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巡抚述职〔下〕
惠子52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9章 巡抚述职〔下〕,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惠子521,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巡抚的看法呢?”
短暂的沉默后,朱由检看向眼前皮肤黝黑,但体魄更显强壮的文官,深沉地问。
“陛下,听说陕西民间动荡,四川的白杆军立下异军突起的功劳,或许可以将其编入蓟镇总兵麾下,成为独立的营队?”
所谓的营队,是由地方大员直接指挥的亲兵部队,通常由军队中最“精锐”的战士组成,人数不固定。
“石柱土司对我大明忠贞不渝,此举不宜..。”
朱由检并未犹豫多久,就在辽东巡抚毕自肃略带失望的目光中轻轻摇头。战绩辉煌的白杆军是他手上最精锐的部队,若编入营队,不论“白杆军”之名将如何淡出世人视线,仅是京营总督秦良玉可能的不满就足以让朱由检暂时打消这个念头。
何况,白杆军的存在犹如京城的“定海神针”,稳定着纷繁复杂的朝局,短时间内朱由检无法允许这支军队离开京城,特别是在他刚刚挫败东林党的敏感时期。
“那么,从宁远和山海关调动兵力?”
...
沉思片刻,辽东巡查使毕自肃再次开口,但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在过去的半年多,即便他施展浑身解数,加上宁远防务官周永春的辅佐,也无法改变“关宁铁骑”实质上成为宁远祖家私人部队的事实。更让他咬牙切齿的是,自从祖大寿在“锦州大捷”后,竟收敛了狂傲,每日在府衙中尽职,暗地里却派亲信家仆在京师编织势力,这让他感到颇为棘手。
“山海关之外,至关重要,兵马绝不可轻易调动。”
不一会儿,文书后的朱由检又一次否决了辽东巡查使的提议,使得毕自肃的脸上掠过一丝沮丧。
既然辽东的军队无法调动,大明还能从何处集结兵力,抵挡来势汹汹的建州女真?虽然未曾明言,但这对君臣已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默许了女真大汗皇太极可能会在几个月后,率领他的铁骑,穿越蒙古,直逼关内。
“朕已下令兵部,调拨一万京都卫队士兵,分别增援蓟镇和居庸关。”
正当毕自肃心灰意冷,一筹莫展之际,朱由检的声音平静如湖水,再次响起。
毕自肃闻言一愣,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荒谬之感。大明的京都卫队“有名无实”已是公开的秘密,历代天子对此束手无策,失望之下选择置若罔闻。天子登基仅一年有余,即便京都卫队总督秦良玉整治有力,又能有多大的改变呢?最多不过是确保“令行禁止”罢了?
在辽东任职多年,毕自肃是最了解女真建奴的文官之一,深知这些野蛮人的凶猛。就连他麾下的“辽东精锐”在正面战场也难以稳操胜券,更别提那些刚刚训练一年的新兵了?
更重要的是,天子是如何说服朝廷的文官,让“京都卫队”离京出战?要知道,自从土木堡之战后,曾经威震天下的“京都卫队”便逐渐衰落,战斗力大不如前。尽管正德和嘉靖两位皇帝先后调集边疆精英入京,意图重振京都卫队,却依然无法扭转“石沉大海”的局面,只掀起微弱的波澜。
可以说,北京城就像一座囚笼,将历任大明天子紧紧束缚,无法施展拳脚,而驻守京城之外的京都卫队则是一把不合的钥匙,外表光鲜,实则无用。
“忘了告诉你,军器局那边已经成功研发出红夷大炮,几个月后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还没等毕自肃从“京都卫队”出京的震撼中回过神来,文书后的朱由检轻轻一笑,神秘莫测地说道。
嘶!...
当这消息传出,辽东巡抚毕自肃并未显出过多惊异,只有长久保持静默的辽东副指挥使满桂和他的同伴曹文诏,不禁倒抽一口冷气。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他们俩深知这些“红夷巨炮”的威力,这种来自异界的武器在射程和精准度上,远超大明传统的狮吼炮数倍之多。
往昔的“宁锦大捷”与“锦州大胜”,正是得益于这些红夷大炮的关键作用。
假若朝廷能自行研发这等神器,岂不是意味着能大量装备于军队和城墙之上?
一想到未来数百门巨炮齐发的壮丽景象,满桂和曹文诏都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口水,脸上浮现出渴望的神色。
有了这样的力量,即便不能立即“收复失土”,至少能将蛮族的侵袭拒之门外,毫无悬念。
“如此,应当无忧矣……”
长久的沉默后,毕自肃微微点头,他的声音略带沙哑,回荡在乾清宫的暖阁之中。虽然身在千里之外的辽东,他对朝廷的消息并不闭塞,明白蓟镇总兵卢象升与他一样,都是由天帝亲自提拔的心腹。
至于新兴势力尤世威虽不广为人知,但毕自肃对他战场上阵亡的胞兄尤世功却十分熟悉,二人曾一同在沈阳城共事过。
此时已至十月,辽东的冬季已然临近,女真部落全面出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以此推算,她们恐怕要等到明年三月冰封解冻后才会发动攻击,这样一来,大明尚有近五个月的准备时间,还算宽裕。
“那女真大汗皇太极狼子野心,为了麻痹我等,可能会故作声势,爱卿切勿掉以轻心。”
话音刚落,天帝的目光变得阴冷,他果断的态度仿佛能洞察人心。
闻言,毕自肃的眼中掠过一丝惊讶,难以置信地看向案后的天帝。
女真大汗皇太极的确狡猾阴险,为了分散朝廷注意力,短期内制造假象,佯攻锦州等地,实则是在为袭击京都铺垫。
对此,毕自肃和部下已达成共识,但远在千里之外的天帝是如何得出这样的推断?
不知为何,毕自肃望着案后的身影,竟感到一股难以捉摸的深邃,这同时也让他感到几分安心。
有如此英明的主宰,大明必将复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