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焰烽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0章 赵川听上了瘾,医道仙帝,南焰烽火,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者不见了,听众也一哄散去。
赵川有些吃惊,不知这老者是人是神。
江枫见赵川没有反应过来,还呆坐在原地,就过去拉他。
这一拉,赵川低声叫道:“别拉,是我腿麻了!”
江枫见左右无人,笑道:“你功夫也得,气血运行得流畅,怎么会腿麻?”
赵川说可不是嘛,我也纳闷,可是一到了这里,就感觉身上的功夫好像没有了。
这时有个小童子过来收拾台上的东西,他以为赵川没有听够,便说明天还有讲的,可以再来。
赵川问那老者是谁?小童子答是南国道人。
赵川还想再问什么,那童子便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赵川腿才恢复知觉,只好跟着江枫出了屋子回家。
赵川一路不说话,分手的时候只是对江枫说明天再叫我一起来听,要提前叫,不要听晚了。
江枫听后一笑,愉快的答应说好。
果然,第二天,江枫如约叫赵川提早来听讲。
这次赵川来的早些,占了好位置,比较靠近前面的台子。
台下就是席地而坐,地上放了好多蒲团。
赵川刚坐下不久,昨天那老者又来了。
老者扫了一眼台下,目光似乎在赵川的脸上停留了一下,便开口说道:“今天我们来讲道法。”
台下一听,有人开始叫好。
老者摆手示意不要喧闹,便继续开讲:
“这两天呢有人跟我说,讲课中尽量不要牵涉佛家的内容,以免引起大家的误解。
这个呢,其实要跟大家说一下,不管道门也好,佛门也好,其只是某些修行方法的不同,或者说所追求的理想有所不同,这些都是正常的,大家不要去争执。就如同佛门内部也有禅宗、密宗、天台宗、净土宗等等的不同,也不能说谁高谁下。
我说佛家是常死而不生,这个并不是贬义,这里的死不是大家理解的死亡的意思,而是一种究竟涅槃,所谓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也是一种境界,也就是所谓的圆满嘛,叫自性具足。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在这方面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还有呢,就是有人提醒讲这些会不会被打压。
其实在我看来,我讲的都是一些很普通的东西,并不觉得有什么离奇的。
我讲这些,就像大家说自己今天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一样,是很平常的话。
但是现在可能环境确实不允许,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后面我们还是尽量点到为止,尤其是一些大家认为玄学的内容,不再做过多的引申,让大家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了。
好,我们开始讲课。
之前呢,我们讲了道人的概念,讲了道场,讲了生生之乐。
关于道场的概念,大家要明白一点,就是道场并不是说你在人间要做多大的事业,或者做到多高的位置,这样才算是道场的层次更高,不是这样的。
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悟道。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你只要在自己的道场里做好了,那都是可以直通于道的。
道的层次呢,取决于你天心念力的大小,而不是指你在人世间所处的位置。
庄子是漆园小吏,姜太公八十岁时仍在钓鱼,但他们通于道的层次已经要远远高过世上很多人了。
还有呢,就是生生之乐和厌欲的概念。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说范蠡,他曾帮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但之后呢,他就退出了庙堂,而去经商了,经商成为了商圣,之后呢他又散尽了家财,带西施一起归隐了。这就是他的生生之乐。
也就是说,只要你通于道了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好的。
再比如说我师父燃灯道长的例子,道长为什么在一百多岁的时候走了呢?那是因为他感觉自己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金刚长寿功已传,炁体源流和济世良方也都已公布流传,所以在黄中宫建成以后,他就走了。这是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就到别的地方去了。
就比如我现在讲医学也是一样,两年时间我讲完之后,我还会有别的事情要去做,而如果别的事情也做完以后呢,那我也就彻底归隐了。
还有些人呢,是在世间游历太久,最后也是选择了回去。如孙思邈孙真人,在各地游历,帮人看病,写完了千金二书,最后也回去了。
每个人呢,都会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当他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的时候,或者说很多事情对他来说已经成了拖累的时候,他就会选择走了,到别的地方去了。
其实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如历史上很多人,厌弃了官场,便选择了归隐田园,寄情于山水之乐。所以中国历来有隐士的传统。
这就是生生之乐的含义。
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宇宙中也不光只有人间乐土。
这就如同人们常说的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当你能力有限的时候,你可能只能了解到一村、一乡、一国,而当你能力强大了之后,你就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发现新的大陆。
有人说,那些人吃什么呢?这就如同你在家里做饭可以烧柴一样,要到更远的地方,其所需要的能量自然也是不同的。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祭祀呢?
其实祭祀不是给别人吃的,而是心念的一种表达。
这里要跟大家讲到师和信的概念。
作为道人,大家都是道的子民。那什么是师呢?师就是传道的人。
道祖道宗以后,历代传道的人,都可以称为师。
师指的是帮你指路的人,但师并不能帮你直接达到道,道要靠你自己走才行,所以我们讲每个人都要靠自己去实修实证才行。
也就是道靠自修。
我们对历代先师的供奉是在于尊信,而不在于祈求保佑或者降福之类。
我们拜任何一个东西,是因为他们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是来源于内心的尊和敬,所以我们说敬天地嘛,而不是一种交易,我拜你,你要帮助我,帮我发财,帮我找一个好的伴侣,帮我生一个儿子等等,不是这样的。
这就是尊信的概念。要尊信,不要迷信。
这也就是所谓的尊师重道。
好了,我们开始讲道法。也就是如何才能长生,如何才能长乐,如何才能实现生生之乐呢?我们在自己的道场中,如何才能做好自己呢?
我老师曾经给过我八个字,今天我把这八个字也给到大家,就是:明善以行,既遂且安。
这里我们分别来讲。
何谓明呢?明指的是见事以明,也就是要看到事情的本来的样子。
我们常说做人要做明白人,做明白人,意思就是看什么事情要能看的明了,我们只有知道了事情的真实情况,把世间万事看的明明白白,这样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才能知道我们该如何去处事。
那何谓善呢?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不是说要让大家发善心,做慈善的善,而是指妥善的善,完善的善。善,意思就是指好的方法,是周全行事的方法。
老子说,上善若水,是像水一样,能够随物而赋形,能够应物而不穷。
现在人对善总是有误解,把善理解成是慈善,是善良,很多时候却成了伪善。其实善良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就是指善法、良法的意思,只是大家误解了。
所以我们做事不能讲慈善、伪善,而要讲明善。明善,就是指在看到事物本来面目的基础上而采取的好的方法。
视其本来,此谓明,做明白人。应物不穷,此谓善,行周全事。这就是明善以行的意思。
那什么又叫既遂且安呢?
人只有做到明善以后,这样无论什么事情都才能做到内心安定,也就是内经所说心安而不惧的状态,而同时呢,与万事万物也才能够各自相安,这就叫做既遂且安。
所以呢,这八个字总结起来就是,见事以明,处事以善,看本来,行善法,得相安。
这是我对老师这八个字的理解。
而只有当人达到安的境界以后,心思纯净、安定,如此才能为之后的修道打下基础。
试想如果一个人连明善以行都做不到,每天心思不定,与人不能相安,与事与物也不能相安,那又谈何修道呢?
这就是我想讲的道法,也是道门中人行事的准则和方法。
那这里面呢,就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事情我们看不清楚怎么办呢?
我们自己的心无法相安,与其他人也不能相安,怎么办呢?
修道修的是一种智慧,随着你智慧的提高,有些事情会自然解决,可是在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层次之前,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道术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光有法了还不够,还要有术才行。
道门呢,有五术,分别为山、医、命、相、卜。
比如医术,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如果一个人一直生病,身体不好,那他自然无法心安呀,也失去了进一步修道的基础,所以这时就需要医来解决。
那我们对很多事情看不清楚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就需要卜来解决。
我们如何看人、看天、看地,如何进行时运天机的推算,这是命和相的内容。
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使自己的层次不断提高,这是山的内容。
那除了这五术之外呢,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法术,这也是道门之术的一种。但这种呢,一般不列入道门五术之中。
好了,今天我们就讲这么多吧,下次我跟大家详解道门五术及法术。
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
有人立即起来问:老师好。归隐是找个无人打扰的地方还是云游四海?等厌倦了再出山?还是进入更高层次?
老者说:这个不是一概而论的。
有人问:老师好,请问天心念力是如何产生的呢?修道是否就是一个逐渐提高天心念力的过程呢?
老者说:是的。
有人问:老师好,我们所说的天心和摩尼珠、见性明心的性是一个东西吗?
老者回道:不是的。
然后又叹口气,说等把这个系列讲完,后面我们主要还是以医学为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