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开棺验尸
翻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七章 开棺验尸,大明:让你当败家子,你混成了摄政王,翻滚,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老大,我们是去巡城吗?”
“巡什么城,每天巡城你不烦吗?就不能干点别的事?”
“那我们干什么去?”
“去玩剧本杀。”
“啥?”
“老大,那是啥?”
“你们是十万个为什么吗?跟着小爷走,小爷带你们沉浸式体验剧本杀。”
穿过了几条街,便来到了刑部,出示协查公文后,门卫便放他们进去了,夏秋之交,刑部正忙的不可开交,手上积压这好几个大案子都在催着结案,有一位刘主事从外面进来,热情的接待了苏小楼一行人,说自己便是负责东林书院命案的主事之人。
一番攀谈之后,苏小楼才知道处理命案,竟然如此麻烦,大的命案往往都会采用异地调查的方式,比如河南的,河北来查。这此案件涉及勋贵,所以要大理寺督察员和刑部一起查办。
湖州清吏司主事正在赶来的路上,这几天就要到了,等他到了,案件才能开始着手调查。
刘主事拿出来几封卷宗给苏小楼:“这里边记录了现场情况,尸检结果、死者生前信息等,大人看看”苏小楼接过卷宗,大概扫了几眼,刘主事接着说到:“昨日应天府衙的衙役接到消息后,便立刻赶去看到了一个人被麻绳吊着悬在梁上,梁上麻绳勒痕整齐,而一个上吊的人死前会有剧烈的挣扎,梁上不可能有这么整齐的勒痕,所以他们怀疑是他杀伪装成自杀。”
苏小楼把卷宗卷起来递给刘主事:“听起来确实像是他杀啊!”
刘主事问道:“现场已经封锁,没有粘上一滴血,大人可要去看看?”
“不去。”
刘主事又问道:“尸体已经存放到别处了,还算新鲜,大人可要去看看?”
“不去”苏小楼对一具尸体也不是很感兴趣,当即就拒绝了。
“也好,等湖州清吏司的崔主事过来后,我们在一同去查看死者,省的来回跑。”
苏小楼反应过来:“那时候都臭了吧!熏都能熏死人吧!”
刘主事无奈道:“职责所在,上头很是重视这个案子,若是因为这点小事被治个失职之罪就不划算了。”
“刘大人说的是,改日等崔大人到了我们在一同前往,看样子今天就没什么事了,那苏某就告辞了。”苏小楼刚要走就被刘主事给拦下了。
“大人,大人!现在诸事繁多,怎么会没事呢!我们即刻就要启程前往杭州,死的第一位学生是杭州人士,既然昨晚查出了那名死者并非自杀,就要对第一个死者进行再试验尸。或许能发现凶手的蛛丝马迹。”
苏小楼惊讶道:“你是说我们要大老远的跑过去刨人家坟?”
刘大人无奈道:“是查案。”
“好吧”苏小楼问道:“我能带多少人?”
“此去不宜耽搁太多时日,人去多了也是无用,一个就行了。船已经等着了,苏大人赶紧回去准备准备吧。”
“知道了知道了。”
回去的路上,苏小楼看了一圈,也就熊二最合适,其他的老的老,瞎的瞎,弱的弱,也就熊二愿意去。
江南河流纵横交错,水路也比陆路要快上许多,苏小楼和刘大人一行人要先乘马车去常州,再乘船沿江南运河也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南段顺流而下,之后又走陆路换马车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奔赴杭州死者家中,一路上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苏小楼到的时候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这真不是人受的罪!
掘坟是那个年代的大忌,意味着打扰死者安宁,死者家属原本是死命拦着又哭又闹不肯,还是刘主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眼含热泪握着一对双亲的手慷慨激昂的说到:“难道你们真想看着凶手逍遥法外,让你们的儿子死的不明不白,做个孤魂野鬼吗?”
说的苏小楼都鼻子一酸,终于是说动这对老人家。
在猴儿岭的一处小山坡后面,一名道士在死者坟前对已逝之人进行了超度祭拜,一挂鞭炮哔哩啪啦响完,请的壮丁挥舞着锄头开始挖坟。
两位老人家站在旁边哭的撕心裂肺,白发人送黑发人怎么不痛,倾尽家之力才培养出了这么一个贡生,以为家族有望了,终于可以光耀门楣了,最后确实客死异乡。
下葬至今也不过才几天,土还是松软的,几名壮丁很快就挖的见棺木了,绑了吊绳吊起来放在地面上,两位老人都已经哭晕过去了,刘主事招呼人把他们抬走了。
一番敲打后,棺盖被撬开了,一股尸体腐败的恶臭瞬间铺散开来,强势的涌进鼻子,搅的人胃里翻江倒海的,好几个人都控制不住一阵呕吐,苏小楼和熊二也吐的直不起腰来,倒不是有多害怕,就是一种身体的本能反应。
那名仵作见惯了这种场面,一脸淡定的背着工具走过去验尸了。
刘大人故作玩笑的看向苏小楼楼:“苏大人,我们也过去看看?”
苏小楼看着刘主事打肿脸充胖子的样子,走过去拉着他的胳膊往棺材那边走:“走吧!刘大人,正有此意,我们一起。”
刘主事终于绷不住了,弓着身子往后撤,怎么拉都不走:“别,呕……苏大呕……开个玩笑呕……”
苏小楼强忍着呕意说到:“刘大人,职责所在,上头很是重视这个案子,若是因为这点小事被治个失职之罪就不划算了。”
“苏大人,我呕……错了……放过我吧……”
苏小楼看刘主事吐的胆汁都快吐完了,才放开他走远了,主要是他自己也有点扛不住了。
很快验尸便结束了,仵作过来禀报道:“这名死者也不是悬梁自尽,而是先被人勒死后再被挂到梁上伪装成自尽的。”
“有何凭据?”
“禀两位大人,尸体颈部有明显的深紫色痕迹,若是悬梁自尽勒痕会明显靠上,且脖颈后侧并不会形成痕迹,这具尸体的勒痕确是偏下了一寸,脖颈后侧也有轻微痕迹,力度也有偏差,明显不是死于悬梁自尽。”
“为何当时验尸的仵作没有看出来。”
“凶手很是小心,勒死的和吊着的是同一个工具,两种死法很是接近,自然形成的伤痕也很是接近,诺不是想到这层,细细比对,自然很容易误认为是悬梁自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