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7章 亡国之君,1850再造中华,左茂行,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营口之所以能够开辟为通商位置,与它地处辽河口不无关系。辽河是辽东半岛的大河,流域面积覆盖大半个辽东半岛,堪称是辽人的母亲河。
与登州不同的是,营口每到冬天都会封冻。因为辽河汇入渤海后,入海口附近海水盐度下降,冰点大为降低。一到冬天,整个辽河,包括营口附近的海域,都会结起厚冰。
冰冻期一过,沿辽河溯流而上,可以到达辽东半岛上的最大城市-盛京。盛京是满清的陪都,咸丰诏令桂良修葺盛京皇宫,显然已在预作退路。
公开场合上,大家对此讳莫如深。但懿贵妃自恃身份不同,劝咸丰道:
“皇上,盛京作为陪都,在军事上有个致命伤。粤匪打仗,多以水师为先锋,若沿辽河溯流而上,可以直抵盛京城下。依臣妾看,不如以吉林长春为新的陪都,可以更好地防御粤匪。”
这个问题,咸丰和肃顺也考虑过。但除了盛京,其他地方都不适合作为陪都。
咸丰叹道:“吉林刚刚设省,人口有限,城市亦不完善。长春为吉林首府,在此之前只是一个厅,人口不超十万,城建简陋,比不上内地一座小县。
“况且,盛京城内有皇宫,无需劳民伤财营造宫舍,又有内阁,一切都是现成的。”
其实,盛京虽是满清的陪都,却离北京很远,又是苦寒之地,历朝皇帝很少到盛京。清朝的皇帝,春夏两季常在颐和园居住办公,秋天则赶往承德避暑山庄,冬天时才会返回紫禁城。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北方。为了保持满族“骑射”传统,也为了团结蒙古、巩固边防,在蒙古地区建立了木兰围场。
从北京到木兰围场,陆路距离长达三百五十多公里。途建有二十多座行宫,其中最大、最舒适的一座,就是承德避暑山庄。
康、乾时期,清帝每年有半年时间都在承德避暑山庄。清帝在这里召集蒙古王公,召见藏、回领袖,接见外国使团。
譬如,厄鲁特蒙古脱离准噶尔后,士尔扈特脱离沙俄后,都在避暑山庄晋见当时的清帝乾隆。甚至,乾隆还在此接见了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这也是近代西方第一个访华使团。
因此,承德避暑山庄才是满清真正意义上的陪都、政治副中心。这里气候怡人、宫舍舒适,咸丰早年也会到避暑山庄度假。
只是,这两年来,时局越来越艰难,日后逃难,就连避暑山庄也去不成,只能前往东北老家了。
懿贵妃个性很强,向来不服输,劝咸丰道:“皇上,东北是大清龙兴之地,沃野干里。如今,朝廷在东北设置行省,鼓励内地人口到东北开荒。
“短短一两年内,足有上百万人涌入东北。假以时日,东北必能振兴,大清必能中兴。只是,臣妾以为,东北设省已经完成,桂良乃勋贵重臣,调和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衙门,颇为得力,圆满完成了使命。
“接下来,应当选择锐意进取的年轻大臣,在东北有所开拓。桂良毕竟年迈,精力有限,不宜再担任东三省总督。”
懿贵妃的本意是,调桂良入京,以增恭王的声势,以与肃顺抗衡。她根本想不到,咸丰已经做了决定,调桂良任朝鲜总督了!
咸丰随口说道:“不错,朕正有此意。军机已经承旨,沈桂芬外放东三省总督,桂良迁任朝鲜总督。”
懿贵妃有急智,想得更远:桂良任朝鲜总督,原来的总督崇厚,必将进京。他是肃顺,一手练成洋枪队,又率军征服朝鲜,在军中素有威望。
崇厚此番内调,必是为了扩编洋枪队。肃顺有他做奥援,肃党声势大张,要想扳倒肃顺,可就难上加难了!
懿贵妃强作镇定,说道:“皇上,桂良已经七十多了,为朝廷操劳了一辈子,应该让他回京养老。况且,朝廷征服朝鲜,又在朝鲜设省,应当派一个类似崇厚的年轻大臣坐镇朝鲜,而非桂良这样的老臣。”
咸丰已经起疑,说道:“桂良保养有术,精力充沛。况且,督抚的体制最尊,要说养老,放在督抚位置上最舒服。朝鲜非我族类,算不上重要,桂良能稳住朝鲜局势就行了。”
再争下去,就真的是后宫干政了。懿贵妃不敢再分辩,便继续批阅奏折。
下一封奏折,来自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该大臣奏称浩罕国侵扰边疆,请增派钱粮兵马,予以征剿。
清朝与历朝历代一样,在西北边疆实施军府制,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乾隆二十三年,清军在西北大败准噶尔部。这场历经三朝、耗时六十余年的战争,清军终于取得了胜利。乾隆指示“西北塞防乃国家根本”,大力经营边疆。
满清将全疆分为三大地理单元,北路伊塔地区归伊犁将军直辖,南路八城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理,东路乌鲁木齐、哈密等地区由乌鲁木齐都统管理。南路、东路,又都受伊犁将军节制。
现在,浩罕国在中亚崛起,吞并了一众中亚小国。满清原本是这些小国的宗主国,却保护不了这些小国。英、俄也趁机浑水摸鱼,暗中资助浩罕国。浩罕国更加有恃无恐,已经侵扰到喀什噶尔地区。
参赞大臣向朝廷告急,可满清国力有限,又在南方大败,已经无暇顾及边疆。
懿贵妃一向以果于决断自诩,此时提起朱笔,却不知该如何批阅:
若让伊犁将军统兵征讨吧,纯属自欺欺人。驻守边疆的绿营、八旗已经大量内调,边疆兵力空虚。
若是放弃喀什噶尔地区吧,又心有不甘。毕竟,这是祖宗辛苦打下的地盘。轻言放弃,必招言官反对,也遭世人唾骂。
说给咸丰,咸丰也束手无策。他想了半天,说道:“明天叫起军机时,朕和肃顺商议决定吧。”
皇帝召见大臣,宫里的说法是“叫起”。懿贵妃一听,心里有些不服气,抢先说道:
“皇上,臣妾以为,喀什噶尔不可轻弃。但朝廷无力在西北兴兵,不妨责令伊犁将军统筹考虑,从北疆蒙古部落、汉人移民中挑选精锐,练出一支劲旅,备防浩罕。”
咸丰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说道:“朕说过了,明天与军机再议。这件奏折,先过了吧。”
他见懿贵妃表情不悦,便说道:“兰儿,如今国事艰难,几成危局。朕身体不好,内廷靠你,外廷靠肃顺,才算挑起了这副重担。
“粤匪猖狂,西南又将不保,大清的江山已经支离破碎。先帝龙驭上宾时,虽在鸦片战争中败给了夷人,却没丢掉一寸国士。
“朕即位之后,先是长毛肆虐,既而粤匪作乱,长江以南,尽归粤匪所有。大清的江山,就要毁在朕的手上。朕每思及此,都羞惭难当,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讲到这儿,咸丰也动了情,语气有些激动,说道:
“朕不兴士木,不求长生不老,不礼信佛教,不好女色,罢斥伶人,驭禁太监。每日早起,从不无故辍朝,国事全都亲裁,从不懒政。
“朕敬拜祖宗,事事遵从礼制,虚心好学,熟读经史典籍,精通圣贤之学。朕非亡国之主,奈何苍天如此对朕?!”
他是天子,在大臣、太监面前要维持天威,从不失态。今晚当着懿贵妃的面,咸丰情绪失控,竟有些坚持不住,崩溃在即。
懿贵妃虽不读书,却也听过明思宗的两句名言,其一是“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其二是“大臣皆可杀”。
她生怕咸丰倒下来,赶紧跪倒在咸丰面前,说道:
“皇上,您天资聪颖,勤政爱民,决不是亡国之主。只要咱们同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败粤匪,中兴大清。臣妾答应皇上,今后一定抛弃成见,以大局为重,与恭亲王、肃顺一起共扶危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