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饥荒爆发
万山尽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 饥荒爆发,刚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万山尽染,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京城四门封闭的第三日。
白水镇出现了大变故。
灾情爆发了!
得到消息,萧凡便带着人,去了城外渡口边的粥棚。
“我的天!”
张宗宝指着排队的人:“这不得有上万人?”
“林锡的宣传工作,做得到位啊。”萧凡也是龇牙。
这几日,自从粥棚开了之后,萧凡就授意林锡去附近宣传,这里有赈灾的粥棚。
时间过去了这几日,一直没有大量人聚集,萧凡还以为自己估计错了,今年灾情可能没那么大。
原来不是没人来,是大家都在路上,今日一早城外就已经人山人海!
吓得城墙上的官兵,还以为是有乱军来攻城了。
“萧老弟,你看这!”林锡也在场,两人站在岸边最高的一座楼上。
师爷常坤惊呼:“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京郊一向富庶,怎么也不至于如此。
这两年天灾人祸不断,壮年人口锐减导致粮食减产极多,才有今日的局面。
“一两万人是有了。”林锡深吸了口气,语气都有些颤抖。
这种事情,一不小心就容易逼反百姓,到时候他可是大罪!
朝廷才不管,百姓为什么造反,只要在你的管辖地界造反,那你主官就是大罪过。
至少是别想前途了,严重的话是会杀头的!
林锡自然怂了。
“大人不必担忧,大部分不是兰台县的人。”李青山道,他也在众人之中。
这楼上,白水镇有名望的人,都被请来了。
作为主官,林锡自然要做点什么。
他看向众人:“如今百姓罹难,又是一场悲剧,各位耆老,能否尽力而为啊?”
“这……”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无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开口。
反倒是作为商人的林奇,第一个道:“我家愿捐一千两,实在是不忍看着,饿殍遍野的景象!”
“嗯?”众人看向林奇,皆是瞪眼。
你怎么回事儿?
来的时候,不是都跟你说了吗,这回谁也别当出头鸟。
你带头捐了?
显得你慷慨大善,那我们成什么了?
此前,一个个扩城都愿意出几千两的大人物,现在一个个都沉默,像是真的拮据了似的。
林锡也不失望,他早就知道是这结局,每次有灾情都会组织富贵人家捐款,但募集到的资金还不到扩城的一半。
没好处的事情,极少人会做。
总有人说,若我有钱,愿意捐十万两。
可叫他拿出十两,他却不愿意。
因为他真拿得出十两。
“罢了。”
林锡回头,将目光落在萧凡与李青山身上。
李青山淡淡道:“老规矩。”
林锡点点头。
他知道,李青山的老规矩是,官府与豪绅的钱先用了,差多少他补。
李青山道:“只是这粥棚,我不参合。”
萧凡笑了笑:“我来做就是了。”
李青山还想劝。
但林锡突然道:“高程走了。”
“啊?”
“今日一早,高程带人走了,打听说是要去别的灾区贩粮。”
“哦?”李青山还有点意外,“他愿意舍弃这一块肥肉?难道是因为萧老弟?”
萧凡摇头,他再自信,也不会觉得自己真能吓到高程。
高程退走,多半是分析利弊后的结果,留下来对他没有多少好处,更大的市场等着他去操作呢。
留在白水镇,挣不了几个钱,还得与萧凡打起来,太费力气。
“由他去。”
萧凡道:“我们只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天下太大了,能救一方百姓于水火已经是很难得的大善,咱们做不到救世。”
“萧老弟说得是,就算是朝廷也救不了所有百姓啊。”林锡感慨道。
做官多年,林锡越来越明白,许多不能说出口的道理。
比如,赈灾这件事情,朝廷要的不是救多少百姓,而是有赈灾这回事就行了!
朝廷努力了,但效果如何,其实很多人不在意。
归咎于天,归咎于陛下的品行即可。
萧凡:“林老哥,我觉得事情还没完,虽然高程走了,但他走得太干脆,连一句狠话都没留下。”
“他是识时务吧?”林锡道。
“眼下京城未定,高程不敢肯定自己的主子会赢,他不敢在这个时候得罪作为齐王亲信的萧老弟?”李青山分析道。
萧凡摇头:“我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吩咐下去,咱们用于救灾的粮食,不能带包装下发,只能散装。”
“从出库的时候开始,就必须散装!”萧凡严肃道。
“嗯?”
林锡与李青山,都懵了。
张宗宝却反而聪明道:“哥,你是怕带包装的粮食,出现在别的商铺售卖,被别人用栽赃王凡祥的法子害你?”
“聪明。”
萧凡笑道:“前人已经栽过的跟头,咱们再栽下去,是不是太蠢了?”
林锡想到什么,道:
“对了,老弟,前日沉的粮船打捞起来不少粮食,存放是不行了,吃的话倒是还成……”
已经晒干的粮食,再经历水泡,会极大影响质量。
变得不易保存不说,容易粉碎,卖不上价格,库存的话更是会直接发酵。
只能立马吃了。
“那些粮食,就放到粥棚去吧,立马用了。”李青山建议道。
萧凡:“我也是这个意思。”
有耆老道:“泡了河水的粮食,还怎么吃啊?”
萧凡几人,回头看了那老头儿一眼。
一身锦衣华服,一整个富贵人家的模样。
“难怪。”三人暗暗对视,皆是讪笑。
这就是何不食肉糜了。
都吃不上饭了,有口稀粥就足以给你卖命的地步,饥民还会在乎粮食的口感吗?
林锡望着城外,还在不断聚集的百姓,叹道:
“今日至少要消耗几十石粮食!”
哪怕煮成稀粥,也得这么多粮食,才能够。
前几日,一天才两三石粮食,今天开始直接增多十倍。
这才只是爆发的第一日!
“附近得到消息的百姓,都会朝着这里聚集,他们喝了粥不会离开的,维稳是最大的问题。”林锡看着这么多人,心中担忧着。
“不是说招些人去做工吗?”李青山道。
“做工能用几个人?”
林锡苦笑:“招个两三百人算不错了。”
“青山商行不是也在建设中吗,也招点儿人吧?”萧凡看向李青山,暗示道。
李青山点头:“萧老弟说得是,为朝廷出一份力,也是我等应该做的。”
“但还是杯水车薪。”
“大量百姓聚集于此,吃了饭就闲了,容易生事,县衙的官兵不够。”
萧凡道:“此前商议过,招揽乡勇帮着维稳,将各个村落最有名望的壮丁招入队伍,会有奇效。”
“已经在做了。”
林锡叹道:“可我还是担忧,就怕有人起哄,一旦闹起来数万人的场面……一定会死不少人的,我这黑锅背定了!”
“可以在兰台县别的地方,也施粥,将人员分散,风险也就降低。”
“为了防止被人拦截粮食,可以沿着水路施粥,河道运粮,两岸设立粥棚……这样便于补给,也不容易被袭击。”
萧凡提出几点,让两人都大为赞同。
不过萧凡也道:“人多了,冲突在所难免,府衙要注意舆情,罪大恶极的我建议当众审判,眼下平定民怨最重要。”
民怨,是最要紧的。
别看百姓是因为天灾与兵祸吃不上饭,可老百姓心中,不满的是朝廷。
他们不会太责怪老天爷,因为也挨不着,但朝廷是真实存在的。
再加上平日里,就被压榨,因此百姓心中都憋着一股气,压着一团火。
谁若是引爆了,就能登高一呼。
谁若是能平了这股怨气,那才是真的实现了完美赈灾。
林锡就怕有人登高,他也做不到平息这股民怨,所以他犯愁,如惊弓之鸟。
萧凡给他出的主意,叫林锡眼前一亮,觉得可以尝试。
“百姓心中积怨已久,要引导发泄出来,最好是判几个罪人,杀几个恶贯满盈的,好教百姓心中畅快些。”萧凡说道。
“还有……”
“老弟,你不去内阁做官,真是屈才了!”林锡听完之后,赞叹连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