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个老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章 蹊跷圣旨,重生之我是阿斗,劏个老鼠,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qg34
第九章蹊跷圣旨
第九章蹊跷圣旨
上回说到,刘厚问郭攸之应当让谁去取零陵。郭攸之建议让赵云去。以蜀军现在的战力,其实谁去都没问题,问题是要行动迅速,要在东吴人反应过来前收服零陵,这就没那么简单了。
这必须要智勇双全的人才能担当,所以,赵云的确是最佳人选。不过刘厚考虑到赵云年纪已经挺大的了,再让他去操劳于心不忍,于是提议让关索去。
但是,郭攸之却反问他,将来大军北上,让谁守桂阳?
“郭先生的意思是?”刘厚问,他隐隐也猜到了郭攸之的想法。
“桂阳东面是庐陵,北面除了长沙郡还有豫章郡可以出兵来伐。所以,留守桂阳之人非常重要。非可忠心耿耿可以信任之人不能用,非处事冷静智勇双全之人也不能用。
目前军中,能担此重任之人,除了子龙将军就只剩关索了。太子殿下何不将关小将军留下来镇守桂阳。”郭攸之道。
“嗯……”刘厚陷入了沉思。关兴、张苞、赵统都是自己兄弟,绝对可以信任,但是他们都还年幼,没有经过什么风浪,一直生活在长辈的庇护下,可谓温室中的花朵,担不了这个重任。
鄂焕、兀突骨勇力方面没有问题,可惜没什么脑子,如果东吴那些诡计多端的人来偷袭他们,他们很容易中计,也不适宜担此重任。
至于朱褒就不用说了,这个降将心思很多,刘厚根本不信任他,根本不可能将自己的后路交给他。
想来想去,也只有赵云和关索适合做这事了。“那要不让赵四叔镇守桂阳吧,也省了他的奔波之苦。”刘厚道。
“也行,不过我必须提醒你,假如东吴人真来偷袭我们的粮道,说不定到时候在桂阳的人更辛苦。”郭攸之道。
“呵呵,说不定东吴人知道是赵四叔在桂阳,就不敢来了也不一定。”刘厚道,这句话有开玩笑的成分,不过也不完全是开玩笑,赵云的威名的确不是盖的。
刘厚将赵云带在身边,一路上招摇过市,从成都到南中,到岭南再到现在出岭南北伐,时不时拿出来吓吓人还是很有效果的。
于是,刘厚和郭攸之商议了一下,最后决定,从第三师调五千藤甲军,从第一师调第五团共一千五百名火枪兵,组成一支临时性的西征部队,交由关索统领,第一师第五团团长钟侗为副统领。
刘厚命他们以最快速度控制零陵各县,并且防止长沙郡的东吴军反扑。而关索原来带领的第五师则交给赵云暂时统领,镇守桂阳。
第五师是两万原东第九章蹊跷圣旨
吴军的精锐悍卒,虽然是冷兵器部队,但是用来保障粮道安全还是适宜的。
第五师多数是从步骘手上俘虏过来的东吴兵,步骘是这些东吴兵的旧主,他们多少还是会给他几分面子的。为了镇住这些俘虏,刘厚还留下步骘协助赵云。反正步骘去到前线也不肯帮忙,留在桂阳负责粮草物资的转运工作最适合不过。
虽然按照东吴的标准,第五师是精锐,但是拿到蜀军中就不够看了。他们还需要好好训练一下才堪大用。赵云正好在练兵上有一手,现在hong军中各支部队,基本上都经过他手上训练过的。
正好趁着镇守桂阳,赵云有的是时间训练他们,这同时,也为参军的洗脑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安排好攻打零陵的部队和留守的人马,郭攸之又建议,刘厚可以统领剩下的大军进逼长沙郡。
这样的话,就可以牵制长沙郡20万东吴军,既可以减轻荆州城的压力,也可以使他们无暇顾及零陵军,为关索攻取零陵创造良好的条件。
计议已定,刘厚发布命令,让众将依计行事。只是,刚送走了关索,刘厚还没有来得及动身继续北伐,就收到了岭南费祎传来的消息。
费祎使人来告知刘厚,有天使自成都而来,当然,这里说的天使不是那种背上长翼的鸟人,而是钦差的意思。
钦差带来了一份圣旨,圣旨的大意是封刘厚为交州刺史,让刘厚安心待在岭南候命。
但是刘厚已经出征北伐,钦差一时无法找到刘厚。费祎收买了钦差,知道了圣旨的内容后,将宣旨的钦差留在岭南休息,着人好生招待,暗里却遣人用八百里加急将消息送给刘厚。
刘厚和郭攸之都感到这份圣旨很蹊跷,刘厚给刘备的奏章明明是请封费祎为交州刺史的,怎么变成自己了呢?
这封圣旨应该是写自自己出兵北伐之前,但是刘备又不是不知道自己一直有北伐的打算,怎么会让自己待在岭南呢?
更何况,刘备应该清楚,自己北伐的重大意义。现在蜀国被魏吴两国围攻,尤其是荆州岌岌可危。而国内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打破这种危局。
可以说,现在蜀国唯一的一支还空闲的强军,就只有刘厚手头上的这支hong军了。刘备应该清楚,从战略上来说,刘厚这支强大的hong军从岭南北上,可以直插东吴的腹地,对整个战局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这种情况下,他只有巴不得刘厚早点北上,快点北上才对,断然不会反而阻止刘厚北上的道理。
就算退一万步来说,第九章蹊跷圣旨
刘备舐犊情深,不想自己的儿子北上冒险和东吴主力死磕,那也应该是招刘厚回成都才对啊。怎么会封自己的太子到岭南这种蛮荒之地当官呢?这可是流放犯官之地,这样做和流放刘厚有什么区别?
而且,刘厚相信刘备不会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危才发出这样的圣旨的。自己在外征战这么长时间,哪里见他担心过自己一下,就算通讯,也从来是官方式的奏章、圣旨、上谕,从来没见他来封书信问候一下自己健康、安危。
“看来,成都有变啊。”郭攸之皱着眉头道。
“什么变化?”刘厚吓了一跳,他有很不好的预感。
“不知道,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按理说,陛下绝对不可能发出这样的圣旨。”郭攸之担忧道。
“希望父皇没有事才好。”刘厚若有所思地道。
“陛下吉人自有天相,太子殿下不必忧虑。”
“那我们现在如何是好?”刘厚继续道。
“目前我军北伐已经箭在弦上,不可能停下来了。再说,无论怎么分析,北伐都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如果我们退回岭南,荆州休矣,关公休矣,甚至我大汉也岌岌可危。
退回岭南,百害而无一利,北伐却能险中取胜。太子殿下,请三思。”郭攸之道。
“但是我又不可能抗旨不尊啊。”刘厚郁闷地道。
“其实费大人已经帮太子想到办法了。”
“郭先生的意思是?”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如果你还没收到君命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