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卷:肃正朝纲,攘外安内 第173章:忽必烈:好一个监国太子,大乾监国太子,邺余,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正月里的西北寒风呼啸、冷的让人直打哆嗦。
此时的后套地区是真真切切被黄河给套住的,大河来到几字形的左上角处,忽然一分为二。
一路沿着几字形的传统河道转弯,另一路却选择继续向北,遇到阴山方才改道,并沿阴山行进直到顺山势南返,与分支合二为一,然后继续奔涌。
虽然这时候,只是看到荒凉一片。
但是却也能够想象的到,春日之后,这里将会长出许许多多的嫩苗,等到了夏天,便是风吹草低见牛羊。
“好一个兴灵之地!”
上午时分,安西都护府东北方向有一个磨盘山,忽必烈立马于一个山坡上,从这里可以看到远处的西夏兴灵之地,方才一声感慨。
“谁能想到,这般位置竟有这般风貌?之前俺只是以为此地只是地理紧要罢了。”
旁边随行的副将海都开口道:“大王说的对,真就是个好地方,不过,比不上咱们的老家。”
忽必烈微微颔首,没有继续接话。
西夏处于这黄河的上游,其兴庆府就建在了这黄河的边上。
相当于是天然的拥有了一处绝佳的水源,而蒙古人的老家,冬日里十分漫长不说,如今小支河流都没有以前那么的大了。
再往后,说不得那里即将变成一片荒漠。
真正的好地方,还是中原,拥有着大江大河,听闻在大乾的东南边儿还有一个鱼米之乡,那里有着大大小小的湖泊,还有不少小溪小河。
他觉得蒙古人就应该占领这样的地方,而不是守着一个会在未来变成沙漠的北地草原。
蒙古人天生确实就是放牧,但是也不能因此就一直放牧下去,等有一天,草原变成了荒漠,他们又能到哪里去放牧呢?
为什么中原人就天生可以占领那般人间仙境,而蒙古人却要生活在草原上,天天放牧为生?
这就是忽必烈为何支持铁木真的原因。
蒙古的几个大部落,铁木真所在的部落草原广阔,还有着很多的牛羊,乃是蒙古最大的部落,其次便是忽必烈所在的部落了。
此番,他真是听闻大乾的监国太子攻打西夏,才打算来见识一下。
上一次,他参与了蒙古和北燕联合起来灭金之战,收获不小。
可是,忽必烈心心念念的还是那大乾的江南。
稍作休整之后,忽必烈下令继续往西而行。
他们此行不是来看风景的,也不是来支援李乾顺复国。
西夏已经被大乾攻占,也已经灭国。
就像是蒙古和北燕联合起来灭金是一个道理,都已经亡国了。
还如何去复国?
忽必烈在一开始,是真的想要带着大队人马,联合西夏李乾顺一起把大乾太子留在这兴庆府。
但是,当他看完了从西夏那边传出来的消息之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一,自己这边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灭金的收获不小,同样,损失也不小。
蒙古铁骑十分珍贵,损失一点,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忽必烈是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也禀明了铁木真,可以调动出来两人轻骑,以蒙哥为大帅,前往西夏以作支援。
但是铁木真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只是派出了两千余兵马。
这点儿人,怎么可能成功支援西夏嘛。
铁木真这是明显想要看到西夏亡国,废掉金贼和西夏这样的小国之后。
这一片大陆上,也就只有大乾、蒙元和北燕三家分天下。
最后在联合北燕一起,一西一东,分兵攻打大乾。
这也是蒙元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谋划,也都在休养生息,等到下一次攻打大乾之战。
相对于金贼,大乾明显更加富有。
忽必烈见此,也只能是痛心疾首,觉得这一次错过了一个杀死大乾监国太子的最佳时机。
于是这一日,忽必烈决定亲自来一趟,毕竟西夏已经名存实亡,李乾顺跑去可汗那边哭诉。
蒙元也是出了兵的,大乾的那位太子还派遣了使者,质问蒙元是不是要撕毁和约。
忽必烈这是想要亲自给那位太子一个说法。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很大胆。
而出了磨盘山之后,这行军速度也就慢了下来。
忽必烈也没有带多少人。
一共也就八百轻骑罢了。
可是这一路的关口太多了,渡过黄河之后,看到的是一片热闹的场面。
目视之下,自阴山下的黄河外流水道之后,到处都是红白相间外加微微闪光的人流、车马、旗帜。
忽必烈连忙向身边的大乾使者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是在分田地。
至于多的话,那位使者没有多说。
而忽必烈看到西夏人的眼睛中,含着一丝光亮,有的人更是有说有笑。
完就好像是这亡国的人并非是他们一样。
怎么可能?
大乾怎么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攻占了兴灵之地,把李乾顺打的直接跑去向可汗哭诉,又怎么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安抚了人心?
而到了安西都护府都城外,只见那城墙上竖立着不少旌旗。
其中,有一面旗帜形制极大,三根尾巴顺风飘扬的样式也极为古怪,不过嘛,忽必烈一直努力学习中原文化,也深深地被中原文化所吸引。
他觉得这个世上最能让他动心的便是这中原文化,学的多了,也就知道那面旌旗是什么,关键是,此时此刻,那旌旗两侧多了一黑一白两个大纛,不免又增添了一点额外气势而已。
“到底是大乾监国太子,算是此间兵马最强的,今日倒要见一见,他到底是何等人物!”
这般想着,随着大乾使者的示意,几名亲卫上前,直接在城外,请忽必烈这随行的八百人卸甲,还要把兵器留在城外,由禁军看守。
若是不愿,那就直接回去,大乾也不会留他。
忽必烈自是直接就让亲卫为自己卸甲起来,从打算来兴庆府,代表蒙元给大乾太子一个说法开始,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如今已经到达了兴庆府的都城外,岂能因为这一点儿规矩,就直接调转马头回去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