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几乎一样的答卷
电光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几乎一样的答卷,荒年全村饿肚皮,我带家人狂炫肉,电光鼠,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帝震怒,严惩三人,抄了三人满门,凡是参与的人则罢黜官职流放。
一时之间,朝野动荡,文武百官噤若寒蝉。
而这件事对于周怀瑾来说,无论是好坏,对他的仕途并没有太大影响。
不久后便是殿试。
这场大考将决定周怀瑾日后的命运。
殿试前夕,京城戒备森严,禁军更是换了一茬又一茬。
周怀瑾早已习惯,倒是慕浮生有点慌,“怀瑾,我听说今日皇上会亲临现场。”
“的确如此”周怀瑾不甚在意道。
“周兄,我真的佩服你,不论何时都能这么淡定,咱们可是要面见皇上的,你竟然还能临危不乱。”慕浮生惊讶地说道。
周怀瑾笑了笑,“殿试无非就是皇上考验学识与品格,只需如常回答便可。”
“可是据闻皇上性格阴晴不定,喜怒无常,万一惹恼了他,岂不糟糕。”
周怀瑾淡定地摇晃着茶杯,语气平缓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就当是你爹考验你就行。”
慕浮生听了他这番话,眼睛亮晶晶的,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周兄,你牛!”
会试殿试分别由吏部考官监督,每次殿试都有三十个贡士参加,经过初选、复赛、最后才是面圣。
殿试,举行的地点设置在御书房,考生需穿戴整齐进殿,不得携带任何物件,违令者斩。
考试期间不准交谈,否则视同作弊;考生须闭门谢客,考完即可离宫。
这规矩虽然严苛,却也杜绝了作弊的可能。
考题一式两份,呈上去由皇上批阅,若皇上觉得不妥或者有误解,可叫人前来问话。
这样一来,不仅省去了抄袭的麻烦,而且也减免了一些作弊的隐患。
毕竟考生们都不知道皇上的考题究竟如何,只是按照题目来答案就是了,这样也方便皇上挑刺,若是错了,皇上便可提出建议。
周怀瑾刚进入大殿,皇帝身边的公公便宣读了皇上的题目。
“陛下考校众位学子:诗词歌赋,古文典籍,琴棋书画,应试技艺等皆为文化,朕希望诸位学子能以文治世、安邦定国。”
皇上这道题简单易懂,但也难度颇高,其实皇上并未明示具体是哪些内容,只是让众人写出答案来,然后再由皇上评判优劣,从而定下前三甲名次。
这个考题虽然不难,却也是极考察学子们才学的,所以众位考生都不敢掉以轻心,纷纷奋笔疾书。
周怀瑾也低头专心研墨,写得飞快。
不多时,考生们全部写完了,交给公公检验,然后便有太监送到皇上面前。
至于考生们则被带到御书房外等候,皇帝看到谁的卷子便叫谁进去问话。
皇帝坐在龙椅上翻阅着考生的卷子,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陛下,可有何处不妥?”张德海见状连忙问道。
皇帝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继续翻看卷子,脸色愈发凝重。
“皇上……”
“你看,他们的答案大致相符,只是细微处有差距。”
张德海凑近仔细辨认,然后小声道:“这……”
“这些人的答案,朕都已经看过了,不合格。”皇上神情晦暗不明,似在思忖什么,忽然开口说道,“传召礼部尚书和户部侍郎觐见。”
“是!”
张德海领命退下,很快便通报二人前来觐见。
“臣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礼部尚书和户部侍郎跪拜在地。
“爱卿平身吧。”
两人站起身,垂首静默不语。
“你二人对今年的春试成绩如何看待?”
礼部尚书和户部侍郎互看一眼,恭敬道:“今年各州府的考生都发挥得极佳。”
皇帝点了点头,“嗯,这一届考生的表现比往年均好了许多,但是你们看这两人的试卷,几乎一模一样。”
说着将手上两张卷子递给两人,两人接过扫视了一遍,俱露出惊讶之色,“陛下,这不可能啊?这两人的答案怎么会相同呢?”
户部尚书拿着卷子反复观摩,喃喃道:“陛下,这……臣也弄不懂啊!这怎么可能呢?”
“那依两位爱卿之见该如何是好?”
“这……”礼部尚书犹豫不决。
“臣愚钝,但两人答案几乎相同的确匪夷所思,依微尘之见,可将二人招到御前一一询问。”
皇帝颔首赞赏,“正合朕意。”
很快两人便在御前被传唤觐见。
“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皇上摆了摆手,然后指了指旁边的椅子,“你二人坐下说话吧。”
“谢陛下。”二人走向旁边的座位坐下。
两人都在揣测皇帝突然召见他们的原因,不过他们的脑袋瓜转得快,很快想到了一种可能。
顿时两人便噤若寒蝉,战战兢兢。
果然,只见皇帝沉声问道:“朕看了你们二人的答卷,几乎一模一样,这是为何?”
两人吓得浑身哆嗦,扑腾一声跪在地上,“草民冤枉!”
“是吗?你们冤枉?”皇帝冷笑一声,“朕还没想治你们的罪,你们倒好不打自招?”
两人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赶忙磕头道:“陛下息怒!这答卷上的内容虽不是我想出来的,但却是在别处看到深觉赞赏记下来的!”
两人额头上渗出密集的汗珠,显然被吓破胆儿了。
“哼,既然你二人如此坦白,朕也不追究你二人的责任,不过你们二人说清楚究竟怎么回事,若有半句虚言,朕绝饶不了你二人!”
“是是,陛下英明。”
于是两人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他们答卷一模一样的事。
原来他们先前去拜访过周怀瑾,彼时周怀瑾刚刚完成一篇策论,他们二人便趁机看了一遍。
越看越觉得极佳,这一看也就记到心里,皇帝出的题目恰好符合那篇策论,于是二人便稍微改了一下交了上去。
没成想就是因为这篇策论,让二人齐齐断送前程,他们现在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就不这么干了,自己肚子里墨水再少,好歹也是个进士了,如今竟是一念之差断送前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