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跟风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2.两个咸鸭蛋,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我是跟风狗,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着就要说这个说法的第四处错误,也是最让人孔老夫子觉得委屈的事。那就是这话根本不是他说的。不光不是他说的,而且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话说得也有点不符合实际情况,其实和他也有点关系,谁叫他有事没事爱嘚瑟到处收徒弟呢。这事就和他的徒弟孟子有关。不过这话也不是孟子说的,而是一个叫告子的人说的。
事情是这样的那时候的人呢别说不能上网了,就连电视什么之类的玩意都没有。可是人吃饱了总得找点什么事干吧?
对普通人来说,那就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可人家孟子不是普通人啊,那可是仅次于孔子,号称亚圣的存在。因此也就不便于去干那些闲了就去打孩子的活了。那怎么办呢?于是乎,就到处找人吵架。说吵架有点过了,比较官方的说法是到处找人辩论人间的哲理。
于是有一天,孟子就和告子两人撕起来了。这一扯就从早上扯到了晚上,你说他们是不是很无聊?不过,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说他们两无聊也就罢了,令人想不到的是还有人比他们更无聊。
这人是谁呢?孟子的学生公都子。这货无聊到什么地步?孟子和告子两人坐着吵了一天,他就在旁边站着整整看了一天,据说连小便都要憋到那两人中场休息时才去。
世上有一种人特别令人佩服,那就是不管做什么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要做到极致。这个险些憋出了膀胱炎的公都子就是这种人,他要把无聊这两个字做到最好。所以他不仅仅是站着看了一天,还拿了支笔把人家吵架的内容原原本本的记了下来。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这哥们记下来的这段互掐被人广为传诵,这就是《孟子》里的《告子》篇。里面除了“食色性也”之外,还有诸如“鱼和熊掌都好吃选哪个比较好,小孩子才做选择题老子都要”之类的也广为人知。
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是告子发出了感慨“啊,长城,真t的……哦不对。啊,人性啊!你就像那盆子里的尿,东边破个洞就向东边流,西边有个窿便向西方流。既然尿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人性这个玩意也就无所谓什么善良不善良了。”
孟子嘿嘿一笑“尿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你老兄的尿能往天上飞吗?那难道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尿总是往低处流一样。既然尿没有不向低处流的,那么人性也就没有不向善的。当然,如果哥们你丁丁对着上方,也是可以向上尿的。如果你足够用力,还能使它高过你的额头;如果你站在山顶上朝上尿,还能使它流上山岗。不过,这难道是尿的本性吗?这难道是尿自己愿意这样的吗?不是。只不过是因为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这时公都子忍不住插嘴了“师父,我觉得这里有点问题啊。告子先生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还有人说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朝文王、武王当朝时老百姓就善良;幽王、厉王当朝时老百姓就横暴。”
孟子大怒“你丫的,胳膊肘往那边拐呢?我看你不要叫公都子了,干脆叫公犊子算了。”
被师父一骂,犊子低着头不敢吭声了。
这时告子心里那个爽歪歪啊,想不到战场上敌方大将弃暗投明倒戈一击这样的好事居然落到我老告身上。于是赶紧给小犊子抛了个媚眼,和颜悦色地说道“说,放心大胆的说。你师父要是不给你午饭吃,上我家吃去。放心,叔让你说婶给你一整个咸鸭蛋。”
孟子对公都子怒目而视,心想我就不信你就为了个咸鸭蛋就敢背叛我。
咸鸭蛋虽然好吃,但也就这么一顿。那今天的晚餐、明天的早中晚餐怎么办?哦对了,这个表述有点瑕疵,那个年代的人一天只有两餐。公都子是个聪明人,这两者之间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的。
不过,这个问题难不倒对师父“小孩子才做选择题老子全都要”这个理念已经融会贯通的公都子。他偷偷张开眼皮向上看了告子一眼,确定了对方应该是没说假话,于是微微抬起头装作弱弱地说道“两个。”
告子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行,两个就两个!”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公都子赶紧趁告子不注意,给师父孟子挤眉弄眼。
知徒莫如师啊,原本鼻子都快气歪了的孟子立即领会了学生的眼神。那意思是师父你放心,我去吃一个,另外一个带回来孝敬您老人家。
配合非常默契。孟子装作泄气地叹道“徒大不由师啊。行吧,你说吧,也免得外人说我压制你们。”
公都子这才又说了起来“关于人性,也有人认为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这一点完全是个人行为,和遗传都没关系。您看啊,尧是个善良的人吧,可是就算他做天子也有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这样不善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儿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善良的长辈和贤臣。如今您说人性本善,那难道他们都说错了吗?”
孟子呵呵一笑:“你曲解了我的意思。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性。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等等,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人的,而是人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