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呢别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3章:“暴君”朱见济,我要做明世祖,搬砖呢别闹,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个政策推行了快一年,除了最开始有各种阻碍外,后面却是顺利不少。
因为前面的荆棘已经被人用刀给砍掉了,道路被开辟了出来,自然通常了许多。
很多负隅顽抗的官绅被重法处理,被鼓动的士人学子企图用罢考的方式来对抗朝廷——
然后,他们就如愿以偿,不用在乾圣朝生活了。
他们可以追随先祖的脚步,去另一个世界享受那不用交税的快乐。
除了杀人,朱见济特意强调的,抗税会牵连子孙,也促使这个政策得以尽快推行。
读书人中的大部分,就是为了当官来着。
现在不让他当了,还祸害子孙不能当,时间累积起来得有五六十年。
这已经足够把官绅家里数代的积累给宣布作废,并且使得其阶级退化了。
以后别人平步青云,自家却只能从事一些低贱的勾当,见官点头哈腰,以后不知道又要花多少心血才能重新回到上流社会……
如此严重的后果,想想都觉得可怕。
于是一些人也只能忍痛点了头,交了他们家应该出的那笔钱。
毕竟比起钱财,他们更爱权势。
但交了钱之后,这群人又跑过去说朱见济的坏话,宣称他是个“暴君”。
登基之初便杀了一遍地主,
之后限制宗教特权,杀了一批出家的高人,
现在又来了,下手的对象变成了官绅。
在此期间,他还出兵灭了一南一西两个国家。
满者伯夷说来说去,也没怎么侵犯大明的威严。
因为人家的大肆扩张,占据旧港,是在大明主动放弃海外路线以后做的。
亦力把里在表面上,也一直向大明称臣,偶尔的确会有打劫大明商人的事,但比起一个国家来说,死几人人算什么?
西域本来就荒凉的要死,偏偏有人要去那边经商,本就该有中途毙命的心理准备!
什么“汉人的命很珍贵”?
在这堆官绅看来,根本没必要!
大明朝内部还有三六九等的划分呢,几个商人平民算啥?
所以这两个被灭的国家,是没有罪的!
是当今天子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才遭受了无妄之灾!
在他们嘴里,朱见济仿佛成了隋炀帝、唐玄宗那样的帝王——
要知道,这两货可不是啥好东西。
一个又菜又爱玩,把老爹留下的大好家业给败光了。
一个前半生把大唐带上了盛世,后半生把大唐推到了悬崖下面,半生功业毁于一旦,让后世最喜欢念叨的,不是他过去的文治武功,而是唐玄宗抢儿媳的八卦。
现在的乾圣天子,正有如此气象!
上承景泰中兴,后设工厂开海禁,的确有所作为。
但喜欢打仗,喜欢找底下的无辜群众收钱,又像极了隋炀帝和唐玄宗的集合体!
在他们嘴里,朱见济不但每天要千百宫女服侍起居,还生活奢靡,养了锦衣卫和东厂为百官镣铐,扬恶抑正。
还喜欢养猫逗狗!
紫禁城那样的地方,是能养一堆猫猫狗狗的吗?!
宣德皇帝因为喜欢斗蛐蛐就能被人称之为“促织天子”,朱见济差点就被人叫成“狸奴皇帝”了。
这也没办法。
毕竟舆论这种东西,朱见济也无法完全控制。
官绅是老牌地方势力了,要不分青红皂白的抹黑当政者,还真不算太难。
后世不也有“你要搞文斗,我就扩大化”的例子吗?
一代伟人都逃不过这种污蔑,何况自己?
所以朱见济看到地方奏表之时,对那些骂自己的话一笑而过,只是关注政策推行情况,迟了慢了,还得御笔催一催下面的打手。
不过对比起原历史上的鞑清雍正帝,朱见济遇到的阻碍还算小了点。
鞑清把官绅杀破了胆子,朱见济也把人杀破了胆子,双方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还享受了差不多的骂名。
不同点在于,雍正是先搞了个“摊丁入亩”再弄的“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朱见济只是要求地方不论身份,以所占田亩大小交税。
他的动作简单了一些,也不坑人。
前者在搞摊丁入亩的时候,是说了交足了钱,就不必再充当苦力做徭役的,结果后面出尔反尔,又要求官绅和老百姓继续“当差”,去修黄河大堤,而且是以远低于市场价的钱强行“雇佣”人服徭役。
官绅不想当差做苦力,就必须以市场价雇佣别人代替自己,结果……
这笔钱又被鞑清收走了!
绝对的人财两空啊!
这一下子,不仅老百姓骂声一片,原本还想着交钱免灾的官绅也受不了。
那阻力能不大吗?
朱见济目前的所作所为,也的确对得住他当初持剑上殿说的“公平”而字。
你交了钱,那朝廷就不会再找你麻烦。
像修黄河这样的大型工程,基本也是在向百姓征收正常的徭役税银的情况下,再由朝廷出大部分钱搞定的。
以后他要是来“摊丁入亩”,把大明朝各种赋税拧成“一条鞭”,可不能学鞑清那样出尔反尔,破坏朝廷的公信力。
再好的政策,也是需要当政人去执行的。
对于地方的老百姓来说,这样子最好。
把钱算清楚了,以后麻烦少了,自己能专心做自家的事。
朱见济翘起二郎腿,晃晃悠悠的想到。
等他把手边的奏疏看的差不多了,王氏才缓缓走来,气鼓鼓的模样也像河豚。
加上她褪去了皇后的复杂装饰,只穿了一件简单的丝衣,步伐轻缓之间,衣袍被风吹起,更像一只圆润的河豚游荡到了朱见济身边。
皇帝憋的很辛苦,才把自己脑补出的画面压下去。
“你怎么生气了?”
朱见济拉住老婆,有点不解。
出门去陪杭太后遛狗的时候,还是副轻松模样,咋一回来就翻脸了?
王氏依偎到皇帝怀里,委屈死了。
“沂王送你的,他次子的满月酒,我喝到了。”
朱见濡有了自己的小国家,还有新儿子,忙起来头发都掉了不少,导致他就藩之时给朱见济许诺的,到现在才兑现。
沂王向自家的酿酒师傅讨教了一番,亲手酿制了一些米酒出来,用瓷坛封好,于上月送来了京城。
那米,还是沂国本土产的米呢!
可惜当时朱见济也忙着事情,没来得及喝它,只是存放到了府库之中。
杭太后在跟王氏遛狗的时候,突然就叹息一声,随即派人拿出了这坛子酒。
不是很好喝的酒水,偏偏入了天底下最尊贵的两个女人的口。
“沂王都有次子了……”
“沂王妃都四十了,还能生孩子,真是个有福气的……”
“青哥儿跟沂王,就差了一岁不到……”
所以皇帝和皇后结婚好几年了,什么时候能生一个孙子给她玩玩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