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爷爷,没钱是您自己作的
河套大圣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爷爷,没钱是您自己作的,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河套大圣爷,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雄英呆愣在原地,
可以说,朱元璋所说的话,
彻底打破了他对大明财政的幻想,
不仅没有想象之中充裕的国库,
而且竟然都穷到一粒米都发不出了?!
朱雄英下意识问道,
“爷爷,那孙儿这些钱...”
朱元璋眼皮一跳,连忙转移话题道,
“这你就别问了,咱还有些私房钱。”
朱雄英低下头,忽然觉得,自己收下的这些粮食变得无比沉重,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叹了口气,
既然以未来天子为目标来培养朱雄英,
那么朱雄英怎么都绕不开国家财政问题,
所以,老朱想着,
不如直接就把这件事和朱雄英全盘托出,
也好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朱元璋搓着手,自顾自的说道,
“从去年到今年,可谓是天灾人祸频频,
西边打仗,南边闹水灾,北边还有鞑子频频犯边.....
哦,对了,再加上给你大修陵寝,
这么东一下西一下的,硬是把国库给耗干了,
幸好,咱还算是给家里这些孩子把钱挤了出来,
不然的话,咱的老脸可算是丢尽了!”
朱雄英一阵沉默,
老朱可谓对家人照顾到了极点,整个皇室成员,
都由朱元璋一人拨款供养,
而且老朱还明确规定,只要是皇室成员就不许自谋生计,
看这架势,老朱是要彻底包办,从头养到尾。
说起来,
清朝学的也是老朱这套,
八旗子弟入关之后,在山海关周围划地分晌,并且也是严令禁止八旗子弟自谋生计,
在入关之初,八旗子弟人数还不算很多,清朝官府也算能勉强供养,
可是,随着八旗子弟越生越多,
朝廷每年给八旗子弟的拨款,已经变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尾大不掉,
活活就把清朝财政给拖垮了!
目前来看,老朱供养皇室宗亲,虽然没到拖垮财政的地步,
但是,看起来也快了,
每年给分藩出去的藩王五万石粮食,未分藩出去的皇子两万石粮食,
老朱膝下这些皇子,
算上最小的那个,前年由赵贵妃生出的小二十一,
这便是二十一个皇子,
其中七个就藩,十四个在京,
光是在皇子身上一年的开支,
就是足足的六十三万石粮食!!!
这还没算老朱膝下的公主、皇孙呢!!!
据朱雄英所知,
去年整个大明收上的税收是两千三百万石稻米,四百万石大麦,
加起来两千七百万石,
而这些税收要用于整个国家的调度,其中皇室就分了足足近一百万石,
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更可怕的是,皇子还会生皇孙,皇孙长大也会就藩,
皇室宗亲的人数会呈几何倍的增加!
甚至,数量膨胀到达某个节点后,
这个数字会直接爆炸!
到时候,大明只会更穷!
说起码,好像穷这个字,似乎伴随了大明整整一朝,
也不知道为啥,
明明白银经济快速发展,中原地区的耕地也是开发到了极限,更是有着极好的国际商品贸易的平台,
无论是农业、纺织业、商业都应该进入一个全新的巅峰,
可结果却是,
大多时候,大明都穷得叮当响!
莫说与宋朝时相比,就连与元朝财政相比都是远远不如!
明朝的经济搞得可谓是一塌糊涂!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只见朱雄英漂亮的眉毛紧锁了起来,
不由问道,
“孙儿,你有啥想法?”
自从朱雄英看出朱元璋在有意制衡文武官员之后,朱元璋每日教朱雄英教得都格外用心,
这段日子下来,朱雄英频频有惊人之语,
给朱元璋也拓宽了不少思路,
甚至,
朱元璋在教学朱雄英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老朱今天和朱雄英交底大明财政的问题,也是想着从朱雄英这里能不能找到些灵感,
朱雄英顿了下,说道,
“爷爷,国家取财之道,无非两种。”
朱元璋身体前倾,急着问道,
“哪两种?”
朱雄英竖起手指,
“开源,节流。”
朱元璋一愣,喃喃道,
“开源....节流....”
老朱越是砸吧这两个词,就越是觉得有滋味,
只这两个词,就把整个国家的财政问题给说透了,
颇有点大道至简的意味!
朱元璋兴奋的一拍大腿,激动道,
“说得好啊!!!
开源就是想招多搞钱,节流就是省着少花钱!
哈哈哈哈,大孙儿,你比那户部尚书说得都清楚多了!
他一整就和咱墨迹个两个时辰,可确是狗屁说不出,说得都是车轱辘话!
倒不如你这四个字清楚明白!”
朱雄英腼腆一笑,朱元璋笑声渐止,满眼期待的看向朱雄英,
接着问道,
“大孙儿,开源节流很好,但是有没有啥现成的法子?
咱倒是想到一个开源的法子,来给你打个样!”
朱雄英有些好奇,没想到老朱还挺有搞经济的天赋呢,
这就有思路了?!
“爷爷,您快说说,有什么好法子?!”
朱元璋眼睛一闪,
“开源就是想招多搞钱,
咱想着,要不要找机会弄个什么大案,好杀一批看不顺眼的官员,再一抄家!”
朱元璋啪的一声,两手一拍,显得极其兴奋,
“看看,这不就来钱了嘛?!”
朱雄英听得满头黑线,
好家伙,我收回老朱有搞经济的天赋这句话!
这不纯是在扯淡嘛?!
没钱了就抄官员的家!
合着大明官员都是您养的猪羊?!
养肥了就杀?!
“大孙儿,咋样?!”
偏偏朱元璋还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就等着朱雄英夸他几句,
朱雄英叹口气道,
“爷爷,这办法一点都不好。”
朱元璋一怔,问道,
“这咋不好啦?!”
“爷爷,您想没想过,把朝中官员都杀干净了,谁来给您办事呢?”
朱元璋脖子一梗,说道,
“咱这咋没想过?!
不过,这个你放心,大明广开科举,可谓是历朝之盛,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读书人还不好找吗?!
咱算是看明白了,这些当官的就是韭菜,割了一茬,马上还能长出来一茬,
永远不用担心没人做官!”
朱雄英摇了摇头,
“爷爷,孙儿觉得不对。”
朱元璋眼睛一闪,说道,
“哦?你说说你咋想的。”
“孙儿觉得,爷爷不能把官员比作韭菜,
如今大明朝的官员俱是有才干的翘楚,更是在朝中经过了数年政事的打磨,
对朝中情况可谓是了解至极,处理政事也是手到擒来,给爷爷您省了不少的麻烦。”
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倒是。”
“可是,您若是把他们都杀了,重新启用新人,
就算这批读书人再厉害,总不可能对朝中的政事上手就做吧,
没有几年功夫的打磨,他们全然做不到老官员的那种程度,
国家政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朝中随随便便的一个决定,就关系到成千上万的大明百姓,
咱们绝对不能以百姓为代价,开给新任官员练手积累经验。
所以,孙儿觉得,把官员比作韭菜不对,
韭菜割一茬长一茬,前后没什么差别,
可是一个好官员,是需要细心呵护培养的,杀一个就少一个啊!”
朱雄英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朱元璋听着,那不以为然的眼神,也逐渐变得严肃。
老朱惊叹的看向朱雄英,不由感叹道,
“孙儿,你说的话在理。
还从没有人与咱说过这些,咱确实是想差了,
咱这个法子,不好。”
朱元璋成立御史台,今年又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都察院内俱是言官,他们品级低权力大,上可骂皇帝,下可骂百官,
但是,
事实却是,这些言官只敢骂百官,却不敢质疑朱元璋一下,
原因很简单,
朱元璋是真下手砍人啊!
这些言官也不傻,
没必要非得嘴两句,换得被砍头的下场,
所以,长此以往,朱元璋耳边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少,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这对于皇帝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而今日朱雄英丝毫不避讳朱元璋,
爷爷对就是对了,错就是错了,
说得朱元璋是心服口服,
咱孙儿不仅敢质疑自己,而且说得话还挑不出一点毛病,
咱听得舒坦!!!
不过,这也就是朱雄英,
换作其他人,将朱雄英说过的话,原封不动的和老朱说一遍,
结果还是轻则挨骂,重则砍头!
朱元璋嘿嘿一笑,期待的看向朱雄英,
“大孙儿,你给爷爷支支招啊!”
朱雄英顿了顿,“看”向朱元璋,
“爷爷,开源的方法孙儿暂时没有,节流的方法确是有一个。”
朱元璋浑身紧绷,正色道,
“你说!”
“裁撤每年皇室的补助开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