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盘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6章 心境,千古英雄志,二马盘槽,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魏长风达宗师之境。
已有六七年时间,其“身体”、“技术”已臻化境,奈何“心境”始终不能勘破,所以始终不能达到大宗师之境。
这看似一步之遥的差距,其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魏长风并没有真正理解苏东坡《黄州寒食帖》的神髓,笔意之间,有其形,并无其神。
大才子苏东坡看似孤寂惆怅的的背后,其实是一种蛰伏隐忍。宦海何其惊涛骇浪,礁石隐没期间,一不小心,触礁是常态。所以在宦海之中遨游。
蛰伏是基本功,隐忍是必修课。
苏东坡行笔之间,气势奔放,并无荒率之笔。魏长风并没有和苏东坡的“心境”相契合。
所以魏长风的笔意之间,并没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胸襟和气度。
龙青云武学修为,虽然只是第三境界“炼劲”境,但是龙青云天性醇厚,加之龙啸天的神识入体,其“心境”犹如淬炼一般。
久历人生风霜的龙啸天,特别是横刀立马大败敌军之计,居然被己方暗箭所伤,射于马下,此等经历可谓是砥砺人心、磨练心智。
龙啸天悲怆的遭遇,进入龙青云醇厚的心境,二者相互融合,砥砺出开阔的胸襟和气度。这就构铸了一个丰满、立体的龙青云,所以龙青云看上去才有超越年龄的镇定从容、湛然出尘。
此时的龙青云,在“心境”上隐隐摸到了宗师之境的门槛。
苏东坡书写《黄州寒食帖》时的心境,是受“乌台诗案”的影响,被贬黄州。而这些诗是苏东坡在做杭州通判时,朋友来拜访,被朋友摘抄而去,大做文章。才有了这“乌台诗案”。
龙青云神识里的龙啸天,在战场上被己方的暗箭射于马下,和苏东坡被朋友出卖,其经历何其相似。所以这《黄州寒食帖》描述的心境,龙青云隐隐有共鸣之感。
龙青云虽然姿势颇为古怪,这也是为了迷惑魏长风。
须知,魏长风在宗师之境浸润了六七年,其“身体”和“技术”的巅峰造诣,龙青云也是颇为忌惮的。
龙青云初次用剑化笔,也是受《黄州寒食帖》意境所感,仓促之间,并无其形,但是好在有其神。
此时的龙青云,以剑带笔的率意癫狂之态,有了“心境”的保驾护航,堪堪能应对魏长风妙在毫巅的招式。
魏长风所使《黄州寒食帖》的笔间招式,固然精妙绝伦,但是毕竟脱胎于此帖作者,也就是苏东坡的“心境”,只有形神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意境”,才能发挥此帖的最高水准。
魏长风有其“形”,而龙青云有其“神”。“神”当然在“形”之前,所以龙青云能料敌于前。
魏长风双笔夹杂着雷厉劲风呼啸而来时,蓦然之间就失去了龙青云的身影。
就在这时。
一袭白影出现在魏长风身后,手握湛卢剑抵在魏长风的后腰,这道白影正是龙青云。
“得罪了!”龙青云悠悠道。
魏长风颓然而立,瞠目结舌。双目之中布满震惊和突兀。魏长风不相信这是真的。
这一切来的太过突然。好似预先排练好一样,魏长风怎么就鬼使神差的进入了龙青云预想的位置?
众人皆是一脸错愕的表情。此事太过意外。这一瞬间的到来,太令人匪夷所思。
随着魏长风的落败,天地之间的寒彻之气也迅速褪去,一股盛夏的灼热感慢慢充盈于庭院之中。
凌芷烟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笑靥如花,双眸如春天雨后的湖水,清澈而明亮。仿佛波光粼粼的湖面,泛起旖旎潋滟的神采,让人有驻足流连之感。
此时的凌芷烟忧郁的神情褪去,绽放出少女浑然天成的美感,简直是万千明媚集于一身,美的不可方物。
罗曼生看向呼延雄,一脸敬佩。终于明白刚才呼延雄阻止自己的深意。
呼延雄作为东一宗的宗主,绝非泛泛之辈,师兄魏长风在《黄州寒食帖》上“重其形,少其神”的情况。呼延雄可谓是了然于胸,一清二楚。
而龙青云,看似率意癫狂的背后,《黄州寒食帖》的神髓绽放而出,这倒是让呼延雄错愕不已。
呼延雄曾经听师父讲过,传说中的第六境界“证道”境,就是放弃了武功的形式,以一种精神力出击,可以达到无往而不利的效果。
精神力重“意”,不重“形”。而精神力的最初淬炼,就是“心境”的锤炼。
武学修为中,“三昧”俱全的大宗师境之后,就是第六境“证道”之境。
难道这少年已经摸到了“证道”之境的门槛?摸到了边?触到了角?
此时的龙青云,刚毅的脸上洋溢着昂然之气,双眸如大海般深邃辽阔,脸色澄明,湛然出尘。
武学修为,隐隐迈向宗师之境。
当一种武功和人生道理融为一体,相互印证,上升为一种哲学思维,从而产生一种力量,我们姑且称之为精神力,这就是一个“证道”的过程。
这就是传说中,武学修为的第六境“证道”之境。当然,在种类繁多的武学修行中。
儒家、佛家、道家、兵家无疑更为人所熟知,也是这乱世风云中,影响最大的修行路径。
儒家中,有人著书立说,引天地共鸣,如果此人是学武之人,就会达到“证道”之境。
佛家中,有人黄卷青灯,豁然明悟,有了立地成佛的澄明,也就达到了“证道”之境。
道家中,有人道法自然,一朝勘破,有了羽化飞仙的心境,就已经踏入了“证道”之境。终南山的长春子,无疑就是“证道”之境的道家代表人物。
兵家宗师喻景舟继承了兵祖姜尚、兵圣孙武、兵仙韩信兵法中的谋略,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写了《兵书残卷》,其境界也已经到达“证道”之境。
但是,《兵书残卷》只是残卷,说明喻景舟只是到了“证道”之境,并未到达巅峰。即便如此,其武学修为也在大宗师之境的玄天教主蒋天赐之上。
任何一个行业、领域,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巅峰状态,而这个行业的集大成者,无疑就是“证道”之人。
所以在建盏行业,“曜变天目”无疑是这个领域的集大成作品。其深邃的“心境”和“意境”能启发兵家宗师喻景舟,在武学修为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喻景舟和魏长风,几乎是同一时间达到宗师之境。武学修为要更上一层楼,就需要高人点拨和外物引入。
二人已是当世高人,能点拨他们的人,着实不多,所以引入外物是最好的办法。机缘巧合之下,喻景舟得到了“曜变天目”、魏长风也得到了“风卷葵”。
但是,造化弄人。
喻景舟借助“曜变天目”的深邃“意境”,达到了大宗师之境,进而进入“证道”之境。
而同样是天生异禀的魏长风,居然拿到的是“风卷葵”的赝品,虽是高仿,但毕竟“意境”低了很多,所以收效甚微,几乎是停滞不前。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天意。
唏嘘感叹的同时,不禁想到龙青云。
十六年的桐庐县城岁月,可以说是平平无奇,遭到诸多白眼,被人嘲笑为:“除了帅,几乎是一无是处”。
真是无巧不成书。
被牛奔揍的鼻青脸肿的龙青云,竟然被龙啸天神识入体,整个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番奇遇下,龙青云居然得到了湛卢剑。
湛卢剑,乃战国时期铸剑名家欧冶子所铸,在上千年的传承中,已有灵性。
湛卢剑对龙青云的影响,自是不可小觑。这种外物的引力,仿佛高人点拨。
就像喻景舟受“曜变天目”所感一样,龙青云也是在湛卢剑的浸润下,“心境”之力蒸蒸日上。
今日和魏长风比武。
龙青云也算是灵光一闪,在“心境”上摸到了一点“宗师”之境的门槛,或者是“大宗师”之境的边边,亦或是“证道”之境的触角。
虽然,只是摸到了一点窍门。
但是其意已够。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