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三观.C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7章 着陆,众星之子,罗三观.CS,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陆沉等人正在紧张地等待着消息——航天总局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同时,远在火星上,那场延迟了二十多分钟的救援行动还在继续中。
实际上,自从郑燕拖着一条残腿冲入救生舱之后,陆沉等人就再也没有收到直接来自曙光七号的任何信号——被炸的四分五裂之后,曙光七号的数据编码-转发系统根本不可能正常工作。救生舱发出的微弱信号有很大一部分被发射到了空无一物的深空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无线电信号被曙光六号截取,随后转发到了地球上。
从这些电波编码中,陆沉等人勉强能够判断出郑燕还活着。但这个“活着”仅限于电波发出前。地球上只知道,二十分钟前郑燕还活着。至于她现在情况到底如何,上帝也不知道。
上帝住在天堂,虽然不知道天堂究竟在哪儿,想来也不会比地球更靠近火星。
杨伟民的反应比陆沉和穆知然这种小年轻都要快,他马上就要求还没有完成第一次火星登陆行动的宇航员们展开救援行动。按照AI计算,等地球上的指令到了火星表面,这些宇航员们也应该能赶在救生舱轨道再入时出发。
但他们能为曙光系列乘组做的也就这些了——火星太远,地球实在是鞭长莫及。但对地球,陆沉等人却有很多必须现在立刻马上去做的事情。
“如果导致曙光七号爆炸的原因就是量子释能综合症……那是不是意味着又发生了某种我们不知道的变化?”陆沉忧心忡忡,阮红英的死亡令人震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她的死亡并不符合量子势能综合征的一般规律。
量子释能综合症一般不会发作的这么突然,至少在过去观察到的所有案例中,都应该首先出现长期的高烧不退,随后才有剧烈能量释放的现象发生。
但阮红英没有发热。
每个宇航员的宇航服里都有生命体征监护设备,地球上能够获得的宇航员生命体征包括他们的心跳、血压、氧饱和度以及体温等数据。无论是几天前的数据,还是爆炸前最后一小时的监控,阮红英的体温都是完全正常的。
曙光八号爆炸前也检测到了宇航员的发热,当时的医疗组给了那位宇航员大剂量的退烧药,那位宇航员也“不负众望”的连着高烧了足足四天。
然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彻底摧毁了曙光八号的炸弹。
说实话,量子释能综合症这个极端危险的疾病目前还能被“保密”下来,唯一的理由就是它拥有非常明显的征兆和非常缓慢的发病过程。至少四天以上的高热和随之而来的意识恍惚,让普通人几乎不可能忽视这样的疾病发作。
而这就足够人群采取足够的应对措施了——至少可以把伤亡控制在患者一人的水平上。
但现在的情况却有些出乎意料。阮红英炸了,但是没有发热。
没有预兆的爆炸才是最吓人的。
无须其他导师指出,陆沉马上就意识到了这个变化的严重性。在火星轨道上的宇航员能够毫无征兆突然爆炸,那凭什么地球上的不会?凭什么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曙光八号乘员不会?
一定有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个情况的变化,而这个因素毫无疑问将会是改变整个人类世界面对量子释能综合征态度的致命一击。
陆沉和穆知然对视一眼,然后同时想到了一个可能——“退出辐射范围了?”
来自蟹状星云的电子潮是导致大崩溃和量子释能综合症诞生的基础,而它的衰退则导致了大崩溃的发作,以及随后的量子释能综合症的出现。现在的太阳系已经运行到了蟹状星云辐射影响范围的最边缘地带。
自从天关客星出现之后,人类就从来没有个体离开过电子潮的辐射范围。没有人知道离开辐射区会带来什么后果,哪怕是最大胆的猜测也没有。
“从机制上来说,免疫介导的光子释放是患者发热原因的主要假说。而在这个假说下,持续发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电子潮影响中的缓慢失平衡过程。”杨伟民对陆沉提出的假说了如指掌,而风湿免疫科的专业背景则让他对于这些假说的应用得心应手,“如果没有持续的电子潮影响,这个失平衡过程很有可能被缩短许多。”
“燃烧的过程被缩短许多就成了爆炸。”唐庆隆揉着自己的眉头说道,“但这说不通啊……她没有发作过大崩溃,她体内大部分的锂原子外部电子都还是正常状态。那氢原子能级跌落释放出来的紫外线就不会被锂原子外部电子捕捉……”
“虽然紫外线不会被锂原子的外部电子捕捉,但那些释放的光子在传播过程中是会有损耗的。在辐射区内,我们依靠电子潮补足损耗。但离开了辐射区后,这个损耗就会引发释能。”穆知然分析道,“电子潮对我们的影响可能比预计的更大,以至于稍有变化他们体内的氢原子就爆发性地释放起了能量……”
唐庆隆有些担忧地看着穆知然,见多识广的唐院士被自己学生的假设吓着了:“那岂不是意味着现在在火星上的所有宇航员都可能是不定时炸弹?”
“唐老师,情况可能比那个更糟。”陆沉摇头道,“地球大概还有半年时间就要进入到无辐射区了——四十亿人口要是都变成炸弹,地球上恐怕只有单细胞生物还能活下来。”
——
旋转中解体的登陆舱,像是在空中忽然绽放的璀璨烟火。
在正常人主导的设计中,登陆舱当然不存在主动解体的功能。曙光系列登陆舱和救生舱的设计虽然各有不同,但它们都遵循了一个共同规律——没有自毁或者可能导致自毁的按钮。
飞船带自毁按钮这个设定主要还是方便了那些要展示角色大无畏自我牺牲精神的编剧。实际使用中,无论如何航天器里也不会携带足够炸毁自身的炸药,并且还把引爆按钮堂而皇之地放在最显眼的地方,用最显眼的红色标注后又自欺欺人地用个脆弱且不堪一击地塑料片隔开。
曙光系列不带自毁,但救生舱本身也能够充当火星前进基地。
它是带拓展的。
事实上,为了在确保火星任务时,体积较小的救生舱能够起到备用前进基地的作用,设计人员专门在救生舱周围设计出了许多可以活动拓展的部件。这些部件应当在落地后逐渐展开,从而为宇航员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而这个机制,成为了郑燕拯救自己生命的最后尝试。
利用自己的权限,命令AI强行解开了所有拓展机构锁扣后,在登陆舱的疯狂旋转下,这些拓展机构连带着其他的重要线路管路、甚至电源舱和氧气罐一起飞了出去。离心力直接扯碎了链接机构,在火星上甩出了一朵巨大的烟花。
质量发生巨大变化后,已经四面漏风的登陆舱终于发生了贾尼别科夫旋转。旋转的登陆舱猛然前后调转,完成了扶正动作。
郑燕面前的显示器早就失去了显示,只有面前的操纵台还维持着紧急供电。她猛地扭动了一下面前的操纵杆,让几乎喷射干净的姿态发动机逆向旋转减缓转动,随后在旋转中直接拉开了降落伞的手动拉环。
高速飞出的伞绳足有三百米长,等到伞绳完全放出,并且巨大的降落伞被充气后完全张开时,救生舱距离地面的高度已经不足五百米了。
更要命的是,降落伞的减速作用正在被快速削弱——高速旋转的着陆舱就像是个巨大的纺坠,它迅速把降落伞绳拧成了一股。
降落伞绳和救生舱的链接处原本应该有一个双向滑动连接结构,从而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但也不知道是因为刚才的高速旋转导致了结构变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双向滑动的结构并没有生效,原本张开后有足足六百平米的降落伞正在被迅速弯曲缩小。而救生舱的减速幅度也在快速变小。
距离地面五十米,反冲发动机启动。四面漏风的救生舱内,缓冲座椅强行启动,把还在试图控制降落速度的郑燕一把扯回座位上方,然后整体以躺姿升起,准备应对冲击。
郑燕躺在座椅上,深吸了一口头盔内早已污浊不堪的空气。
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她只能把一切都交给命运,交给那个完全靠不住且带着明确恶意的混蛋玩意。
她抬头看了看还在快速旋转的天空,灰红色下快速旋转的斑块映入眼帘。
然后她在强烈的眩晕和不适中闭上了眼睛。
——
一道烟柱冲天而起,大约半分钟后,一阵轻微的声音传到了火星车的外壳上——然后就被车体的外壳彻底隔绝了。
火星车里的宇航员们正处于一种微妙的沉默之中。无论是穿好了宇航服的渡边真雄还是金宇哲,还是正在控制火星车向预测着陆地点全速行驶的瓦莲京娜都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共识”。
救生舱凌空爆炸解体,炸成了无数碎片。降落伞虽然打开,但很明显没有减速到人类的身体可以接受的地步。
再加上飞起的烟尘,哪怕是再乐观的人也不会认为郑燕能活下来。她虽然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指令长,但这并不能让她就突然获得强大的、超人级别的坚韧身躯。
人类在火星上能够承受的冲击要比地球上大很多,从严格数据上来说,大至少两倍。但……就算考虑到这一点,郑燕活下来的概率依旧太小。
但三个人谁都不敢先说话。
火星车沉默地向着坠落点全速驶去,驾驶舱里的三个人都维持着沉默——张嘴就只能实话实说,可谁都不愿意率先提出“郑燕没救了,为了节约资源我们还是先回去吧”。
但大家的态度都正在产生松动和变化。他们是宇航员,是最不能心存侥幸的专业人士。在火星上放弃对指令长的搜救固然令人难以张嘴,但把宝贵且不可再生的资源浪费在注定没有结果的搜救行动上同样令人无法接受。
“我们……”瓦莲京娜最先忍不住了,她回头朝着两位穿好了宇航服的同事说道,“是不是应该……”
她的建议还没完全说出口,无线电里忽然传来了一阵有些失真的声音。
这声音显然来自郑燕,并且必然会被当做“登上火星第一人的发言”而被载入史册。
郑燕是这么说的。
“操他妈的疼死我了。”
(本章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