吓了两位“尚书大人”一跳,心想这对夫妇一口气连生13个女儿,果然厉害至极!
“咯咯,房大人过奖了。咱姐妹们曾听爹爹说过,凡是修炼了《鲁班书》的人,最后都只有一个结果,要么变成鳏、寡、孤、独、残,要么就是生儿子没有屁股眼。”三女嘻嘻哈哈,互相补充道:“凡事也有例外,像咱老催家这般‘九代单传’,据说又叫‘金线吊葫芦’,乃是祖上积德,否则也不会被祖师爷醍醐灌顶。”
“噢?真的假的?醍醐灌顶?这世上还真有如此怪事?”————“咯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呢!”
“呃……这?好吧,咱先不聊这个了,还是继续聊训练新军和辽东战事吧。不知卢大人对此有何看法?”
“这个……呵呵,卢某久居岭南,如何敢说‘看法’二字,还是先听听‘房大人’高见,就从‘女真’说起吧。”
“哈哈,卢大人呀卢大人,你果然是一只‘老狐狸’呀!”房大人笑道:“既然如此,那我房某就献拙了。”
“哈哈,房大人谦虚了。卢某此来,正想从房大人这里打听消息呢,嘿嘿。”卢仲佃忙给对方戴高帽。
“哈哈,一切尽在不言中。”房大人忽然话锋一转道:“听说这仗把后金打疼了,想必又要劫掠别人吧?”
“是啊,殊不知这可是有前科的,毕竟这皇太极的老子努尔哈赤就是借‘龙虎将军’身份起兵造反的啊!”
“噢?此话怎讲?莫非房大人还能从‘朝廷年鉴’中,追查出努尔哈赤欲起兵造反的一些蛛丝马迹不成?”
“哈哈,然也。咱们一边细细品茶,一边说来便是。”房大人让侍女们继续送上茶点,照顾好三姐妹。
其实,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辽东边将就是看叶赫部不顺眼,或许是有“夷夏大防”之嫌疑,又或者觉得叶赫部不肯敬献美女。于是在万历二十一年(西元1593年),当叶赫等九部联合进攻建州却大败而归时,明朝边将居然认为努尔哈赤保塞有功,经总督侍郎张国彦同意,给朝廷上了希望给努尔哈赤升官的奏文。
于是,万历二十三年(西元1595年),经朝廷同意,以努尔哈赤保边有功,特升“龙虎将军”,并赐予印信、宝剑。而“龙虎将军”又是什么概念呢?努尔哈赤于万历二十三年被封“左都督”,后加授“龙虎将军”。
殊不知,“左都督”为地方“土司流官”八等中的第一等,是少数民族土官中的最高官职,而“龙虎将军”则为朝廷内官中的“武官正二品”,尽管只是“虚衔”即“荣誉称号”,但也是明朝万历皇帝亲自册封的啊!
本来按照武官升职的规矩,想要做到“武官二品”,必须从“骠骑将军”开始,而后升为“金吾将军”,再授“龙虎将军”,但努尔哈赤却凭借击败“九部联军”越过两级,直接任职“龙虎将军”,这完就是明朝的恩赏。
之后,努尔哈赤又先后五次亲自到北京朝贡。在此之前,努尔哈赤第一次朝贡是在万历十八年(西元1590年),为感激明朝大皇帝赐自己为“都督佥事”;第二次朝贡则在万历二十一年,求皇帝给自己升官。
当然,这一次次朝贡都是有目的的,毕竟明朝在“朝贡体制”上,奉行的是“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因此,努尔哈赤就利用受封和朝贡获取了大量资本,不仅包括了巨额经济利益,而且还包括雄厚政治资本。
在政治上,努尔哈赤是大明王朝的一名“左都督”兼“龙虎将军”,此“军衔”高于东北一般的土著,甚至连当时的辽东最高指挥总督侍郎官衔也才“正二品”。因此,总督侍郎张国彦和努尔哈赤见面也是行对等礼。
所以,凭借“龙虎将军”封号,努尔哈赤打谁灭谁都师出有名,有了大义名分,再行征伐就顺理成章。
在经济上,努尔哈赤多次朝贡并非换回了大量金钱,并构成自己军费的一部分,以此不断壮大自己,再利用明朝的“龙虎将军剑”作为“信物”以及“七大恨”作为借口,终于在万历四十四年(西元1616年)建立“后金”,建元“天命”,并起兵造反,以明朝皇帝给自己的最高荣誉称号“龙虎将军剑”指挥八旗军割据辽东。
至于女真北部的一些部落包括“野人女真”也是建州女真的敌人,因为努尔哈赤要抢夺人口与兵源,就经常对周边各个部落发动战争,尤其在吞并海西女真后就重点进攻野人女真。可以说努尔哈赤以一己之力,建立了四周针对后金的包围网。如果明朝能够大力拉拢这些势力作为盟友,那么后金是会腹背受敌。
从此可见,后金的威望和凝聚力是建立在一次次对外战争胜利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典型的军事政权。而实际上,其内部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与此同时,明朝也对后金进行经济封锁,断了后金的许多物资来源,这就让后金的日子更加难过,不得不通过频繁掠夺周围各个势力来解决问题,甚至还多次入侵朝鲜。
如果再不改变这种局面,则后金政权内部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毕竟不事生产而只靠抢劫很难维持。
与此同时,明朝败而不亡,甚至曾一度有了“中兴”之象。虽然后世之人都喜欢吐槽“万历皇帝贪财”、“泰昌皇帝短命”和“天启皇帝沉迷于做木工放任宦官专权”,但这三位皇帝至少有正常人水平以上的“能力”。
万历在经历了萨尔浒之败后,及时启用熟悉辽东边事的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不断找寻收复辽东的办法。即位仅一个月的泰昌皇帝,在位期间罢免了天下矿监,在这方面及时止损,大开内帑给辽东拨军费。
天启上位时非常年轻,经验不足,又信任大太监魏忠贤,使得朝政腐败再上新台阶,错杀熊廷弼。但是,在后期能任用孙承宗和袁崇焕守辽,并取得“宁远之战”的胜利,对遏制后金的攻势起到了至关作用。
面对“阉党”对袁崇焕的弹劾,天启帝在前期仍能够坚持信任袁崇焕,即便到了后期也仅仅是将其罢职回家而没有加罪和迫害,这无疑是想择机启用。天启帝对辽东边事十分关心,继续拨皇家的钱支援前线。
不得不说,“宁远之战”胜利对明朝的意义十分重大,打破了后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坚定了朝廷固守关宁锦防线的战略决心。在孙承宗和袁崇焕的操持下,关宁锦防线几乎固若金汤,士气也得到了重振。
与此同时,袁崇焕借祖大寿整编的“关宁铁骑”,勉强可正面对战后金军进行野战。并且袁崇焕还看到了外交孤立后金的重要性,于是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拉拢关宁和蓟镇以北的蒙古部落,让他们为明朝防范后金。与此同时,袁崇焕还暗中派人去“野人女人”策划反击,这些举动毫无疑问暂时稳固了明朝东北战线。
至于崇祯皇帝,不管他后来如何昏招尽出,但在即位之初还是有点“明君气象”,至少是采取了雷霆手段手段扫除了魏忠贤的“阉党”和天启帝的“奶娘”,使得朝政暂时焕然一新,并让“东林党人”为之欢呼雀跃。
由于他也很想有所作为,因此重新启用袁崇焕,并大力支持其守辽方针。如果崇祯能够一如既往地这样支持袁崇焕,那么辽东边事或许不会发展到后来无可挽回的境地。当然了,这事在另一时空得到验证。
在“五年平辽”方案提出时,崇祯在袁崇焕心里还是一个“明君”形象,并且他相信皇帝会坚定支持自己。所以,袁崇焕能放出如此豪言壮语也说得通。但是,这却给了刚登上“大汗之位”的皇太极莫大心理压力。
皇太极即位后,亲征宁远和锦州,结果和他爹一样被打得头破血流,使得明朝这边的士气更加高涨。
皇太极和其他高层官员们也终于认识到,明朝就像一棵粗壮的大树,即便是里面腐烂透顶乃至中空,但一时间内还不是自己可以砍倒的,必须要采取别的办法才行。这时,皇太极谋略的高明之处展露无遗。
于是,在西元1629年,皇太极采取了一次堪称经典的“军事冒险”行动,即率领主力大军从蒙古部落借道,直接突袭到北京城下。而受到如此惊吓的明廷上下,昏招迭出,内部隐患一个个的暴露在敌人面前。
于是,鬼精的皇太极通过这次行动找到了打倒明朝的终极方案,那就是迫使明朝皇帝下令各地勤王。
如此一来,各地驻军短时间内纷纷不远千里甚至万里进京勤王,导致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尤其是“士兵哗变”和“农民起义”,这就相当于把“白蚁窝”埋到巨大朽木之下,让白蚁大量繁殖并快速吞噬其根茎。
等到“白蚁”把明朝这棵腐朽大树的根茎、树干都吞噬得差不多时,皇太极的“后金政权”只需反复动摇它的根基,打击其人力、物力和民心军心,就能轻而易举地让明朝这棵腐朽的大树从内部崩溃并轰然倒塌。
事实证明,如果不是善于权谋的皇太极成功即位,而是其他几位无如此觉悟和大局观的兄弟即位,那么努尔哈赤的所有子孙包括他一手创建的“后金汗国”很可能等不到袁崇焕率军反攻,就互相残杀崩溃了。
如今这样的事情在另一个时空出现了变异,那就是有“修真者”暗中介入,后果不言而喻,可想而知。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