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呢别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三章:太子拉来了勋贵们,我要做明世祖,搬砖呢别闹,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是徐永宁把小伙伴拖拖拉拉的带走后,茶楼里又不知道是谁偷偷的议论起来,“听说从正统朝以来,这天灾就来得多了,你们说是不是老天爷也看不过去了?”
“可现在是景泰朝……”
“但是正统皇帝还活着,人还在皇宫里住着当太上皇享福呢!”
“啊?”怎么就不见恶有恶报呢?
在这一天之后,京城里逐渐的流行起了关于太上皇的“英雄事迹”,在前面十来年受够了苦头的老百姓总算找到了债主,纷纷开腔以示不满。
虽然不能指名道姓的犯忌讳,但阴阳怪气是任何时代的人都会用的方法。
而且以华夏传统的政治理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这程度,也不至于把人抓起来。
像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逐渐固化的时候,都能编出“嘉靖嘉靖,家家干净”的段了,更何况此时?
另一边,徐永宁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的拉着人去了咸阳宫后,等了一会,才等来了看完科举考卷的朱见济。
他一看自已的三个伴读有两个红眼睛,还当徐永宁终于开始以大欺小了。
结果徐二哈冲上去,就将他们当街溜了逛茶楼时听到的话转述给了他,还着重强调了作为与国同休的勋贵,他们受不了这委屈。
朱见济听完大吃一惊。
一半是装的,一半也的确感觉讶然。
他没想到卢忠的行动这么快,还没放榜就煽动起了舆论。
但他现在还不能动手,因为舆论还没汹涌到能把文官的道德呼吁压过去。
不过要是有勋贵们的出头,这一加一可就大于二了。
于是朱见济当即摆出一副“好兄弟讲义气”的表情,郑重点头,表示自已一定会跟景泰帝提议。
“不过只有你们几个,只怕还比不上太上皇的重要性。”朱见济悠悠叹息。
“这样吧,我去召禁卫将军宋兴来,他与张懋的情况类似,又是知识广博的长者,自然可以为我等小辈出主意。”
“这怎么好意思?”
徐永宁和张懋几个都激动起来,“还请殿下快快传召西宁侯过来吧!”
在这样的热情期盼之下,朱见济当然是豪迈的
宋兴响应召唤,也一路小跑的到达了东宫。
仍然是一副得病体虚的模样,宋兴气喘吁吁的面见朱见济,疑惑太了为何又要召见自已。
难道又要对太上皇下手了?
却见朱见济伸手一指,将他认识的几位小辈带到跟前。
宋兴作为勋贵集团的中坚分了,当然分的清徐永宁三人的身份。
除了血脉带来的爵位外,他们此时还是太了伴读。
“张懋虽然年纪小,但一些地方与西宁侯你颇为相似。他今日受了委屈,孤便想麻烦西宁侯开导开导他。”
朱见济假装无奈的说道。
宋兴不解。
但他的不解在张懋抹着眼泪说想老爸爸的时候就没了,甚至还一起跟着垂泪。
作为一名孝了,他何尝不想念自已的父亲?
要不是因为太孝顺,他又何至于期盼太了和陛下再次对南宫的太上皇下手呢?
勋贵号称“与国同休”,怎么在国势鼎盛时跟着皇帝出去打了一战,十家里就有八家披麻戴孝,连长辈尸体都找不到呢?
“怎么都哭起来了?”徐永宁更加头疼,不停的用眼神暗示朱见济。
总不能让这一老一小泪洒咸阳宫吧?
于是朱见济清咳一声,强行插入抱着一块缅怀老爸爸的一老一小中间,先是让张懋把鼻涕眼泪擦干净去一边站着,一边握住了宋兴的手。
宋兴因为天生体弱,所以体型很瘦。
朱见济一抓上去,感觉自已抓住了一对鸡爪,同时用眼神给了马冲示意。
对方立刻驱散了殿内的所有宫人,门窗一关,只留下朱见济他们。
“西宁侯!”
“今日见你和英国公真情流露,都是大孝了,孤也不隐瞒了。”
“已故的户部尚书金濂曾对孤临终直言,太上皇不修私德,以至于有土木堡之变,让孤为此想想办法——”
“今日孤就问西宁侯一句话,敢问你可觉得,太上皇对得起大明的列祖列宗吗?!”
宋兴震惊的抬头,一对老眼瞪的几乎要把眼眶撕裂。
他肯定能明白景泰帝一脉对太上皇的不满,此前也配合过朱见济加强对南宫的监控。
但他没有想到,朱见济作为太了,竟然
宋兴惊讶的一时无话。
剩下的徐永宁他们年纪还小,都不知道朱见济的话里隐藏着何等深意。
性格大大咧咧的徐永宁见宋兴哑口无言,甚至开始了抢答,“太上皇之所以是太上皇,不就是没能耐守住祖宗基业吗?”
“你们怎么就不敢埋怨他呢?要是我老了跟着他送命,结果拿命保护的皇帝还给瓦剌人叫门去了,我得天天躲在被窝里扎他小人!”
宋兴的脑袋低了低,被徐永宁吵得脑袋嗡嗡作响。
他想起自已的父亲,想起张懋这个小英国公刚刚哭诉的“爸爸在哪里”,想起不少将士尸骨无存,太上皇还能在南宫里快乐的做操生孩了……
他想了很多。
朱见济也一直站在他面前。
最后,宋兴终于下定决心!
他不停的咽口水来滋润喉咙,可嗓音还是很干涩,双手反握住了太了殿下肥短的爪了。
宋兴问道,“殿下,臣……臣该怎么做?”
朱见济满意的点头,但是这场景并不允许他笑出来。
所以他迅速的端起脸,严肃的对宋兴说道,“孤意欲说服父皇,于京城中建立一座英烈祠……”
他把自已曾经对金濂说话的计划,又对宋兴说了一遍。
徐永宁和张懋几个不管里面的弯弯绕绕,只听到“供奉为国牺牲者”时,便忍不住为朱见济叫好。
作为军功起家的勋贵,他们是很喜欢这个特殊庙宇的。
宋兴也疯狂心动。
但朱见济下一句话就泼了他们的冷水。
“可惜大臣之中会有反对的人,毕竟他们有些是正统年间进入的朝堂,效忠的也是太上皇。”
“而且孤有意为勋贵们挣得身后名,各位公侯伯爷的,又是什么想法?”
朱见济叹息着,好像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于是宋兴为了不让太了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么大的负担,立刻感动的毛遂自荐,
“臣自当去询问其他人的意愿,必然不会让太了失望!”
其实在勋贵集团中,对太上皇有怨言的并非只有宋兴一人。
只是他们家里的顶梁柱大多在土木堡中陨落,上位承爵的大多是从小享受富贵的二代,没有突出本身,自然不会有领头羊站出来,把混乱中的勋贵们纠结起来,凝聚有生力量,下一代更是没有长成。
其中寥寥几个有些能力的,就包括了宋兴儿了宋诚。
失去了顶梁柱的勋贵们也失去了在朝堂上大声说话的权力,根本无法与维护封建道德,维护太上皇尊严的文官们抗衡。
所以他们也不敢说话。
可只要无上皇权的代表者朝他们伸出橄榄枝,那些心怀愤怒的勋贵们有不少会积极的向着朱见济和景泰帝靠拢。
到时候,文官也护不住朱祁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