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天慧鸿铭,九曜,李白,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侯旭易之所以说是大神而不是鬼怪,是因为他相信有常羲在,绝对没有什么鬼怪之流敢出现于此地。
“小子,你不认识老夫?”来人一张脸瘦瘦小小,嘴唇极薄,上面两缕八字胡只垂到下颚,听到侯旭易的话,当即小眼一翻:“没见识!”
认识你?老子又不是写聊斋的,怎么可能来一个认出一个?侯旭易心头嘀咕着,当下也不客气的顶了回去:“在下非前清人士,所识之人自问没有阁下这等打扮的!”
“老夫姓辜。”来人也不和他打嘴仗,大概是自视极高之辈,和侯旭易争辩怕失了面子:“草字鸿铭。”
“辜鸿铭?”看来人的模样,分明就是那种认为自己说个名字就能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的样子。奇怪的是,这个名字他还真有些印象!于是他一边在记忆力搜索着,口中一边客气道“哦,久仰久仰,不知道辜大神来此有何……辜鸿铭?!”
他终于想到这个名字自己在什么地方听说过了!可是记忆中这个名字,可是和什么神仙鬼怪之类的一点都扯不上关系!
侯旭易多少算是个世家子弟——虽然这个世家和以前流行过的“汝南周氏”之类的八大世家比起来小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可在当地也算是文武传家的高等门第了。他的曾祖父更是曾经出过国喝过洋墨水的留学生,在当时也被号为学兼中西的“通儒”一个。
侯旭易出生的时候,他的曾祖父早就过世了,这些事情,是从长辈口中陆陆续续知道的。
而辜鸿铭这个名字,也常常在长辈们描述曾祖父的时候出现。据说,他曾祖父自问学贯中西,自视极高,同时代的人中,学问能让他佩服者,便只有辜鸿铭一人而已!
说到辜鸿铭,这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人物。
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华人。辜鸿铭的祖上,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便下了南洋,并且一直没有归国,辜鸿铭便是出生在南洋的一个叫做“槟榔屿”的小岛上。
据说辜鸿铭自小就极其聪慧,虽说不像传说中的那些古代神童,三岁吟诗五岁做赋——他家里也没知道诗词歌赋的人,想学都无从学起——可在同龄人中也算极其出色的了。
那个时代,南洋的华人和外来殖民者的关系不错(大概都是外来人的关系吧),所以辜鸿铭在出生的时候就被当地的一个苏格兰庄园主认作义子,并且极得喜爱,十岁之前所受的教育都是由这位庄园主亲自进行的。而在他十岁的时候,这位义父便将他带回了苏格兰,送入当时极富盛名的一所中学中读书。
这一去,便是二十年。
辜鸿铭在二十岁的时候,便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名校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之后遍游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先后荣获文学、哲学、理学、工学、神学等等博士学位,竟然达到了十三个之多!他写的论文,常常在当时西方的学术报刊杂志上发表,一时之间,竟然轰动整个西方学术界,皆以天才称之。
更加让人佩服的是,三十不到的辜鸿铭,对于英、法、德、意、日、俄、希腊语和拉丁文,都有极深的造诣,他写出来的文章,当时的英国人竟然说可以和莎士比亚媲美!要知道莎士比亚可是被目为英国文学的象征,一个外国人写出来的东西能得到这种评价,那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有些夸张了……原本的说法是:可以与维多利亚时代任何一个大文豪相提并论!窃以为,包括莎士比亚也不算太夸张……)
在西洋获得了偌大的声誉之后,辜鸿铭就回国了。
此时的辜鸿铭,虽然一肚子洋墨水,对西方文化,可谓观其要而会其通,但对于东方文化,却还是一无所知。——说起来也难怪,他从小便生长于南洋,之后又一直在欧洲游学,所接受的都是西方文化的教育,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东方文化。
可是天才便是天才!
天才的辜鸿铭,花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从《康熙字典》开始学起(那个时候还没有《新华字典》这种后来小学生几乎人手一册的工具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无一不通,居然又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这其中还有个小笑话:辜鸿铭刚刚回国的时候,有一次遇上了当时被誉为“泰山北斗”的大儒沈曾植(子培),那个时候辜鸿铭正是意气风发,高谈阔论西方的文化法律,沈曾植一言不答。辜鸿铭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沈曾植就说了一句:“你说的话,我都懂,你要懂我说的,最少还要读二十年中国书!”
二十年后,辜鸿铭又遇上了沈曾植。这次不等沈曾植说话,他直接招呼差役往客厅搬书。沈曾植问他搬书作甚,辜鸿铭当即眼一翻:“我想请教老前辈,这里那一部书您能背我不能背?您懂我不懂?”竟然让沈曾植当场下不来台。
此人之才,由此可见一斑,而此人之傲,由此亦可见一斑。
回国之后,辜鸿铭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写作生涯。不过大概是自知国文功底还是有些差距——据后来他在北京大学教书的时候的学生所言,他写在黑板上的字,常常有多一笔少一笔的情况出现——所以辜鸿铭的文章,绝大部分是用外文写的,发行的地方,也是以外国居多。
辜氏之文,往往是痛斥那些外国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甚至还将《四书》都翻译成了英文。这在当时的外文报刊上是绝无仅有的——懂外文的不会去写,想写的又不懂外文——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引起的反响绝对不会比当初他的学术文章要小。
甚至在当时的西方人眼中,东方文化的代表,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泰戈尔,一个就是辜鸿铭。
当时世界上有名的学者,来中国的时候,必定要去拜访辜鸿铭,而结果,也必定是被辜鸿铭骂得哑口无言,心服口服的诺诺而退。——面对一个你知道的东西他都知道,他知道的东西你却大部分都不知道,偏偏这些东西还是在你本国文化范畴之内的天才,而且这个天才还长了一张利口,你不心服口服还能做什么?
来的是英国学者,他便用英文骂,来的是法国学者,他便用法文骂,来的是德国学者,他便用德文骂,来的是日本学者——他直接眼一翻:“对不起,我只会说中文和英文!”其实日本学者的怀里,便揣着他用日文写出来的书。
而且骂道最后,往往都就是那些学者所听不明白的语言了——拉丁文!
可以说,当时在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人,非辜鸿铭莫属。
当时在德国,有些教授甚至声称:没有读过辜鸿铭的书,不了解辜鸿铭的,不要来上我的课!
“庚子赔款(八国联军烧圆明园那次)之后,如果不是有个辜鸿铭撑着,外国人还不知道会将中国看扁成什么样子!”这是当时中国的文化界所普遍流传的一句话。
当然,辜鸿铭还有一个出名的地方,便是他的怪。
辜鸿铭赞小脚、赞纳妾、赞君主制度……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侯旭易当时到没多大反感,只是觉得好玩。大概在还是一个孩子的侯旭易心里,辜鸿铭这些怪异地方,不过是和自己发小脾气的时候喜欢和大人对着干一样的行径了。
可是这么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和眼前这位突然出现的家伙会有什么关系?——虽然在父辈的描述里,辜鸿铭的打扮确实和眼前这位差不多。
“请问,您就是辜汤生辜鸿铭先生?”迟疑了一下,侯旭易客气的问道。
明显的感受到侯旭易口气的变化,一旁的三女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而厅中怪人却傲然一笑,尖利的嗓音响了起来:“小子,你想起来了?不错,正是老夫!”
这下可轮到侯旭易傻眼了。这么久以来,自己接触过的神仙鬼怪,无一不是活了上万年甚至几万年十几万年几十万年的老家伙——宫彤和简素,还是伏羲女娲时代的神器,鬼知道有多少年了——这种“年轻”的,还真是没遇到过。
看着侯旭易的样子,大概也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辜鸿铭主动说话了:“好吧,老夫便自我介绍一下另一个身份好了:三十六天罡,老夫排行十九,号天彗!”
“天彗星?”侯旭易还没开口,一旁的宫彤便说话了:“不可能!自古文无第一,所以天彗之位,从上古以来便是空置,只是虚缺而已!”
“哈哈,不愧是上古神器,见识果然不凡!”辜鸿铭不知道是赞是讽的说了一句,然后话锋一转:“可惜,您知道的,大概还是万年之前的情形吧?天彗一位,这万年来,也不知轮了几回了!”
(这一阵在读辜鸿铭传记,感觉很是佩服这位学贯中西的老头——他的学贯中西可不是国人自己封的,而是外国人承认的——所以就在书里安排了这么一位人物。当然,如果大家不喜欢,我尽量少让他出场就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