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5章 告状的来了,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75章 告状的来了
元祐元年闰二月丁未(十九)。
赵煦正在保慈宫的东阁里习字的时候,文熏娘就来到他面前,禀报道:“官家,两位娘娘请您过庆寿宫一趟。”
“哦!”赵煦放下毛笔,问道:“何事?”
“乃是驸马都尉王师约入宫谢恩,乞面见官家,亲自拜谢。”
“哦!”赵煦点点头,旁边的冯景立刻递上一块热毛巾。
赵煦拿着擦了擦手,道:“那便去看看吧。”
便带着人,出了东阁,来到了庆寿宫里。
赵煦一到殿上,王师约就立刻起身,躬身而拜:“臣,晋州观察使、驸马都尉师约,恭迎官家,官家万福!”
“姨父免礼!”赵煦微笑着上前,扶起这位长寿的外戚。
“陛下厚遇微臣,微臣岂敢当陛下‘姨父’之称?死罪!死罪!”王师约立刻说道。
赵煦微笑着说道:“此乃私下,非在朝堂,姨父乃朕长者,朕自当以礼相待!”
两宫都是微笑着看着这一切。
特别是太皇太后,对赵煦礼遇王师约非常满意。
王师约只是她女儿的丈夫,官家就已经如此亲近。
高家人,就更不要提了。
赵煦将王师约扶着坐下来,就问道:“姨父今日怎有空入宫了?”
王师约笑着答道:“臣受陛下隆恩,得赐宫廷秘法,深感惭愧……臣无功于国,却蒙陛下如此厚爱,臣实在是惶恐啊!”
赵煦笑着道:“姨父客气了。”
“且不说,姨父乃太母之婿,朕之长者也。何况姨父家族世代忠良,为我朝长城?”
王师约家族可不简单。
他的高祖,就是大名鼎鼎的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的王审绮。
其家族和赵官家们关系非常密切,几乎每隔一代都有人娶公主。
算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吉祥物,给天下武臣看的榜样。
王家也没有辜负赵官家们的信任,一直以来都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
皇帝叫他东,他就绝不向西。
王师约更是驸马里的榜样、楷模。
其和已故的徐国大长公主的婚姻非常恩爱,两个儿子,皆公主所出。
所以,哪怕公主去世,但王师约在太皇太后面前的分量依旧不一般。
这是模范女婿啊!
所以,在赵煦的上上辈子,王师约在元祐时代,曾官至节度留后。
这已经是非武臣外戚的天花板了。
再往上,就需要有救驾之功,或者等死后追赠了。
便是在绍圣时代,王师约也是外戚中最乖巧的人。
自然的,王师约是相当会做人的。
在庆寿宫中,他不断的夸赞着赵煦,也吹捧着两宫。
两宫自然是被他说的心花怒放,直到他拜辞了离开,都依旧是满脸笑容。
待到送走了王师约,赵煦也没有回保慈宫或者福宁殿,而是继续留在庆寿宫里。
陪着两宫说话,吃了午膳,然后在庆寿宫里午休。
寒食节以来的这些日子他都是这样的。
毕竟,官府都已经放衙了。
都堂上每日只一个宰执轮值处理日常事务。
经筵官们更是早早的放了假。
这也是大宋士大夫们,广受后来人羡慕的地方。
每年,单单是法定假日,就多达六七十天。
像寒食节这样一放就是七天的假期,还有好几个。
等到午睡后醒来,赵煦睁开眼睛,石得一就凑到他耳畔,说道:“大家,适才通见司送来了南方的奏疏。”
“是狄都监和章相公等发回京城的奏疏。”
赵煦点点头,起身后,洗漱了一遍,就到了庆寿宫的内寝。
向太后见到他来了,就对他说道:“六哥,章惇和狄咏,都已经传回了奏疏了呢!”
“嗯!”赵煦点点头,走上前去,坐到两宫身侧。
向太后自然的将那两封奏疏,放到了赵煦面前。
赵煦拿起来,看了一下。
<div class="contentadv"> 狄咏的奏疏很简单,就是告诉他,已经率部于二月丙戌日(二十七)抵达了潭州城,并将在潭州城修整几日后,继续上路。
同时通报了行军计划和路线。
并告诉赵煦,他早则将于闰二月中旬抵达桂州,晚则在闰二月月底抵达,误差不会超过五天。
此外,还汇报了军中情况。
一切顺利,一路上也没有士兵闹事。
大军南下,虽偶有伤病,但有赖于燕辰统帅的军医的救治,没有死一个人。
这就实在是奇迹了。
章惇的奏疏,则是请求调任知邵州关杞为广西经略安抚司公事,担任他的助手。
在奏疏中,章惇极力称赞了关杞的为人、才干和品德。
看完章惇的奏疏,赵煦就想了起来。
当初,他还惦记过关杞收藏的那些传世的书法名帖呢。
不意,这关杞居然和章惇还是旧友!
仔细想想也合理,根据赵煦在现代看过的史料,关杞和沈括是好友,两人书信往来非常频繁,《梦溪笔谈》上关杞就多次出场。
而当年章惇开湖南,关杞好像就在当地为官?
沈括因此向章惇推荐关杞就显得很合理了。
而章惇的这个请求,在赵煦还没有来之前,两宫就已经批复了同意。
这很正常——大宋宰执们在外上奏的人事请求,一般来说都会被满足。
甚至,在熙宁之前,宰执重臣出知在外,自辟官员就是合法权力。
看着狄咏、章惇的奏疏,赵煦正打算随便拿起别的奏疏也看一看。
殿门外传来了閤门通事舍人郭忠孝的声音:“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驸马都尉、开州团练使郭献卿于宫外递贴求见。”
“郭献卿?”太皇太后疑惑起来:“他怎么了?”
郭忠孝在帘外低着头,道:“臣不知!”
他当然知道,可他不愿意卷入这个事情里面。
太危险了。
郭献卿背后是魏国大长公主,魏国大长公主背后是周淑妃。
要人命的是,这位仁庙宠妃,如今还在大内呢。
而且这位淑妃娘娘,当年在宫中的身份,和如今的太皇太后是一样的。
只不过,太皇太后是被其姨母慈圣光献养在膝下,而周淑妃则是被其姑母温成张皇后养在膝下。
两人的年纪也相仿,所以,周淑妃和如今的太皇太后算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
先帝在时,太皇太后就常常和这位周淑妃一起同游后苑。
也就是近来,因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事务繁忙,才没怎么往来了。
果不其然,郭忠孝就听帷幕里的太皇太后问道:“郭献卿的劄子何在?”
郭忠孝赶忙将郭献卿的劄子呈在手上:“在此。”
太皇太后便命粱惟简去取来,然后拿在手上,她看了看赵煦,就道:“官家,老身和仁庙的淑妃娘娘有些交情,淑妃娘娘就一个女儿,老身得替她看顾一些。”
不得不说,这位女中尧舜,对自己人是真的好。
哪怕是张茂则,那也是发现了对方在瞒着她搞小动作,而且威胁到了高家的子孙富贵后才狠下心来的。
赵煦微笑着点头:“孙儿也听说过,淑妃娘娘是大内的贤妃,只是一直无缘拜见。”
太皇太后道:“日后有机会,老身带官家去拜见淑妃娘娘,娘娘见了官家,肯定会喜欢的。”
赵煦点点头。
太皇太后就已经拆开了劄子,看了起来,然后她的脸色变得精彩极了。
她放下劄子,看了看赵煦,似乎犹豫了一会,才问道:“官家,驸马都尉郭献卿何时获罪于官家?”
赵煦装傻充愣的摇摇头:“孙儿今日之前,都不知道,魏国大长公主的夫君名字!”
太皇太后想了想,觉得也是。
官家即位之后,虽然宗室外戚都来拜见过。
可,都是在殿中,远远的拜了拜。
而且,官家对一般的宗室外戚,都没有表现过什么好奇,更不要说亲自召见了。
只有高家、向家的人和事情,他才亲自关心,亲自询问。
所以……
她将劄子递给赵煦:“官家看看吧……这郭献卿说,得罪官家,乞当面谢罪!”
今天肩膀酸痛的厉害,明天得去做理疗才行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