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他发疯了?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他发疯了?,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姜阿山小树,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隔日一早,朱允熞仍和往常一样,前往皇宫读书。
渐渐的,他也习惯了。
就和前世上学一样。
老朱虽然心眼儿多,但还不算严厉。
说是上学读书,到现在也没正经上过课。
入宫后,一路来到老朱的书房前,便听到里面有说话声。
朱允熞悄声问守在门口外面的小太监:“谁在里面?”
小太监忙低声道:“陛下正与几位大臣议事呢,四皇孙要不晚点再进去吧。”
朱允熞点了点头。
自大明裁撤丞相之后,老朱亲理政务,事必躬亲。
每日都是堆积如山的奏章,等着他批阅。
也亏得老朱是受过苦来的,勤奋非常人能及,才坚持得下来。
朱标没死的时候,还能帮衬着理理政事。
自朱标死后,老朱就更加忙碌了。
只是他毕竟是上了年岁的老人,精力比得从前,也不知还能继续多久。
朱允熞摇了摇头,心中更加坚定了不当皇帝的念头。
与混吃等死的王爷相比,大明的皇帝,注定是辛苦命,过不上什么好日子。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让老朱赶紧立朱棣为太子,他才能安心等着封王。
朱允熞正想着找一个地方坐下来休息,就听到里头传来老朱的声音。
“是熞儿来了吗?进来吧。”
老朱的听力还挺好的啊!
朱允熞提起长衣,跨过高高的门槛,走进殿中,跑到老朱跟前。
“皇爷爷好!”
他目光斜瞥,打量着殿中的两名大臣。
一人体态修长,眼角微微下垂。
另一人个人不高,相貌敦厚。
朱允熞努力回忆了一下。
这两人在朱标的丧礼上,他应该都见过,却没有太深的印象。
丧礼上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他当时只顾得按礼仪官的要求行礼拜礼,哪记得那些人物。
朱元璋让朱允熞上前,抱着他道:“熞儿,这两位都是朝中的大臣。”
“一位叫杨靖,是以前的户部尚书,现在的刑部尚书。”
“另一位叫赵勉,是现任户部尚书。”
朱允熞有些好奇的抬头望向老朱,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向自己介绍朝中的官员。
“见过杨大人,见过赵大人。”
朱允熞脆生生的喊道。
两人连忙回礼。
老朱笑道:“熞儿,你提议的提高商税的事,朕与他们两位商量了一下。”
“两位卿家都认为,商税若是收得重了,就会难以收上来,你有什么看法呢?”
当着大臣的面,朱元璋的话也正式了一些。
特意将自己的称呼改成了“朕”。
这关我什么事?
我还只是一个孩子。
朱允熞在心中翻了一個白眼。
提议提高商税,虽然是我的主意,但具体怎么收,不是应该由大臣商议决定吗?
问我一个孩子做什么?
不明白老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没有急着开口说话。
赵勉躬身道:“适才陛下说,提高商税是四皇孙的主意,四皇孙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识,确是天纵奇才,世所罕见,令人钦佩不已。”
赵大人拍马屁的功力,也是世所罕见。
朱允熞眼观鼻鼻观心,斜靠在老朱身上,眨了眨一双明亮清澈的大眼,配合着流露出骄傲之色。
“不过……”赵勉话锋一转,道:“此事说起来容易。但倘若真要实施,却是困难重重。”
一旁的杨靖也接言道:“是啊。提高商税,殊非易事。”
“我就是随口一说。”
朱允熞一脸无辜。
我只负责向皇爷爷提议,你们是尚书大人,朝中重臣,用不着向我一个小孩子诉苦吧。
他望向老朱,却见老朱微微笑着,看不出喜怒衰乐。
赵勉和杨靖似乎也意识没必要与一个七岁的孩子解释,诉苦了两句之后,就不再多说。
书房内安静了下来。
朱元璋似是想起了什么。
“熞儿,让你写的收商税的条陈奏章,写好了吗?”
赵靖赵勉皆是微微一怔。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惊讶。
朝中大事,听一个七岁娃娃的建议,本就有些荒谬,特意让他去写奏章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
陛下是圣明天子,开国皇帝,绝不是任性胡来的君王,此举又是何用意呢?
朱允熞从怀中掏出写好的奏章,道:“皇爷爷,在这里呢。”
朱元璋接过奏章,翻看扫了一眼,脸上掠过一抹惊讶之色,却没有继续往下看,而是笑问道:“这都是你自己想,自己写的吧?”
朱允熞挺起小胸膛,坚定道:“奏章中所书之内容,都是熞儿苦思而来。亦是自己亲笔所写,绝不敢欺君罔上。”
朱元璋哈哈大笑,将奏章合起,扔给一旁的赵勉,道:“你且看看,他写得如何?”
赵勉满脸狐疑。
陛下今日行事怪异,与往常大不相同。
让一个娃娃写奏章,若只是考较孩子,自无不可。
可眼下正讨论国策,事关天下,非是儿戏,又岂是一个小娃娃能参与置言的?
他接过奏章,映入眼帘是规规矩矩的正楷。
若是成年人写出这样的字,那当然毫不为奇。
大明的读书人,自小练字。
一手毛笔字,写得出神入化的不在少数。
赵勉自己就是书法大家。
但七岁的小娃娃,能有如此功力,委实不易。
他暗暗赞叹。
陛下看来是有心想炫耀孙子一番。
至于奏章中的内容,赵勉当然不会放在心上。
七岁的小娃娃,还能出什么好主意呢?
无非是一些老生常见的空谈,拾人牙慧而已。
但他看着看着,脸色却是渐渐凝重起来,呼吸也慢慢变得粗重,情绪明显激动,拿奏章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作为户部尚书,管着大明的国库,赵勉打交道最多的,便是各种账簿。
复式记账法的妙处,别人或许看不出来,甚至根本看不懂。
但他却是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若是用这个方法,户部的账,就再也不用担心查不清了。
还有发票,税证……
赵勉越看越兴奋,越看越激动。
到了最后,他突然猛地一拍大腿,大声叫道:“妙啊!妙啊!复式记账法,妙!发票,妙!……哈哈哈哈……”
他竟不顾御前礼仪,疯癫似的大笑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