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愿无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4章 豫州战事开启,众臣商议战事。,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惟愿无忧,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
“难道父亲日后所处之事,是不可与外人道的?”
聪颖的钟会,立刻明悟到了自己父亲所担忧的事情。
“儿啊,你速去告知家佬,三个月内,为父不见客,这三个月内,直到豫州平定,你也要夹紧尾巴做人,不可在外出结交世家了。”
“明日起你便要去尚书台述职。”
“为父为你写一份拜帖,你交于荀令君,他必然明白此刻你的特殊性,会照拂一二地。”
钟繇说道,立刻开始着手写拜帖之事。
钟会见状立刻拱手道,“多谢父亲。”
次日清晨,钟会一大早便带着拜帖进入了还未开府的尚书台。
“钟侍郎来得真早啊。”
荀彧坐在尚书台的主位之上,起身欢迎道。
“令君才是,竟如此早便到了。”
“令君此乃家父所写拜帖,请令君收下。”
钟家于荀家乃是世交,自然不必做太多的寒暄,立刻便将拜帖交了上去。
荀彧看罢,立刻点了点头,“嗯,廷尉之言,我已知晓,日后钟侍郎便早些来尚书台中,晚上也便能早些回家去。”
“多谢令君。”
钟会闻言立刻拱手道。
“陛下已经与我说了,你乃是陛下为豫州所留,既然如此,你便从前朝豫州所留的公文看起。”
“两日后我会考校与你。”
“你在学宫所言,我也听说了,所思所想虽然新颖,却也有不少漏洞,为官者,若有一事不差,苦的便是百姓了。”
“你既然有济世之心,当要收敛锋芒,深入了解豫州的地理与民情。”
荀彧说罢,立刻让侍从在尚书台的一角处搬出了两打半人高的文书交给了钟会。
“看罢前朝的,再来问我要本朝的。”
“多谢令君,下官定然听从令君所言,收束心神,好好了解。”
钟会一拱手,带着两打文书回到了自己侍郎的位置上,开始研读文书,并作出记录。
前朝的文书多为书简,用字如金,许多信息需要通读文书之后,才能做出总结。
这无疑是让钟会有些费神的事情。
自清晨直至太阳快要下山之时,钟会才读罢文书,向荀彧要了本朝的文书。
次日,钟会的工作依旧是研读豫州的文书。
如此研读,一读便读到了三月初。
而三月便是朝廷与荆州、扬州约定的开战之刻。
刘辩在勤政殿之中,着两州送来的战报部署。正与荀彧、满宠等人一同商议此事。
“文若,钟会之才,是否堪用?”
刘辩一边读,一边问道。
“启禀陛下,钟会的确过目不忘,且颇有慧心,假以时日,领一州之地,并非难事。”
“嗯,能得文若称赞,必然是良才,既如此,朕便放心了。”
刘辩闻言点头道。
读罢文书,刘辩将文书传到众臣手中,开口道,“荆州以刘琦与黄忠领兵,从陆路而出,提五万之军,分两路,从舞阴、比阳两处直攻汝南。”
“而扬州则是稍微保守,由孙策亲自领军,提三万人马,经由丹阳先攻庐江郡。”
“诸位,甘宁的战报也早已传回,与河道之上,袁术的水军已经连败数场,倒也没有什么阻碍。”
“那么接下来我军的水师,便要协助荆、扬两州行事了,且议一议,该先协同那一州作战。”
刘辩说罢之后,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众臣公皆在细读几处的战报。
片刻过后,郭嘉拱手道,“启禀陛下,以荆州的战报来看,汝南守军尚有八万至多,黄老将军所采取的战略也是稳步前进,逐渐压缩袁术之军的生存空间。”
“由此看来,只怕荆州的战略是想要稳扎稳打的,若是如此,我军水师似乎难以长驱直入,抵达汝南内部。”
“而扬州孙将军,索然看似绕过了纪灵所驻守的九江郡,而去转攻庐江,实则却有可能是想幽庐江郡进入汝南郡的汝阴,从而切断汝南与九江的联系。”
“而扬州水道纵横,更有利于我军水师的发挥,所以臣之所见,当让甘将军率水师于庐江、九江附近驻扎。”
“一面继续攻击袁术的水军,一面见机协助孙将军或渡河入汝阴,或引兵攻九江。”
郭嘉说完之后,一众大臣不断点头同意他所想的方法。
刘辩见状也微微点头道,“既然诸位皆同意奉孝之言,便按照奉孝所言,让兵部发出文书,告知甘宁。”
“臣领旨。”
郭嘉立刻拱手道。
“文若,这几日水军所耗钱粮如何?”
“启禀陛下,比之陆上军队的损耗,甘将军的水师,几乎只用了陆军损耗的三分之一。”
“加之近日来甘将军封锁河道,截获了不少袁术从水路上派出的商贸船队。”
“以此为补给,甘将军的水师几乎对国库没有太大的需求。”
刘辩闻言,心中不禁暗想,“不愧是锦帆贼啊,做起老本行还真是一把好手。”
但此话自然不能当着群臣的面说出口,刘辩稍稍调整情绪道,“此刻袁术已经将兵力收缩回汝南郡。”
“既然甘宁的水师消耗不大,便可让兖州防御豫州的兵马调入豫州战场了。”
“调命李典、鲍信,领兖州防卫之军,直插汝南,协助荆州的战略。”
刘辩说罢,扭头看了看一旁的荀彧。
荀彧对此并没有异议,反倒是报以微笑,“启禀陛下,此时战端已开,定然是早日战胜为好。”
“臣总结了陛下所历战事的钱粮损耗,可见战事维持的越久,对于国库的压力便会越大。”
“此刻调遣兖州防卫之兵正逢其时,不过臣提议,此战若胜,陛下当削减兖州之兵,分一部分进入兖州本地的军屯。”
“解散一部分引入京中,听从尚书台的调遣。”
荀彧拱手道。
“文若此言甚善,只是尚书台缺人吗?朕怎不知?”
“回陛下,此刻算上百姓自发报名的,并、冀两州屯田的人数还有缺口,若是削减了兖州之兵,倒是刚好够用的。”
“且削减的士兵总是上阵过的,刚好派去与异族互市的地点任职。”
刘辩闻听此言连连点头,“好,那便依照文若所言,此战若胜,便削减兖州半数之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