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鸣如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2、第 62 章,[三国]兴汉,剑鸣如歌,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第二批俘兵抵达九江,凌寒认为,是时候开展政治改革了。
从降低赋税开始。
之前,他已经降低了一次扬州的赋税。
但还远远不够。
在历史上,从东汉末开始,到了三国时期,赋税非常沉重。
曹操大力发展屯田制度,农民每亩田地生产出来的粮食产量,有一半要上交官府。
如果租用过官府的牛,则还要额外再上交一成。
至于刘备与孙权,他们明面上规定的赋税,倒是没有那么重。
但经过世家豪族们的剥削之后,农民每亩田地自己所能获得的比例,反而要更小。
重税之下,农民耕种自然没有任何积极性。
留出第二年耕种需要的种子以后,他们每年收获的粮食基本只够勉强糊口。
若遇上打仗的时候,再被强征一波,便连糊口也做不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民宁愿逃进荒山,最后葬身于野兽的腹中。
按理说,官府降低赋税,受到影响的只是官府。
作为扬州之主,凌寒若是想这么做,直接这么做便是了,不需要顾忌什么。
实际上却完全不是如此。
赋税高的时候,农民无法支付繁重税赋,就只有将土地卖掉,从此卖身于世家豪族。
原本需要上交给官府的税赋,转而由世家豪族获得。
这是一个君权衰落,世家强盛的过程。
世家豪族的土地兼并与农民逃户,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汉末至晋初的人口锐减,除了战争与时疫,另一方面便是,很多百姓并没有户籍,也不交税。
在官方的记载中,这些便是不存在的人。
因此,凌寒想要降低赋税,除了短期会面临钱粮减少以外,还要面临政治压力。
先前他趁着自己统一扬州豫章以外的各郡,降低了一成的赋税。
扬州并没有哪个世家搞出什么动作来。
这是因为,两场战争大胜,使得他在扬州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在没有彻底触及世家根本利益的时候,世家当然既不想,也不敢暗中跟他作对。
更何况,世家中也有许多人忠于汉室,视他为大汉的希望。
但这并不意味着凌寒可以肆意发布政令。
如果此刻他下令瓜分世家的土地,分给贫穷的百姓。
即使世家不能推翻凌寒的统治,也没办法鼓动平民掀起叛乱。
但扬州就不可能安稳了。
而他也会基本丧失从世家大族中招揽人才的机会。
要知道,在没有科举制的情况下,封建帝王所能获得的人才几乎全部来源于世家。
比方说周瑜,来自庐江的大族周家。
这些日子以来,凌寒时常与周瑜一同出行。
有时会听他吹笛,有时交代他去做事。
周瑜算得上凌寒在扬州的心腹之一。
但如果凌寒下达这样的政令。
即使周瑜本人能够理解,他的家族也一定不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一种类似于卸磨杀驴的举动。
当然,凌寒也不可能下达那样的政令。
即使是现代社会,类似于世家的剥削也从未间断。更何况是生产力落后的封建时期?
再者,尽管他对这个时代的平民充满同情。
但也还没有大公无私到,完全不顾及自己人的利益。
如糜氏,从一开始就跟随着自己,唯一的期望就是有朝一日能让糜氏壮大。
倘若自己将来完全抹杀掉世家,对这些人来说又何其残忍?
他所希望达到的,只是尽可能地减少这种剥削,起码让治下的百姓不至于挨饿。
所以他将希望寄放在新的土地上。
假若庐江的这批俘兵可以开垦出大量的新耕地,同时没有什么人在开垦荒地的过程中阵亡。
他就会将这样的消息尽快地传遍扬州各郡。
自然会有许多百姓眼红,自发地离开世家豪族,到官府登记,恢复户籍,申请开垦属于自己的土地。
为自己耕种,耕得越卖力,属于他们的收成便越多。
他们自然会更加尽力,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尽管这些粮食并不属于凌寒,但起码扬州会拥有大量的存粮。
这种方式,本质上也是在从世家那里夺取利益。
只是要缓和很多,没有那么直接。
也远远达不到过河拆桥的地步。
扬州地区的世家,势力比起北方来说,要弱许多。
甚至连川蜀的世家也有所不如。
这一点,从历史上三家归晋之后,扬州世家地位最低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势力越小,阻力就越小。
凌寒觉得,凭借自己现在的声望,采取这样的政治行动,应当不至于引起世家的反扑。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他决定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消除他们的敌意。
为此,凌寒将周瑜请到自己的府上。
他并没有直接说明,而是透露道:“等到这一批的俘兵开垦完水田,本王打算进一步降低税赋,最终降至十税一。”
周瑜是何许人也。
寻常人或许短时间内根本瞧不出什么,他却一眼看出了凌寒的真实意图。
即,从世家那里咬下一大块肉,送给百姓。
或者更合适的说法是,还给百姓。
事实上,早在凌寒决定让俘兵开垦荒地的时候,周瑜就隐隐有过一次这样的猜测。
只不过,这个猜测当时便被他打消了。
因为官府和军队并不能从中直接获取好处,却要得罪于世家。
只要不将百姓压榨太过,百姓是不会起义的;反观世家,每一项不利于他们的政令都会引起他们的敌意。
若在和平时期,轻徭薄赋无可厚非,值得称道。
但在战争时期,即便体恤百姓的不易,这也并非明智之举。
于是,周瑜听完凌寒的话,沉默了片刻。
随后开口道:“瑜有一事请教。”
凌寒道:“公瑾且说无妨。”
周瑜问道:“赋税如此之低,一旦施行下去,百姓很快便会有大量的存粮。殿下是否打算将他们的存粮据为己有?”
凌寒笑道:“与其让他们的粮食放在家中发霉,当然不如用来当作打仗的粮草。只有彻底平定了天下,他们才能过上真正和平的生活。”
周瑜闻之不语。
若是如此,岂非得不偿失。
凌寒当然知道周瑜在想什么。
笑道:“公瑾放心,到那个时候,本王自然有办法让他们自愿交出积攒的粮食,决不会生出半分的抱怨。”
自己完全可以设计出各种娱乐活动,保证百姓们完全满足自身所需的情况下,再心满意足地消费粮食。
心里头早就有一堆主意了,只是一直遗憾于百姓们都太穷。
凌寒接着道:“眼下,世家也许意识不到本王的意图。然而,这样虽能有利于政策成功实施。可一旦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定会加倍怨恨。”
倒不如主动地告诉他们。
派出一位合适的人,代替自己向扬州的世家示好。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非是想要走他们手中夺取利益,用以强化君权,而是为了扬州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即使不能令他们信服,至少也能表达出态度:自己并没有不将他们放在眼里。
周瑜出身大族,理论上与各大世家处于同一立场,说话天然具有说服力。
且俊朗非凡,才华过人,在当地颇有名声。
又十分擅长与人相处。在历史上,连起初讨厌他的程普,后来都感慨“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无论怎么看,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凌寒没有说完全部的话。
周瑜至此却已经完全明白,长沙王今日为何召自己前来。
他并没有感到恼怒,声音听来清疏温润:“殿下是希望瑜充当殿下的说客,逐一拜访扬州的世家?”
凌寒定定地凝视着对方:“公瑾可愿助我?”
周瑜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
一方是自己的家族,另一方却是天下的百姓。
这本应是个两难之选。
但此刻,周瑜并没有半分犹疑,他拱手道:“殿下有命,瑜自竭尽全力。”
凌寒听了,心中顿时轻松许多。
在周瑜临走之前,他又道:“本王那里有一箱子琉璃珠,公瑾便以琉璃珠,向世家表达本王的善意吧。”
很快,杨真便派人将盛有琉璃珠的箱子送到周瑜的府上。
这箱琉璃珠还是从常山带过来的,原本是想用来结交徐州士人的,结果并没有用得上。
如今反倒用在扬州的世家身上了。
做完事情之后,杨真又回到了凌寒身边。
因为是个粗人,对政事几乎一窍不通,所以先前凌寒与周瑜对话时,他一句话都没有说。
眼下,周瑜已经离开。
杨真在两人先前讨论的时候,心中起了很大的疑惑。
因为殿下并不反对自己询问这类的事情,反倒十分提倡,所以他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地问道:“在殿下看来,究竟什么的君主才算是英明的君主呢?”
按圣人的言论,英明的君主是应当具有一颗仁义之心的。
但本朝的汉武大帝,任谁看来也是一位明君,可是汉武大帝似乎……好像说不上仁义吧?
杨真一直觉得,殿下怀有一颗仁义之心,这理所当然,十分正确。有利于收服民心,进而有利于恢复汉室。
可是今天听到周瑜先生的话,尽管没有完全弄懂,但他隐隐感觉到,殿下对百姓的仁义,似乎会不利于扬州的统治,也不利于恢复汉室的大业。
凌寒没有直接回答杨真,而是问道:“什么样的君王可以算作明君?百姓眼中的明君,与后世眼中的明君,是一回事吗?”
顿了顿,又道:“百姓为什么会渴望一位明君?”
杨真认真地想了想。
他觉得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就可以说出答案,却又觉得自己的答案并不足够准确。
于是道:“属下愚钝。”
凌寒道:“有句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杨真听到这句话,当即就要开口反驳。
凌寒并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继续道:“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做到。”
杨真迟疑地点了点头。
“但是——”凌寒话锋一转:“百姓之所以渴望明君,是因为明君当朝时,在天子之下,勉强是可以说一句人人平等的。”
“无论多么位高权重的官员,都不敢肆意欺压百姓。因为一旦上达天听,官位再大也要付出代价。”
“若是这位明君,还可以足够好地克制自己。既不奢靡,也没有对外扩张的野心,那么百姓的日子就会非常好过。”
凌寒捧起茶盏,饮了一口,继续道:“若是遇上昏君,情况则恰好相反。”
“天子高高在上,丝毫不懂得民为水的道理。天子之下,会被分为无数等级,一层一层地往下盘剥。”
“最底层的普通百姓,自然苦不堪言。”
“当百姓活不下去,再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这个时候就会拿起武器造反。”
“然后旧朝覆灭,新朝兴起,重新进入新的轮回。”
作者有话要说: 注:赋税与土地、皇权与豪族的关系要比本章里讲得复杂很多,想要解释清楚需要长篇大论,所以这里简化了,感兴趣的可自行查阅资料。
另外,主角的看法不代表作者观点,更不保证有道理,只是在本文特定条件下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