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你小时候见过这种情景吗?(二
今日清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你小时候见过这种情景吗?(二,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今日清风,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34章 你小时候见过这种情景吗?(二)
而现在看到天幕上使用煤炭,只怕已经在后世大行其道。
这就让他们深深的不解,后世是如何解决这煤毒的。
那么看到烧煤的炉子上面有着一条长长的管道真向了窗外。
他们连叹道:“妙、妙、妙。”
沈括看到了这种结构,他也不得不佩服后世之人的解决办法。
既然在密封的屋子里面烧煤会中毒,那就把燃烧的气体排出屋外就好了。
不过相比后世使用铁皮做成管道,沈括觉得他们更应该利用竹子做成这样的管道。
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室内烧煤中毒的问题,也非常的轻便。
甚至还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把竹子做成的管道卸下来。
这样的好东西,沈括觉得需要记录在自己的《梦溪笔谈》里,然后刊印成书,让更多的百姓知道这种应用方法。
明朝。
朱元璋看了天幕上的视频,他微微的一愣。
煤炭这种东西,虽然从汉朝以来就被应用为冶铁材料之一,在北宋时期,更是被民间富裕人广泛应用于生活?
可是到了现在,煤炭也只是如此,并没有走进千家万户。
这不是因为百姓们不知道它的用处,而是因为挖掘太过麻烦,成本居高不下。
还有就是燃烧的效果,并没有木材烧制的碳效果好。
而且用煤炭冶炼出的铁,品质实在是太差。
并且挖出来的煤炭,更多的是一些煤粉,利用起来并不方便。
现在看到天幕的方法之后,才知道后世之人竟然把煤粉这样利用。
同时朱元璋也想到了火炕,他觉得那辽东之地。
如果有了煤,再有火炕,也不再是那苦寒之地。
就算是辽东之北,只怕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将不怕冬天的寒冷。
于是朱元璋下了命令,让辽东的官员组织人员寻找煤矿并大力的挖掘。
他要让辽东的百姓们,在这寒冷的冬季,不再畏惧寒冷。
……
朱棣看到天幕上的视频,他觉得自己非常需要。
虽然南方的天气相比于北方要温暖的很多,可是朱棣在北方生活习惯了,就把都城迁到了这里。
可是在寒冷的冬季,还是让人忍不住打哆嗦。
前一段时间天幕上播放制作火炕的视频,他就命令人去盘了一个。
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竟然在寒冷的天气中也能很是温暖。
现在看到天幕上打的煤球,朱棣觉得也非常适合他的皇宫。
有了这些东西,他的那些大臣就不再畏惧寒冷?
……
朱厚照看到天幕上的视频,他想起了正在辽东攻打建奴的王阳明。
自攻打辽东建奴已经三月有余,虽然经常有消息进入京城,可他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心里对王阳明满满的担忧。
特别是天气越来越冷,那辽东之地,只怕会更加的寒冷。
如果到那个时候军事行动,只怕士兵们并不愿意行军打仗,甚至可能出现士兵被冻死的情况。
<div class="contentadv"> 想到这里,朱厚照叫来了张勇,让他去筹备一些煤炭,做成那煤球,送给那辽东的士兵们。
只是还没有等张勇行动,就有一份辽东的紧急信件来到。
朱厚照打开了信件,看着里面的内容,他被里面的内容惊呆了。
那王明阳果然如天目上所说,是千年难遇的圣人。
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消灭建奴的任务,这是朱厚照完全没有想到的。
于是朱厚照赶紧写信,让人800里加急送到王阳明手中,让他驻扎在辽东,然后去朝鲜谈判借道之事。
同时,为了解决那些士兵在辽东寒冷的问题,他又命令兵部去采购一些煤炭,送到那撩动兵营。
王阳明看到信之后,他十分理解朱厚照的意图。
本来攻打建奴攻略就是他和朱厚照一起所想,也时常在那里听说过朱厚照的打算,那就是成为真正的征倭大将军。
于是王明阳叫来了军营中的将领,让他们安置士兵们在此安营扎寨,甚至让士兵们去做火抗来抵御寒冷。
而他只带了少量的士兵,前往了朝鲜,和朝鲜的国王商讨借道之事。
……
朱由检看到天幕上的视频,他又开始抄起了作业,并同时召唤徐光启进宫。
他也想听听徐光启这个专业人士,如何看待天幕上所铸造煤球?
徐光启听到皇帝的召见,他让人把旁边已经封烤干的煤球,和才刚刚制作出来煤炉,一起随他带进了宫里。
随着和朱由检接触的次数越来越多,徐光启也越来越了解他。
这是一个勤奋的君主,也是一个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君主。
同时,在知道自己将是亡国之君,并吊死在那煤山的时候,他就越来越喜欢抄天幕上的作业。
而现在看到天幕上的东西,肯定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于是徐光启就让宋应星早早的做出这些东西,让这些东西随自己一起进宫,然后让朱由检评价。
朱由检看着徐光启带来的东西,他心里非常的高兴。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任务还没发布,就有臣子能够带来自己所想要的。
同时他也好奇,这种东西到底有没有天幕上的神奇?
于是他命令侍卫们赶紧点火,看看这炉子的情况。
随着火焰慢慢的升起,朱由检也发现了他的优点与缺点。
相比火炕来说,这种煤炉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做饭,并保持长时间不熄灭。
不过想那辽东之地即将寒冷,只怕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些士兵因为受不了辽东的寒冷,冻死在那里。
朱由检决定,为他们配备这种煤炉,以保持他们能够在寒冷的天气下,正常的活动。
《江南:我们不烧煤,煤有毒容易出事,我们那里可因为这个死过不少人,那个时候我们都是烧柴火或者柴火炭。》
朱由检看到这条评论之后,他心中一激灵。
他虽然在书上看过,煤这种东西在房间里燃烧,就有可能中毒。
可是他毕竟没有见过,还以为并没有什么威力。
我们看到可能致死的时候,朱由检才明白其中的厉害。
于是他将原来的圣旨,修改过之后,才让人发往辽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