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影勿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走向现实的,重生之神级操盘手,梦影勿念,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钱主任,如果没有什么别的事情,我就先去忙工作了。”祁进国转过身,对白胖中年人说道。
有些事,基调已经定下了,就不会再有什么商量余地。
原则就是原则。
“等等!祁部长,我能跟他们一起去黔南地区吗?”
钱主任急忙叫住他,涨红了脸恳求道。
自己手里的几份学生档案,对方一份都没有要,说不憋屈那是不可能的,他倒要想看看无穷大公司,招人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公平公正。
“吕工,你怎么看?”祁进国侧过身,看向了旁边的清瘦中年人。
“可以倒是可以,听这位同志的口音,应该也是从百京来的吧,不过这次我们要去的地方,可是黔南的一个贫困县,路途遥远不说,那边的环境也可能会比较恶劣,你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吕姓工程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沉思片刻后说道。
“没事没事,我不介意,说起来,当年我也是下过乡的”钱主任见对方没有拒绝,心中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又重新打开了话匣,互相攀谈起来。
祁进国在告别几人之后,并没有前往人事部安排今天的工作,而是绕路到了监察部门,专程找到了李云,和他进行了密切交流。
最近一段时间,投递简历的高校大学生,明显增加。
甚至不乏有一些名校海归、高知识分子,这些人群的增长,给他们人事部也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
因为在做背景调查的时候,如果对方一直呆在国内还好,要是有留洋经历,谁知道他们在国外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又或者接触过什么组织。
这些都不得而知,让他们不得不慎重。
李云对此深以为然。
多年的反间谍经验告诉他,高校大学生,恰恰是境外间谍策反的重点对象
二零零七年,四月六日。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比历史上早半年)
这是华夏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使华夏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不过。
不管国内,还是国际上怎么变化,远在非洲的基地,都按部就班,实行着当初建立这个基地的初衷。
和华南市总公司研发,为了商业化,为了赚钱不同。
非洲基地,在满足自给自足的条件之后,所有的研究,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进行——那就是乌托邦计划!
赵工站在高高的自动化工厂上方天桥,俯瞰着下方的各种机械设备。
他年初不远万里从国内来到非洲,是为了完成陈伟东交待给他的任务:用从德国买到的四台大型高精密车床,作为母机,在这里建立一个初步的工业体系。
同时,还要负责制作一些超高精密的特殊工件。
只不过,非洲基地这边的高级技工人员,还是太少了,只有六十多人。
这么少的人,想要完成基地研发部门,设计出来的各种超高精度样品,难度非常之大。
全靠从华夏国内,带来的高精密度自动化生产线,才总算能做出让研发部门满意的样品来。
自动化生产线,强调的不是批量生产能力,而是尽可能的将产品保持最高品质。
所以,虽然自动化生产线,一共有两个厂房,上万平米,但生产能力仅仅只能够支撑研发部门的小规模试验,并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基地里面还建有一个小型的特种合金加工厂,平时会从非洲各国购买一些原材料,自行小规模生产,不过产量也就能维持基地研发部门的试制而已。
有些新配方材料,连特种合金厂也无法提供,全靠实验室制备。
无论从成本计算,还是数量上来说,都无法承担大批量加工的要求。
在厂房相邻不远处的地方,还有两个特种加工车间。
那里加工的都是一些对环境、温度有要求的特殊部件,里面的制造设备,一些是从国内运来的,更多的是根据加工需要,自行制造的加工设备。
赵工在天桥上看到一个部件加工完毕,立刻从天桥上走了下来。
“这个小型火箭发动机,总算完成了,我这就给设备项目组送过去。”他从工作人员手上,接过一个两尺来长的玻璃盒,里面有一个直径相当于成年人拳头,二三十公分长的火箭发动机。
在玻璃盒上,贴上一张标签之后。
赵工将玻璃盒夹在手肘处,离开了防护严密的加工厂,走进了一栋五层楼高的基地办公大楼。
这栋楼并不算高大,外面看起来也朴实无华,是基地的行政事务大楼,里面有很多工作人员来来往往,看起来非常繁忙。
赵工拐了一个弯,走进右侧的一条通道,推开了一个写着“休息间”的房间大门。
他走进去,里面一个人也没有,椅子都被摆放的整整齐齐,桌子上还有一盆花,靠墙的位置,还有一台饮水机,一台咖啡机和一台可乐机。
转过身,房间的最角落还有一个衣帽柜。
赵工走了过去,将里面挂着的几件衣物,移往一旁,又把一个固定的挂钩扭动了一百八十度,衣柜壁缓缓滑向一旁,露出了一个电梯平台。
他走进去,关上电梯门,按下一组数字,电梯平稳的向下行。
在电梯门关上的一瞬间,衣柜的挂钩也自动翻转了一百八十度,重新回归正常。
看上去,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基地的核心研究实验室,全部都修建在地下两公里的地方。
为了建立这个核心的地下研究机构,基地的工程队,从来到非洲之后,就一点点向下拓展,不断加固,直到下挖到接近两公里的地方,才转为横向掘进,并时刻进行固化处理,安装各种液压支撑臂。
工程到现在,其实都还没有完工!
目前只是把主要的核心研究室,全部转入到了地下,只在地面留有一些外围实验室。
而按照最终设计,他们还要再向下掘进几百米,建立一个小型工厂,囤积一批物资,用于在特殊情况下,隐秘的研制开发工作。
参与乌托邦计划的人,很多人都认为,可能他们一生都看不到这个计划实现的那一天。
因此,如何在隐秘的条件下,坚持研究,成为他们考虑的首选问题。
赵工在这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
可现在,随着公司实验室,光子计算机的突破,模拟系统的搭建,大多数人从中发现了一丝亮光,似乎研究就要获得突破性飞跃。
这项计划,要进行许多大型的地面、空间试验,以验证相关的研究成果。
以前,冈比亚区区一百多公里的国土纵深,他们根本无法在保证机密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很多测试,他们只能通过超级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理论上的验证。
进展快慢先不说,数据的真实性,就很让人怀疑。
科学是严谨的,无论理论知识再强,最后还是要进行真实试验才行。
好在现在搭建了天道系统,他们终于可以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况下,展开各种大规模的试验,在一个只有他们存在的类真实世界里,肆无忌惮的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验!
想想吧!许多研究,就是因为需要进行大量,注定失败的试验,造成各种浪费,最终因为资金制约,使得研究只能蹒跚而行。
可是他们,却能够在并不额外投入的情况下,没日没夜的展开各种近乎于真实的实验,随时验证他们灵光一闪的想法,对研究的方向进行调整、修正。
这个研究进度,怎么可能不快?
光子计算机,强劲的计算能力,让他们的研究,一下提高了十倍、二十倍,甚至一百倍!
并且,在数据回放、分析、辅助运算等等方面,都给予了科研人员极大的帮助。
这就是现代科技,一环扣一环,每一环的成果,都会引发链式反应。
连赵工这样,只想为乌托邦计划作出贡献,并不奢望看到结果的人,都开始怦然心动起来。
也许,在他们有生之年,真的可以看到计划实现的那一天。
他从电梯里出来,并没有去动力部门,而是转到了材料部门。
材料部门的负责人,是毛俄的一个著名材料学专家,叫做尼古拉,他正埋头在电脑屏幕上,看着不断刷新的数据,目不转睛,一点也没看到赵工的到来。
尼古拉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崩溃前夕,从中央材料研究所逃出来的。
之后,他一直游离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国之间。
直到王方军派人,多次和他联系,才好不容易将他游说过来。
他的到来,大大加强了材料部门的研发实力,还有他携带的一些研究资料,充实了材料部门的数据库,并缩短了一些重要配方的研究时间,取得了相当巨大的成绩。
在非洲基地,像他一样的毛俄、东欧科学家,还有不少。
赵工来非洲的时间不长,没有细算过基地到底有多少科学家,不过根据他的估算,应该有五六百人。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从国内来的华夏科学家,毛俄的科研人员只有一百多人,其余基本都是东欧各国的。
由于进入二十一世纪,毛俄为了收拢几大行业的主导权,对寡头资本进行了沉重打击,国内的经济、政治形势也与之发生了变化,造成不少的科学家出走。
这个数字,不低于三万。
王方军听从了陈伟东的建议,没有胡乱招收这些人。
每一个被招来的人,都是具有相当科研实力,在国际科学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著名科学家。
在这混乱的几年里,很少有人注意到了科学家失踪。
人们大多以为,他们去了更加发达的西欧。
到了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基地已经具有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并且研究深度,开始渐渐超过世界现有水平,再从外面补充研究人员,已经没有必要,才逐渐减少,并最终停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