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钗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一章 诚意满满,明风八万里,紫钗恨,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虽然闯营是闯营,西营是西营,但这种区分已经应当彻底成为过去!

毕竟她可是大明朝当之无愧的皇后娘娘,既要领忠贞营出征,但是更要用好李定国在内的大西军精锐,只有把这两支精锐都用好了才有希望战胜阿济格。

只有她身后的陈皇贵妃和其余三位贵妃在觉得羡慕的同时又觉得被高皇后把所有的风头都抢光了,但是她们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这件事若是办砸了,高娘娘没有什么责任,她们从此就要彻底失宠了。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她们在这件事都必须全力配合高皇后。

而刘永锡也没想到高皇后会有这样高风亮节的表现,更想不到张献忠留下来的四位贵妃会这么配合高皇后,因此他十分得意地说道:“豪格不足为患,原本我最担心就是阿济格,但是奉天皇后主动请缨,我就知道这次北伐已经无忧了!”

虽然从兵力来说,湖广方面的越明军稍稍处于劣势,但是现在阿济格既然成了藩镇,自然要以藩镇的态度来处理问题,现在他在第一线配置的反而是二流甚至二流的汉军,主力精锐即使不是用于对付刘泽清、刘良佐与左梦庚的精锐,也是用来部署在河南省内各地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这种形势之下,只要高一功、李定国这些名将不犯糊涂,肯定能在第一时间占据上风,而越明军可以席卷东线之后向河南进军,而邢皇后当即说道:“奉天高皇后领军亲征,胜平那边也是稳若泰山了!”

邢胜平作为安徽巡抚同时承担向山东与河南两条战线发动攻击的使命,可以说是前线指挥官压力最大的一位,而现在高夫人既然领军亲征,邢胜平就变得轻松起来。

只是刘永锡怎么也没想到最初迫于形势出现的皇后亲征居然会变成越明军的惯例,而且刘永锡隐隐觉得在高皇后亲征之后,恐怕张献忠留下的诸位美人也会在这件事闹一闹,但他在这个问题还是非常开心:“没错,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长平皇后当即问道:“永锡哥哥,什么算是北伐的东风?”

刘永锡当即笑了起来:“清国不是派使团过来跟我们谈判,过去我一直坚持以黄河为界,现在我们可以在这个问题稍稍让步一些!”

长平皇后已经明白过来:“永锡哥哥接见清国使团的时候,就是准备用兵之时!”

刘永锡非常明确地说道:“确实没错!”

对于大清国来说,时间只是过去了一年多,但是形势却是完全逆转,顺治元年与二年是弘光朝千方百计想得到大清国的支持,不但能接受黄河为界甚至还可以以江淮为界,而现在却是大清国争取以江淮为界,如果迫不得已的话,黄河为界也能勉强接受。

但是使团的诸位要员都很清楚,以黄河为界的方案在摄政王与诸位王爷、贝勒那里是不可能通过的,毕竟现在大清国实力最强的藩镇阿济格所部的地盘几乎在黄河以南,在黄河以北只有三个府而已。

如果真要以黄河为界,那等于英王阿济格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地盘,而山东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清国使团一直是据理力争,甚至准备在其它问题作出让步换得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收获。

而在几次谈判破裂之后,承天皇帝刘永锡终于接见了这个清国使团,虽然他把诸位王爷、贝勒都骂了一通,但是也承认在阿济格占据河南的情况下,大清国不可能退到黄河以北,因此他要求大清国进行相应的赔偿。

所谓的“赔偿”,自然是要在双方现在的战线以北再划出中立地区,按承天皇帝刘永锡的看法这种中立地带大清国可以设官治理,但不许派驻兵马:“当年秦桧秦相公都从金人手上收复了河南地与陕西地,我身为承天皇帝,总不能连有着万世骂名的秦桧秦相公都不如吧!”

按照刘永锡的看法,从现有战线一直到黄河以南的数千里江山都要以这种形势来治理,但是清国使臣觉得发现了刘永锡的真正底线,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得寸进尺,而刘永锡很快作出了一定让步,允许清军在黄河以南拥有若干桥头堡。

但对于清国使臣来说,这反而让他们看到了绝佳的机会,他们觉得刘永锡之所以不断作出让步,自然是因为越明朝全力南征根本无力北伐,所以才准备从谈判桌上获得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

因此清国使臣提出了他们眼中最有诚意的建议:“我们可以把顺天府的大明皇陵都交由明国设官管理!”

刘永锡既然以“大明”为国号,自然是继承了大明朝的许多政治遗产,因此他虽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却觉得清国诚意不足:“我是一心想与大清国达成了一代人的和平,你总知道懿安张皇后与太康侯都是开封人,我如果不能把应天张皇后帮她拿回故乡,我怎么向她交代!”

虽然刘永锡在谈个人感情问题,但是清国使臣却觉得看到解决问题的真正机会,他们很快就提出了反建议:“既然如此,不如仿顺天府皇陵故事,将开封府城交给贵国管理,但贵国只能设官管理,不能驻军!”

这样一来,承天朝不但在顺天府拥有许多块小型飞地,甚至还能在河南拥有一块较大飞地,而刘永锡对于这个方案虽然很有兴趣,但是谈判很快就僵持下来。

不是双方没有诚意,而是双方都挺有诚意,但是双方都有诚意反而解决不了问题,毕竟现在是进行具体谈判的时刻,双方谈判桌上三言两语的结果,往往是一县甚至一个整府的地盘。

明国负责谈判的阁臣朱大典几乎是一个村一个村地争地盘,他不仅想拿下北方的两块政治飞地,而且也准备从大清国手上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希望大清国让出三五十个县的地盘。

而大清国的使臣们自然不会让朱大典轻易得逞,他们顶多只愿意让出三五个县的地盘,而且这三五个县的地盘明国也只能设官管理,不能派驻军队进驻,他们甚至要求明国的许多边境州县同样划为没有武装力量的中立区。

只是双方据理力争的同时清国使臣都觉得自己已经为大清国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现在大清国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有一年半载的和平光阴,大清国很快就能重整山河发动第三次南征。

他们在欢天喜地的同时也向北方利益相关的诸位王爷、贝勒通报了谈判的具体情况,阿济格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急了:“怎么能把开封府让给明国!”

虽然现在的开封府还浸在水里,但是阿济格在享受到了藩镇的诸多好处之后,已经是一个最标准的军阀,让他把开封府与边境若干州县让出去简直就是割他的肉。

而他身边的吴三桂想得很清楚:“漫天开价坐地还钱,越明朝既然开出这样的条件,说明他们根本无意北伐,那咱们只要抓紧这两三年时间就能把河南经营成我们自己的天下!”

英王阿济格虽然赞同吴三桂的看法,但他仍然表示这件事要从长计议:“我觉得我们即使什么条件都不让步,明国三五年之内也不会北伐!”

与屡屡承受越明军打击的多铎、豪格不同,阿济格与越明军交战若干次一次没吃过大亏,甚至还占过不少便宜,所以他觉得以现在的形势而言,完全不需要向越明军作出任何让步。

而吴三桂当即笑了起来:“那就慢慢谈了,谈一个月不行,那就谈一年,谈一年不能就谈五年、十年,只要五年、十年,这河南就是英王您的藩国了!”

阿济格听得连连点头:“没错,慢慢谈,谈不成也没关系,反正我们很有诚意!”

反正阿济格是真觉得哪怕谈崩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越明军在近期是不可能发动北伐。

而豪格的看法与阿济格几乎一致:“好好谈,慢慢谈,谈得越久越好,多让几个州县都无所谓!”

阿济格因为在战场上没吃过什么大亏,所以是一个州县都不准备让去,而豪格因为屡战屡败有心理阴影,所以觉得多让几个州县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他下首的张天禄当即说道:“一个州县都不能让,若是把这些州县都让给明国,恐怕南人就知道我们的底细准备趁虚而入了!”

河南毕竟有英王阿济格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保存下来的精锐野战兵力,所以阿济格是寸土不让,而山东就完全不一样了,不管是张天禄、豪格还是其它几支清军都是标准的残兵败将,何况省内还有刘良佐、刘泽清与左梦庚大举起事,越明军如此发兵北伐至少初期必然是摧枯拉朽,而豪格却是有着心理阴影:“如果不能让出州县的话,真把金华盗贼惹急了,我们没有多少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游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