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1章 下泰山以临中原,季汉大司马,周府,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九月,霍峻举数万之众,兵锋直指临淄。
夏侯霸、夏侯惠兄弟二人,率兵先至临淄后,向洛阳曹叡去报求援,又散尽库中钱粮,招募临淄市民、流氓从军。
经一番折腾后,魏军兵力膨胀到万余人,加之城中有数万男女,夏侯霸遂是宣称城中兵马有五万之众,试图吓退进犯的汉军。
得闻夏侯霸诈称五万大军守城,霍峻丝毫不受影响,依旧是按照最先规划的计策用兵。即剪除临淄外围城邑,再举兵围攻临淄。
临淄东临淄水,西依系水,城夹两水而建,分为大、小二城,大城旧为百姓居住,小城为国君所居宫城。
临淄作为齐旧都城,与寿春城防类似,城外有卫星城邑控卫,如有西安、平安、昌国等诸城。霍峻率兵自东而来,故先破淄水以东诸城。
随着霍范攻破安平城后,霍峻率兵进驻淄水畔,与临淄大城隔水相望。
大帐内,霍峻对着舆图上临淄城的结构陷入沉思。
临淄城虽是高大,但非天下坚城。甚至因城池过大,反而不利于坚守临淄。盖是出于此点,夏侯霸将防守重点放在了小城,而非是大城上。
以寡兵守小城,加有充裕粮草,确实能成为汉军北伐路上的绊脚石。
“都督!”
此时,蒋济从帐外而入,说道:“夏侯霸拒不出降,今欲下临淄,非起兵攻城不可。”
霍峻指向舆图,说道:“如欲下临淄,需先据大城,再下小城,徐徐而图之。”
“都督何不起兵围攻小城,以求尽快安抚青齐?”蒋济问道。
霍峻踱步而笑,说道:“速下青齐,岂不让魏军固守诸戍,避而不战?”
闻言,蒋济灵感顿生,说道:“都督欲以临淄为饵,诱曹魏诸军前来解围?”
“然也!”
霍峻负手踱步,说道:“昔乐毅伐齐五十余城,田单以两城复齐。今魏人尚有平原、济南二郡,又岂会无复齐之念?”
“我军今下急攻临淄,或能速安青齐。但魏军诸部未灭,欲取河南又谈何容易?”
说着,霍峻停下脚步,沉声说道:“当下如能以临淄为饵,引魏军兵马至此,孤寻机领精兵破之,则河南可下,汉室可兴!”
霍峻不担心曹魏出兵救援,反而为曹魏据守险城而发愁。毕竟在冷兵器时代,如果一心固守城池,则会给进攻方造成极大麻烦。将敌人拉出来打,才是最省力的操作。
蒋济捋须而思,说道:“如以今下形势观之,曹魏国中可用之兵,唯有兖州刺史王凌。我军如围临淄,曹叡必会遣其来援!”
“子通所思与孤相近!”
霍峻走到另外一幅大地图旁,指点说道:“孤率十余万精兵北伐,因满宠、吕虔、王凌三将,不得已留强兵十万分驻沿途险要。其中沂、沭二水河谷,留兵五万之盛,如能令琅琊、东海二郡无忧,则五万精兵可用矣!”
之前霍峻用兵因为地形缘故,不得已在许多地方留下精兵强兵驻守,此番进攻青齐的兵马不足五万人。当下如果能剪除侧翼威胁,霍峻聚拢留守险峻的强兵,将能兴大师横扫中原。
“泰山郡!”
默默不说话的霍范,听着霍、蒋二人谈论,说道:“父亲莫非欲取泰山郡?”
霍峻微微颔首,沉声说道:“泰山郡东望青齐,南临徐沂,北依河济,西俯鲁宋。如能兵据泰山,则彭城不战自下,将饮马大河水矣!”
泰山郡从地理上来看,其更接近青、徐二州,故从地理因素来看,泰山郡不应由兖州管辖。然其之所以归兖州控制,本质是因泰山郡地理位置关键。
其行政建制历史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为了控制齐鲁诸侯国,汉武帝令济北王献土,顺势设置泰山郡。有了泰山郡,青齐将无险可守。
为了控制冀、豫、青、徐四州的门户,以泰山、济阴、东郡为基础,设立兖州刺史部,从而利用拆分门户的手段,杜绝割据现象的出现。
曹操能在中原四战之地崛起,与他兖州刺史身份有莫大关系。曹操在早期,通过吕虔控制泰山郡,从而达到威慑青徐二州的作用。且曹操通过兖州,进而控制无险可守的豫州。
今下反过来,霍峻如能控制泰山,不仅能更好控制青、徐二州,还可以辐射兖、豫二州。
彭城作为泗水上的重要的据点,霍峻如能控制泰山郡,将可从泗水上游与下游夹击彭城,那么曹魏也失去了固守彭城的意义。
彼时汉军疏通泗、济、荷三水道,将能与诸葛亮之兵在洛阳城下汇合。当然如果霍峻胆大,甚至可以北上直取邺城,席卷河北诸郡,一举荡平天下。
因运输补给问题,南方无法长期保持兵力投送;且因北方关东地区的山水环境特殊,不能以南方割据思维考虑,打一州便撤军休息。
故加以历代北伐失败、成功为案例,这让霍峻深刻明白北伐成功的关键,即在于一气呵成,不可未下河南,便半途而废,令疆土重被占据河北的敌人所占据。
蒋济捋须而思,说道:“都督如欲取泰山,需先破王凌不可。然都督率军西进泰山,不知青齐交由何人坐镇?临淄战事交由何人处置?”
坐到榻上,霍峻伸手端茶,说道:“文向虽任青州刺史,但以其之能,固守有余,而进取不足。孤恐河北来兵,文向不能平矣!”
说着,霍峻看向蒋济,笑道:“孤本有心将军事交于子通,然孤军事繁重,还需由子通为孤分忧!”
蒋济顺势望向霍范,拱手说道:“都督,少将军文武俱全,精通兵略。出略齐东,袭扰粮道,功绩卓著,今都督不如令少将军理齐地军事,以为都督分忧!”
“今文向为青州刺史,再令士载居其上,恐有不妥!”霍峻考虑说道。
“青、徐二州虽说民少,但疆域辽阔。都督不如析出一州,令一州安抚百姓,征剿流寇;而让青州御敌下城,专治军事。”蒋济建议道。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析青州,置齐州。青州治东莱、城阳、北海、东莞、乐安等五郡。齐州治齐郡、济南、平原、泰山、乐陵等五郡。青州仍由文向治之,而齐州可由士载任之。”
“孤率军离齐后,青齐军事由文向、士载二人负责。无敌来援,则由士载围临淄,文向平青州;如敌众而援,二将合兵御之,商议用兵,遇事不绝,可快马报与孤。”
齐州诸郡大都在魏人治下,而青州诸郡绝大部分已归降大汉。如此安排任命,并未削减徐盛多少权利,反而能让他安心料理青州政事。
言语间,霍峻转头看向霍范,问道:“齐州任务艰巨,士载可敢领否?”
霍范神情严肃,拱手答道:“大丈夫行事,岂会因难而退!”
“善!”
以防万一,霍峻考究问道:“如有魏军从河北渡大河而来,而夏侯霸据守临淄为乱,里表受敌,当如何解之?”
霍范考虑良久,答道:“禀父亲,上策,舍临淄之围,出兵先破河北之军;下策,重围临淄,外据厉城,与敌久持,待父破敌而归齐。”
“可行!”
霍峻放下手中的茶盏,提点说道:“河北之兵如若南下,多走历城、祝阿入齐。昔韩信袭齐,破历下之军,转取临淄;耿弇下齐,取祝阿开道,旋破齐郡。”
“故如欲破河北之兵,可屯兵历城据之。如历城不可得,可屯顿丘、平陵御之。届时如何布置用兵,需由你与徐青州机变用兵。”
“多谢父亲教诲!”霍范拱手拜道。
“子通,今奏疏如何?”霍峻问道。
蒋济答道:“奏疏已成,仅待都督重核便可上奏。”
“将析治齐州一事,一同上疏与陛下!”
“诺!”
二人谈话间,侍从趋步而入,汇报道:“禀大司马,据斥候来报,孙权兵至乐安海滨,忽乘舟舸沿岸东行!”
“孙权沿岸东行?”
闻言,蒋济眉头紧皱,疑惑问道:“孙权前往东莱所图为何?”
“莫非欲袭占东莱,效我军袭扰海滨之事?”
霍峻驻步于舆图前,亦是为孙权乘舟东进而迷糊。
魏、汉之间的水师差距,堪比孙权与霍峻的军事能力差距。今孙权袭扰青州海滨,怕不是嫌命长。
看了半响舆图,霍峻猜测说道:“孙权或有可能逃往辽东!”
“孙权前往辽东?”
蒋济略有惊讶,说道:“其为青州刺史,舍土而逃,弃守临淄,其不畏曹叡惩处?”
“若是留下,孙权才会受曹叡惩处!”霍峻意味深长,说道:“孙权志向远大,今时之为当有远图。”
当霍峻得知孙权为曹魏效力时,便断定孙权不会安分做事。当下乘舟东进的行为看似怪异,如果以自立的角度去考虑,则就非常合理。孙权可能见曹魏这艘船快沉了,打算跑路辽东自立。
说着,霍峻吩咐说道:“让管承乘大船出郁洲,巡视东莱,探寻孙权所为。如若孙权欲袭海滨,令其率水师击之;如若远走辽东,则扫荡海滨诸寇。”
蒋济想了一件事,说道:“都督,军中将士出征以来,所到多有建功。然入齐至今,未得封赏,士气低沉。都督如欲用将士,当下还需封赏钱粮,以为激励之用。”
霍峻考虑少许,说道:“今先以酒肉赐之,暂安将士之心。待武汉下拨钱粮,与官爵一并赐之。”
“诺!”
古代打仗大多数是为了钱粮,今霍峻不准士卒劫掠,不准士卒屠城,以求保证良好的军纪。然如此高规格的军纪下,自然要由朝廷为之承担代价。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