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留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章 长青会说长青诀,妃不佛系,念留心,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夏季是雾隐山最秀美的季节,因地势的关系,山上也不会如同山下一般闷热,每年夏天都会有一些香客来长青寺小住,大都来自莲溪镇和云浮城,有时还会来一些挂单的修士,经静仪主持同意寺内便会接待,静仪师傅不论贫富出身,捐赠多少,但要来意清楚明白,俗世责任已尽,为人品行端正,同意生活自理,愿意遵守五戒的才会留住;夏季来寺内参拜的信众也最多。七月初一举办的**会便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这一天不只会有来参拜和听法的香客信众,还会有不少小商贩不辞辛苦的挑着各色货物上山,在长青寺门前纵横摆开,水果,小吃,脂粉,饰品,特色手工,琳琅满目,能一直摆到山腰,这就有了长青庙会,是雾隐山一年一度最热闹的盛会。
今年夏天,长青寺内便来了云浮城的三位夫人并子女,莲溪镇的江夫人和郑夫人母女,还有行脚算命的余老道爷孙。到了七月初一这一日,清晨便有人陆陆续续的上山,山雾似是也受到惊扰,稀稀薄薄的飘散开来。长青寺内,众人早殿完毕,依旧坐禅的坐禅,迎客的迎客,劳作的劳作,讲经的讲经,读书的读书。今日慧行和慧色需要在无遮殿布置会堂,法台之下,三色的蒲团分九列九行,中间留出过道,砂色的是为男信众准备的,枯色的是为女信众准备的,芥子色的是出家修行者的。方布置完毕,打开殿门,就见袁千裳姐弟已在门外等候。慧色笑道:“两位施主来的好早。”袁千裳说:“我说没这么早开始,千山偏说要早点来显诚心,我只好跟着来了。”袁千山行佛礼向慧行和慧色问好,两人回了礼,慧行看了看香炉,说:“还有半个时辰呢,你们现在进来吗?”袁千裳问到:“你们呢?”慧色说:“你们若是进来,我们便也进去禅坐,若是不进来,我们就在门口等其他施主来。”袁千山便说:“我们进去吧。”袁千裳也点了点头。于是慧行慧色请姐弟两个进去,请袁千裳坐在第一个枯色垫子上,请袁千山坐在第一个砂色垫子上,两人则并排坐在前两个芥子色垫子上,而后双手合十,五指自然弯曲,便合掌如莲花,闭目开始禅坐。袁千裳便也闭目禅坐。袁千山也学着合掌,闭上眼睛,坐了片刻又睁开,转头看向慧色,看着她沉静的侧颜,内心欢喜,脸上荡漾起笑容。过了片刻,袁夫人走了进来,看到儿子在盯着慧色看,眉头一皱,快步走到他面前,挡住他的视线,轻声呵斥:“规矩一些!”袁千山看到母亲不悦,忙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袁夫人看他这样子,微微一笑,便不再理他,走到袁千裳旁边坐下。
之后人们三三两两的走进了无遮殿,各自找位置坐下。门口的慧见看着时辰已到,敲响了钟板。钟板既响,更多的人向无遮殿走来,慧见略略一观,便去请主持了。殿内的慧行慧色也睁开了眼睛,站起身向外走到末席旁站定。不多时,静念和静思师太便领着众尼姑走了进来,各自走到自己的坐席后依次坐下。又过了一刻,静仪师傅从侧门进来,登上法台,慧见也归了坐。静仪师傅以平和的目光扫视众人,看到来人中有老有少,终是青壮年居多。缓缓开口道:“南无观世音菩萨,今日贫尼便与众位分享通过醒觉修行使身心保持活力的所得。共有三诀,第一诀是勤,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生于世,耳听目视,口说意念,呼吸进食,起止坐卧,本无一刻能停,停止便意味着消亡。劳作勤方能衣食无忧,身体勤方能百脉通达,思想勤方能智慧增长。无论是读书还是练武,务农还是经商,修行还是出世,勤劳方能有所得。我们还应该主动感受身心的劳动,尽量让劳动达到应有的效果,而不造成多余的损耗。更应响应身体的感受,及时止息,不造成过度的损耗。第二诀是谦,谦虚方能不封闭自身,不封闭才能去接触新的事物,学习新的技能,而无论身在何处,所为何事,同行何人,都应该谦虚以对,保持精进之念,如此方能有新的发现。新事物,新技能,新发现可生出新鲜喜悦,新鲜喜悦便是活力的一种。第三诀是净,身体净则百病不生,心灵净则诸业消退。要做到身体净,不止要依时沐浴洗漱,还要关注身体所处的环境,衣服、房舍乃至水源和空气都要洁净,每一次进食都需留意食物是否能提供适合的活力,果实、种子、蛋、乳是活力较强的食物,其次是青菜、瘦肉,根茎和肥肉多为储备之用,活力较弱,饮食需全面均衡而不过量。要做到心灵净则需要身正,身正而心正,心正而意正,意正而言行正,言行正则无伤。言行正便不会伤害到人,人便也没有理由来伤害我们。大道中直,望君笃行。”静仪师太说完,看了看众人,而后结语道:“南无观世音菩萨,愿诸位身似菩提树,勤受雨和光,谦得新叶发,净显长青色。”
众人听罢静仪师傅讲法,各有所得,齐齐拜谢道:“多谢师父”。而后静仪又看了一遍众人,问道:“各位可还有疑?”袁千山感受到静仪师傅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便开口问道:“师傅,修佛的人还可以食肉吗?”静仪师傅看了看大家,看到大家多有疑色,开口说道:“这个问题很好,贫尼便再与各位分享一个往生几世的故事:第一世,那是一只小狐,在山野中游荡觅食,不小心误中猎人的陷阱,小狐不能动弹,内心的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饥肠辘辘掩盖,在小狐奄奄一息之时,有一个僧人出现在了小狐面前,僧人解开困住小狐的陷阱,可小狐已经没有力气动弹了,僧人也苦修了一天,水囊空空,并无食物,僧人不愿见死不救,便割了自己的血肉喂给小狐,小狐吃了僧人的血肉,恢复了生气,有感僧人的慈悲,小狐发愿来世必以血肉偿还。第二世,它成了一只野兔,当僧人在树下坐禅时,它一头撞死在了树上,僧人却没有吃野兔,而是埋葬了它;第三世,它成了一尾鱼,在僧人日日清理的莲池里长大,直到老死,僧人也没有吃它;终于到了第四世它是一匹马,僧人骑着马想穿越冬日的森林赶回寺里见已生命垂危的师父,却在森林里迷了路,粮食用尽后,僧人牵着马艰难的前行,终于不支倒地,后来一个猎人出现,杀了奄奄一息的马,将温热的马血喂给僧人,将僧人救醒,而后烤了马肉给僧人吃,僧人不肯吃。猎人说:“这马已经死了,要是能救了师傅,也是它的功德。”僧人听了,想到自己还要回寺去见恩师,便流着泪吃下了马肉。到了第五世,他成了人,而僧人转世成了他家门庭前的一株葡萄树,每年夏季都会结出甜甜的果实。”
静仪师傅讲完,又扫视了一遍众人,信众多沉浸其中,袁千山听了静仪师傅的故事,不免想到:“不知自己前世是不是和慧色小师傅有些缘分?”想到此处便忍不住又转头去看慧色,却见慧色平静的望着师父,不免有些沮丧。袁夫人却没有来管他,听了静仪师傅的故事,也不知触动了何处,竟隐隐有些泪水在眼中打转。袁千裳感到母亲有些动情,不动声色的瞥了一眼,又定定望向师父。江老爷在袁千山后面,微微有些皱眉,不知在沉思何事。沈家公子也在人群之中,像慧行望去,慧行却转头望了一眼慧色。静仪便念佛号说道:“南无观世音菩萨,众生有灵,万物互缘,人不该枉造杀业,也不该囿于成见。该不该食肉,单凭自己的体验感受,世间万法,皆需亲证。我长青寺众已惯食素,但并不要求所有修佛者都食素。只需谨记,一饮一啄,皆有缘法,细细体味,方得好处。”
(https://www.yqwxw.cc/html/139/139557/88815477.html)
www.yqwxw.cc。m.yqwxw.c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