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章 传授经验
术小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05章 传授经验,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术小城,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迈克耳逊干涉仪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在近代物理中具有一定地位。
沈奇正在做这个实验,这是若干基础性物理实验中的一个。
将扩束器转移到迈克耳逊光路以外,调节氦氖激光器支架,配合光靶使光束平行于仪器的台面,控制各光学镜面的入射和出射点到台面的距离约为70……沈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执行,这个近代物理的光学基础实验并不难,考验的是耐心和细心。
记录原始数据后,沈奇很快计算出激光波长及空气折射率,将记录纸手稿交给物院的一位实验助教。
年轻的实验助教检查沈奇的记录纸,点了点头:“OK,没什么问题。”
“师兄,综合设计性实验也是你负责哈?”沈奇问到。
“对的,任老师已经交待过了。”实验助教看上去对任教授很尊重,他是物院的一位品学兼优研究生。
“研究创新性实验呢?”沈奇又问。
实验助教笑道:“还是我负责,总而言之本科生实验方面的事情,你找我就好了。”
“谢谢了老哥,对了,老哥怎么称呼?”沈奇心说任老爷子挺有能量的,分分钟就搞定了我的物理实验安排。
“我叫秦浩,现在读研二。”实验助教说到,然后虚心请教般的问到:“沈奇,我问你个事情哈,普林斯顿的面试具体怎么操作?”
“非常简单,跟那个老外面试官吹吹水就好了,面试时间一般在1小时左右,45分钟讲英语,15分钟说中国话。”
“现在这些老外很厉害的,中国话讲的超级溜。”沈奇说到,传授经验。
“光吹水啊?面试官不考察学术方面的问题?”秦浩又问。
“浩哥,别人怎么面试的我不清楚,我只能说说我自己的面试经历。”
“那个美国面试官一开局就表扬我,说我的纸面数据优异,然后问我,嘿,沈,你有没有什么精彩而特别的经历?”
“我没啥精彩而特别的经历,就回忆了我的往事,从高中一直回忆到大二,然后过了几天,我收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
沈奇耐心的告诉秦浩尽可能多的面试细节,互相帮助嘛,后面两个物理实验还得仰仗秦浩协调:“所以,浩哥也想去普林斯顿?”
“有这个想法,想去常春藤读博。”
“但普林斯顿太难申请了,或许我的目标应该是宾大或者康奈尔。”
秦浩非常羡慕的说到:“还是沈奇你牛,大二阶段就拿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普林斯顿数学系的offer。”
沈奇说到:“常春藤那些学校面试程序估计差不多,主要是考察申请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吧。”
“和面试官交流时应避免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交流什么话题倒不是重点,重点是交流时的自信和从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此时的沈奇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兄。
“谢谢分享!”秦浩感激的说到,申请常春藤名校的书面流程他都懂,面试这种事情,网上的信息也不知真假。
最靠谱的咨询渠道当然是请教刚参加完普林斯顿面试,并顺利通过的沈奇。
在任教授的安排下,在秦浩的具体协调下,沈奇于次日参加物院综合设计性实验。
同样是光学实验,沈奇给实验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光子间的心灵感应”,并列出所需的实验仪器清单。
和模式化固定程序操作的基础性实验不同,综合设计性实验需要实验者自己设计方案。
沈奇申请的实验仪器非常简单,一个光源发射器,两个探测器,几面普通透镜,一面半透镜。
在秦浩的监督下,沈奇开始了“光子间的心灵感应”实验。
沈奇小心翼翼的调整光源发射器,不断降低入射光的功率,直到最终发出极其微弱的光,并让它通过半透镜。
半透镜是一种特殊的镜子,一半的光可以通过,另一半被反射。
入射光被半透镜分为两段,再用普通透镜分别改变它们的行进路线,最后抵达光子探测器。
实验到了这个步骤,其实已进入了量子力学领域,要解决的问题是,光到底是个啥玩意?
牛顿认为光的本质是人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同时代的惠更斯却认为光的本质是一种波。
两位大佬及各自的追随者争吵了一百多年仍未分胜负。
直到托马斯-杨进行了著名的双缝实验,才获得了光是一种波的决定性证据。
然而辩论仍在继续,不久之后爱因斯坦站了出来,他站牛顿,主张光具有粒子性,光量子说因此诞生,物理学的新时代开启。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和粒子性是极端对立的两种特性,犹如硬币的正反面,我们永远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但无法否认另一面的存在。
光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何时出现就如抛硬币,五五开,完全随机,物理学术语称为量子关联,它是量子密码设定的理论基础。
量子密码比撩妹用的维吉尼亚密码更高端,数学系的选修课《密码学》只是简单描述了几句,沈奇涉猎较浅,这是非常偏应用的一个领域。
沈奇操作实验仪器,通过两个不同的探测器来接收光子。
被波动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子呈波动性,被粒子探测器接收到光子呈粒子性。
实际上这些光子来自于同一束微弱的光源,被半透镜分光后,期波粒特性取决于探测器的属性。
实验做到这里,沈奇可以收工了,他复制了当代物理学家惠勒的“延时选择实验”,彻底证明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爱因斯坦也好,玻尔也罢,20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大佬们在理论上提出了方向和见解,但受制于当时的实验条件,无法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完美证明。即便是21世纪最基础的量子物理实验仪器,在爱因斯坦他们那个年代也是神器一般的存在。
沈奇更愿意认为光子具备孪生属性,他的实验并未结束,他利用孪生光子继续实验。
孪生光子即两个光子在同一方向上振动,好像光子与远处的其他光子通过“心灵感应”进行瞬时信息交换。
“浩哥,我的综合设计实验结束,我只能做到这一步了,高速量子计算机的研究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沈奇关闭实验仪器,在记录纸上签名,交给秦浩。
“也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秦浩接过沈奇的实验记录纸,也签了个名,之后他将上报物院老师,并以实验助教身份给沈奇写出初步评语。
沈奇在两天内完成了两个物理实验,还剩最后一个研究创新性实验,这需要一些准备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