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二章:献出的米有问题,福上眉梢,温了,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近来田里的稻谷快要丰收,而苏玉嫃的肚子是越来越大,有时候行动都不便了,只能乖乖在院子里躺着。
原本孕妇就是好好休息是了,偏镇上又发生一件大事,县衙贡献出去的米,边关的将士吃了,居然下吐下泻。
这妥妥的是被人下药了,县令大人吓的要死,整夜整夜睡不着。
出了这种事,轻则被罢官,重则要诛灭九族的。
所以县令大人肯定也不会坐以待毙,他认为米里面有毒,那镇里面献米的员外老板们都脱不了干系,因此在镇上面下令彻查。
这有些员外怕担责任,早早就去了县令大人那里送各种金银珠宝。
县令大人自然是照单全收,反正有一个背黑锅的就行。
苏玉嫃坐不住,让赵临羡也去送礼,但是赵临羡不屑于这种事情,只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话虽如此,但现在世道就这样,一旦被按上这个罪名,哪里还说的清。
不过赵临羡让全家人都不许去送礼,并且说:“送礼反倒显得我们心虚了,县令大人要想把这罪名随意扣在我头上,也不容易,我是贡米米商,在米里面下毒对我有什么好处,这样的话,朝廷又岂会信。”然后再看着小竹子说:“咱们做人就是要坦坦荡荡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儿子,你记住,这不管做什么,先把人做好,别人才能没话说。”
小竹子平时就爱跟他爹拌嘴,这一次他倒是听进去了,还觉得他爹很是有理。
赵临羡都这么说了,苏玉嫃便也不再说什么。
只是她觉得,以县令大人那种吸人血的性格,不扣点东西出来,才不会善罢甘休。
这事在朝廷里也是引起轩然大波的,送去的米粮里居然有毒。
皇帝陛下震怒,要将此事查个清清楚楚,但是派谁去好呢!
群臣都各抒己见。
有大臣说派个钦差去浔镇就可以了,也有大臣说,此事很大,应该选个皇子去查。
要说皇帝陛下的子嗣众多,光是成年的就有八个,且都是妃子所生,中宫皇后没有生育子嗣,所以至今也没有立太子。
这一次如果派皇子去浔镇查此事,很有可能影响皇帝陛下选储君的决定。
应该说,选谁去浔镇办案,那都是一次难得表现的机会。
对此各个皇子的拥护者,都在挤破脑袋推荐自己所拥护的皇子。
不过这个皇帝陛下也不是昏君,他不会被群臣牵着鼻子走。
但到底选谁,老皇帝的心里也开始纠结了。
在朝堂上争论不出一个所以然,回到后宫,皇帝陛下也没有心思用餐。
还是贵妃娘娘很体贴的看出了皇帝陛下的心思,问:“陛下,您是不是还在为派哪一个皇子前去浔镇好呢!”
皇帝陛下叹息了一声:“诸位皇子当中,没有一个是皇后与你所生,所以太子之位一直悬空着。这些都是妃嫔所生,不管立谁,其他人总是不服的。”
“陛下,可太子之位总归是要有主人的。虽说陛下您千秋万世,可迟迟不立太子的情况,在各朝各代都是少的。况且,您不立太子,那下面的群臣都成什么样了,一个个结党营私。”
“贵妃说的在理,可朕就是不喜欢这一点,朕还在呢!由得着他们结党营私吗?那些个大臣,想用这件事择一个储君出来,朕还就是不让他们如愿。”
贵妃娘娘笑了:“陛下,您还跟个小孩子一样的脾性,难道这几个皇子当中,就没有您特别喜欢的。”
皇帝陛下沉吟了片刻:“这几个皇子各有优点和缺点,要说让朕挑不出错的,当属六皇子承丰了,不过他母亲的出身当真是太低了一些,一个宫女而已。”
“陛下,不管他的母亲是谁,他总归是您的儿子,是赵家的血脉。况且,他生母早就过世,只要陛下您看中他,他能力也的确出色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改变他的出身。”
“贵妃的意思是?”
贵妃娘娘笑了笑:“臣妾能有什么意思,一个妇道人家,只是想替陛下分忧啊!臣妾不想看见陛下为了此事吃不好饭。”
皇帝陛下和贵妃娘娘是年少的感情,虽说当年被迫娶了皇后,没有给贵妃最尊重的身份,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宠着贵妃娘娘的,刚刚贵妃娘娘那些话,要是换做旁人来说,皇帝陛下肯定不悦,他最不喜欢后宫干政。
就说皇后,膝下无子,领养了二皇子当儿子,这几年私底下小动作不停,皇帝陛下明面上没说什么,可心里很是不爽。
再看贵妃娘娘,虽然膝下只有两个女儿,也没有儿子,但她从来就没有提出要领养谁。
以她得宠的程度,她开口,皇帝陛下绝对没有不同意的理,但她不说。
皇帝陛下心里也清楚,他的贵妃啊!不过是怕他疑心,毕竟,在这深宫里,谁不想有个儿子在身边,有个依靠,也有个请安的人。
公主毕竟都是要嫁出去的。
不过这次皇帝陛下心里却也开始琢磨了,六皇子不同于其他皇子,他自小就不争,只把文武琢磨,喜怒不形于色,有时连他这个爹也看不出六儿子在想什么。
六皇子一般不开口,可说出来的话,献出的计总是最让人满意的。
如果让六皇子记在贵妃名下,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让他成为皇储的候选人。
这事皇帝陛下琢磨了两三天,眼看着人都清瘦了,大臣们每天都在朝堂上口吐飞沫的争辩。
最后皇帝陛下在暗卫的通报下,决定让六皇子前往浔镇。
大臣们这会才想起来这个六皇子,要说这个六皇子也是没什么存在感,爹不疼,娘死了,母族更是一言难尽,他自己倒也识趣,前几年在边关待着,这几年回京了,也是无事不出府。
而皇帝陛下之所以这么决定,就是因为暗卫告诉他,六皇子压根就没和贵妃娘娘见过面。
那么贵妃娘娘当日那些话,就不是刻意说的,更不可能是两人联手想夺江山了。
所以皇帝陛下很放心让六皇子去浔镇。
不过对此大臣们也有话说。
“陛下,这六皇子就是一个武将,前几年在边关待着,因为受了伤会京城养伤,他怎么会懂查案呢!还是四皇子合适。”
“陛下,老臣觉得还是二皇子合适,二皇子这些年养在皇后膝下,是越来越办事老道沉稳了,之前京中好几件事,二皇子都摆平了。”
“陛下,二皇子金贵,乃皇后养子,不宜去浔镇查案啊!从京城去浔镇,路途遥远,其中危险更是无法预知。还是三皇子前去较好。”
“……”
皇帝陛下冷冷的看着群臣,沉吟半刻才说:“要不然,朕这位置让各位爱卿来坐好了,朕走到下面听你们的。”
群臣连忙跪下,高喊:“微臣不敢。”
皇帝陛下“哼”了一声:“朕之所以选老六,也是有理由的,老六在边关待了几年,深知将士们的不易,所以他必然会好好查这件事,给将士们一个公道。其次啊!他皮糙肉厚,让他辛苦跑去浔镇,最合适了。你们说的那些皇子们,一个个在京城享福惯了,别折腾他们了。”
谁听不出这话啊!皇帝陛下明里是心疼儿子们颠簸,实际上还不是把群臣的嘴堵的死死的,现在哪个大臣还能说,让我推荐的皇子去受苦吧!
那不是找抽。
所以这事就这么不愉快的定下了。
六皇子这边,接到去浔镇的圣旨,并没有格外的开心,他有自知之明,他爹不喜欢他,这些年他都没怎么接触过朝政,要想好好活下去,就先不动声色的韬光养晦。
虽说这次查案是冒头的好机会,可风险也是极大的。
六皇子心里对中毒一事心里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是有人下毒,但将士们只是上吐下泻,难道是下了泻药?
这下毒总要有目的,如果是蛮夷的奸细下毒,那肯定不会只下一点泻药吧!如果是普通商人又为什么要下泻药!
难道是不想活了,找死,并且是想带着全家老小一起找死的那种!
怎么着也说不通。
而六皇子仔细看了边关呈报上来的情况,再加上他之前在苦寒的边关待过,脑海里隐约觉得,这不像下毒,倒像是好米换了差米,去到苦寒之地米再受点寒,长了霉之类的。
那什么人有本事换米?这里头可关联大着呢!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还要去浔镇查一查。
只是他清楚,这一路怕是不太平了。
朝廷这边定了六皇子做钦差的事早已传到了浔镇,连带着同洲府的知府大人那也是紧张的。
要说来的其他皇子,下面的官员们都多少了解,投其所好,这话就好说了。
可六皇子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快马加鞭问上头的人,上头的人还愁呢!对于一个不受重视的人,基本上大家就没在意过。
谁知道那六皇子的爱好是什么。
而六皇子这边,自然也不会敲锣打鼓的前往浔镇,他让浩浩荡荡的队伍随着规矩走,而他,则换了便衣,带了几个随从,悄悄的在头天晚上就直奔浔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