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秋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二章山雨欲来8,三国之最强皇兄,忆秋风,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允是司徒,三公之一,刘毅仅是北军中候,权责虽大,但仅秩六百石。以王允的身份,要见刘毅,可以直接下个手令,约其府上一述。但刘毅出征在即,恐怕也等不及。
王允“呵呵”一笑:“刘将军,上次为你的事,我可没少被卫家问责。不过,我王允凭空多了个女儿,总得让老夫见见,不然的话。这份冤屈不明不白,心头也不利索。”
他是来见任红云的。
刘毅本待拒绝,但仔细一想。在自己与蔡琰的婚事上,王允确实帮了大忙。自己借其名声,可是好好坑了卫仲道一把。否则的话,卫仲道手握婚书,占据道德大义,确实难办。虽然王允老奸巨猾,把这事推得一干二净。但卫家对其有所怨怼,那是肯定的。正待叫任红云出来。身后却传来任红云的声音:“小婢红云,见过司徒。”
司徒登门,不可小觑。现在阖府上下,也就三个女婢。任红云甚有眼力劲,招呼了素兰素梅,一同跟了出来。三个少女站在屋檐下,俏生生的横成一列,再配上两个亲兵,倒也不显寒酸。
素兰素梅也是美人胚子,但比之任红云,本就相形见绌。此时遇见王允这个前主,更如老鼠见了猫,倶都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喘。而任红云胆子大些,行了礼后,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个劲的朝王允身上瞟。加之她才哭过,脸上尤有泪痕。这一下少了几分俏皮,多了几分楚楚之色。再经素兰素梅一衬,连刘毅看得都有些心跳加速。
王允眼睛一亮,“啧啧”赞道:“好一个钟灵毓秀的少女,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卫仲道输得不冤。”他转头看向刘毅:“刘将军,老夫有个不情之请。”
不情之请,那还是别提了罢。心下虽然腹诽,但嘴上可不能如此说:“司徒请讲。”
“兴汉出征在即,家中杂事,素兰素梅从小熟习,应付足够。而新君登基,礼乐崩坏,乐音残缺不全者甚多。老夫欲聘红云为歌舞教习,行编排之首事,以为改元贺。”
刘毅张了张嘴,正待拒绝。王允显然早已有备,微笑着继续道:“任红云,鼓吹署李侍仪关门弟子,自幼习之,得其真传。于歌舞一道上甚有天分。兴汉,老头子也是出于公事,你可不能拒绝哦。”
要调查任红云出身也不难,顺着卫仲道打探就可以了。王允身为司徒,这点能量还是有的。不过,女子非是货物,如此挑来选去,刘毅天生反感。所以,任王允说得天花乱坠,刘毅心头仍是不愿。但硬邦邦的拒绝,人家帮忙在前。在人情上又说不过去。
刘毅好生为难,想了半天,才斟酌着道:“吾与红云,虽然相处日短,但脾性相投,名为主仆,其实情同兄妹。而元贺之礼干系太大。若为教习,自是劳心劳神。司徒此议,小子怕是不能答应。”
王允一怔,也是沉默了好一会,才缓缓道:“其实这也不难,兴汉若是担心红云。这义女,老夫就认下了。将来卫家真若问起,老夫也一力承担。即是老夫之女,兴汉此番出征,也大可放心,不会让红云受半分委屈。”
卫家之事,终究是隐患,但王允如此说,就成了弄假成真,为刘毅背书了。而且任红云经过此事,晋身为王允义女,其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对其自然也有好处。这本来也是一桩美事。但刘毅心头,仍是不大舒服。有个叫貂蝉的,也是王允义女,下场可不见得好。但这个偏见有些超前,私下想想可以,不方便宣诸于口,更不好成为拒绝的理由。
正自为难,耳边传来任红云脆生生的声音:“敢问司徒,这歌舞教习。是给皇帝编排的么而事成之后,能否恢复乐府旧制可有赏钱好拿”
这问题很直白,而且小姑娘的声音清脆,更说得毫无心机。王允听得有趣,微笑答道:“元贺之礼甚为重要,朝廷中人人皆必参与,皇帝自然也在其中。而恢复乐府,干系实在太大,不在老夫职权之内,倒是可以争取一二。至于你说的赏钱。哈,不应该这么称呼,应称之为“奉”,即俸禄也,这教习可是女官,虽然不高,但也和李侍仪一样,可是正儿八经,朝廷认可的。”
这就够了。小姑娘面带欣喜,朝刘毅行了一礼,恳求道:“老爷,奴家愿去。”
和素兰素梅不同的是,任红云虽自认刘毅为主,却并非奴籍。若是她一心想走,在法理上,刘毅还真没这个权利留她。当然,强扭的瓜不甜,这等大煞风景的事,刘毅也不屑去做。眼见少女一脸希冀的望着自己,他也只能怅然应道:“好。”
末了还是不放心,补充道:“我回来就去接你,平时多个心眼,尽量少出门……”
少女脸上泪痕宛然,但眼中却燃起了亮光,那是对未来的憧憬。刘毅本待再说点什么,但张了张嘴,又看了眼笑眯眯的王允。最终还是把话吞了回去。
且行且看吧,事已至此,说得再多也是枉然。
虎牢关,为天下少有雄关,因周穆王曾在此牢虎而得名。后世多称“汜水关”,而此关又依崤山而建,所以又有“崤关”的说法。此关位于成皋县内,又名“成皋关”。隋时,改成皋为汜水,“汜水关”一词,始现于世。但不论怎么改,“虎牢关”一词,却一直未曾变化,沿用至今。
崤函古道,南连嵩岳,北频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虎牢关,则是东边最为险峻的一道关口,也是洛阳东大门。洛阳城甚巨,人口多不说,城墙也宽,用此拒敌,不论是兵力调配,还是后勤供应,都是极大的考验。而反董联盟几十万人,一旦铺展开,兵多的优势将无限扩大,更不利守。董卓中路集结重兵于此,就是想据险迎敌,以期御敌为洛阳门外。
洛阳离虎关两百来里,若是急行军,两天时间就到了。大军开拨,肯定不能如此,几万人拔营起寨,紧赶慢赶,沿着驰道一路前行,在第四天午时,虎牢关城头才遥遥在望。
离城门还有两里多路,前方斥候来报,说已与城中取得联系,郭汜,李傕两位将军亲自前来迎接。等到了城门下,天气晴好,远远的只见城头旌旗招展,代表中军的“董”字大纛已高高升起,显然董卓马快,已然抵达。刘毅领着飞熊军抵达城门时,城门已然大开,有个发令兵大声道:“诸军立刻入城,不得延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